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经典文章 浏览文章内容

《她们说》读后感100字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8-13 07:18:53 242

《她们说》是一本由赵静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蔡立国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们说》精选点评:

●2018.5.16看完 贾樟柯的序写的蛮好的 Mark了不少有意思的电影 最神奇是发现作者是贾樟柯图书策划

●我们应该做的是对这个社会抱有希望,即使它并不爱你,你得爱它,必须爱,因为你总会感受到一些东西,少抱怨,去吧,思考吧狗三火

●事实证明,在中国找出10位拍电影的女导演是多么困难。。。。。有几个当真是凑数啊,亲。

●都是些很有激情的女。超。人。。

●读完有一种醒悟的感觉,女性一样可以成为导演,就是看谁更愿意为电影付出,更爱电影。

●虽为对话形式,但内容丰富。

●采访类的书一向是比较容易看,很快就看完了。这书讲了作者和十个当代女导演的对话,了解了一些女导演们的想法,给了我一点启发。

●关于电影导演的小故事 这本书买下看完了之后就送给了一个台湾好友 作为友谊见证 不同一般的是 本书中讲的都是女孩子 都是年轻派 想起分享这个是最近听闻了一个喜爱美女导演的很荒诞的负面新闻 觉得女孩子做点事情真不容易啊 要跨越很多无法想见的考验 祝福

●好勤奋的记者

●还是很难厌恶徐静蕾,我有点想重看《无穷动》。

《她们说》读后感(一):女导演们:拍电影很难,但难以放弃

2010年以前,在中国内地有影响力或潜力的十位女导演被赵静挑了出来。很多人都说,没想到中国内地还有十位女导演,因为电影市场的主流从来都是男性导演,能被大众所知的女导演寥寥可数。

本书选取的十位女导演大多拍的是不公开发行的电影,或是放映场数极少的文艺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获奖经历也无法让她们走进公众视野一点点。当然,这种边缘是有的人喜欢的状态,但更多的导演则是无奈。

看了这本书,我对其中很多导演的电影都非常感兴趣,一定也会找出来看看。

既然拍电影这么艰难,为什么她们依然坚持?她们眼中的电影是什么样的?这本书能给出一部分答案。我摘录几位女导演的话如下:

宁瀛:我的电影首先要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还要能够记录时间的流逝。

我的电影就是我个人的感受,我如果不写这些东西的话,就好像白活了,生命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不存在了。

唐晓白:“我个人认为今天中国内地的导演在国外走红,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胜利。他们选择的都是比较中国性的题材,正好契合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

郭小橹:“因为你一个人在特别远的地方,特别孤寂,你是全身心地来体验和考虑你经历到的这些感受到底是什么,它们的意义就变得非常饱满。而因为文化上的孤立和裸露的生活方式,就好像你根本没有穿衣服,在裸露地接受这个社会、体验感情,看到文化的深沉,这些都会带给我灵感。”

“我有很自觉、很明确的作者身份感,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它绝对是对生活的一种反复和解构性的哲学上的拷问。”

电影跟观众的关系有四个因素:一是场面的视觉满足;二是偷窥他人的生活;三是思想和感情的间接经验;四是人的本性的发泄。

《她们说》读后感(二):不是导演,是女导演

赵静第一次和我说起这本书的时候是今年年初,那时候和她刚认识不久,有一天深夜,在msn上她跟我说在写一本女导演的访谈录。其实刚听她说起来的时候脑子闪现的是黄蜀芹、许鞍华、李少红、胡玫、史蜀君这些人的名字,随后听她说都是年轻的、有的还是偏地下的女导演。现在看到这本书,还真是,几乎有一半的导演的作品我都没看过。

赵静给我这本书好久了,这篇评写得有点晚,但我确实是把这本书看完了才写的,因为现在天天看纸质读物的时间真的很少,可能她要是直接给我电子版,我装到手机里看得还能快点。不过要是那样的话就看不到她在扉页上写的“麻绳老师留存,读您的字可以明志”这样让有点我飘飘然的字了。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女电影导演在这个职业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在好莱坞和欧洲电影界,也包括日本韩国这些地方,女导演寥若晨星,能数出来的也就是凯瑟琳比格罗、索菲亚科波拉等几个人,而在中国女导演居然能成为一个群体,其实这是个挺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想随着电影商业化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女导演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运作资金上女人总还是要让人多打一个问号的,这与能力无关,只关乎人们对性别属性的习惯性认同方式。当然如果女导演可以作为商业炒作的卖点,她的机会会更多一些,如徐静蕾。

其实这本书完全不用当作一本电影类读物来看的,这里让我感兴趣的夜不是有关职业描述的东西,就把她们当做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来看就好了,所有的心路历程即使抽离了电影的背景也很有意思,每个人的经历对其作品的各种投射方式,让她们的讲述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活本真的质感。

还有就是这里的几乎每个人都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流露出作为女性踏入到这个职业中来的自豪与幸运,而且她们在自觉或自觉地阐释着自己在这个行业中与男性导演的微妙的建立在失衡基础上的自我定位和坚持,其实这是有点尴尬的,因为不管怎么说,人们称呼她们的时候不是导演,而是女导演,这里的性别是跨不过去的一道坎,就像幼儿园里的男阿姨、医院里的男护士一样的,你只能去正视或无视这道坎,但却不能消除,而有的时候,刻意的无视也正是一种放不开。

这本书中最喜欢的是对唐小白的访谈,可能是因为她一直是写专栏的,说话比较有效率有密度,还喜欢她说的那句:“我非常仇恨假的电影,拍它的导演,都是我们的敌人。”

赵静是新浪娱乐的电影记者,原来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编剧的,通过她与书中人的对话,刻意看出来她是很懂电影的,这与那些只会挖八卦的娱记有着本质的区别,对话的平台就不一样。她每年固定的要出国三次,分别去戛纳、威尼斯和柏林,不说也知道这是为什么了。也许她对电影的坚持不是深入性的,而是发散性的,可能是中国少了一个女编剧或女导演,多了一个……其实我也不知道她最后的职业归宿会是什么,反正是不会离开电影的吧。

记得上次吃饭的时候她跟我说现在对周围的男人完全没有感觉,我说是不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啊?我记得她是承认了的。是啊,常年跑三大电影节,什么样的型男见不到啊?!只是,不要因为热爱电影而让自己活得太梦幻了,是吧,赵大乖?

《她们说》读后感(三):听她们说自己,看她们拍电影

内地女导演显然是华语电影圈里最冷静的一拨人,除了经常以时尚达人、社会活动家的身份拍电影、制造话题的老徐以外,估计没有几个影迷会认真地去追寻宁瀛、马俪文、尹丽川、姚树华这些女导演,以及她们制造的气质独特的影像。我就差不多属于这种不合格的影迷,所以拿到《她们说》这本书时少许愣了一下,脑海里首先浮出是的一个大问号:中国当代数得出十个女导演么?将信将疑地翻下去,渐见惊喜。

书中的十位女导演,最熟悉的当然是徐静蕾,虽然她导演的作品至今还没看据说是“话痨电影”的《梦想照进现实》,但是一部《我和爸爸》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我看到了女性视角特有的新鲜气象,尽管不太喜欢《杜拉拉升职记》,不过能取得过硬的票房成绩却也为老徐高兴,没准老徐哪天就搞出一部女性武侠片,让观众大跌眼镜。之所以这么说,是看到老徐在书中说她是一个分裂的人,分裂是她的优点,由着性子,想怎样就怎样。

几年前,有个小师妹叫我推荐几个华语女导演的作品,先想到的是香港的许鞍华、张婉婷、罗卓瑶、麦婉欣这些人,对内地女导演的记忆还停留80年代在拍摄了《沙鸥》、《青春祭》的张暖忻,和拍摄了《苗苗》、《应声阿哥》等儿童片的王君正导演上。为了补课,开始留意内地新派女导演,从马俪文的《我们俩》、《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再到拍了第二部长片《红颜》的李玉导演,然后,再折回去找宁瀛导演的《找乐》等“北京三部曲”。一个迥异于我对中国当代男性导演认知的影像扑面而来。由于观察世界的角度,敏感程度不一样,拍摄手法,叙述方式比男性导演浸润和细腻。

零零散散地看这些女导演的片子,却不能说对她们有多少了解,翻开《她们说》这本书无异于再一次给自己补课。看访谈的时候,我最关心的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和八卦,比如宁瀛去意大利看的第一部影片是维斯康蒂的《威尼斯之死》,而且看了四遍;马俪文导演曾在1992年意外做过摄影模特,还登上了《摄影世界》杂志封面;尹丽川是最早想拍《山楂树之恋》的人,一直想拍,后来不知怎么就妥协了,要是真由她来拍,估计会更好看。

见微知著或者管窥一豹,这些小细节在一定意义是她们性格和审美的投射,并影响到她们的电影,比如宁瀛的“北京三部曲”,把摄影机抬到大街上去拍摄日常生活,而且还是单机摄影,完全是受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马俪文导演的《我们俩》里租房子的女孩,就有自己漂来漂去的北京生活背影。尹丽川的《公园》和《牛郎织女》都是朴素却不缺美感的现实生活写真,不经意间令人感动。

就像书中采访提及到的一样,这十位女导演出现在中国电影圈内显得弥足珍贵,并不在于她们性别本身,而是她们身上坚持着一种简单纯正、贴近中国当下现实生活的理想主义电影观。比如李玉、尹丽川,在一定意义上远离了喧闹的商业电影,却另辟蹊径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在中国电影大银幕上看不到当下生活的时候,由于她们的存在,由于《我们俩》、《公园》、《牛郎织女》、《苹果》、《无穷动》等这些电影的出现,我们的眼球还不至于被飞来飞去杀来杀去的东西完全淹没。

些许遗憾的是,也许书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值得采访的女导演蒋雯丽和俞飞鸿还处于演员的状态,没被更多的人认识,所以没能把她们拉进这本书里。在观看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俞飞鸿的《爱有来生》时候,我的某一根心弦被心弦被触动了,很想知道去了解她们的电影梦,拍片过程的种种,下一步的安排等等,也许这也是一些和我一样的影迷愿望,如果本书再版,可以考虑把他们收进去。

看完《她们说》这本书,正巧碰上李玉导演的《观音山》要全国上映了,她说她从不拍家乡,也不拍自己的成长,但是看过她的片子,你会发现,她分明拍着同时代的女性。我从略带瑕疵的《红颜》关注她,到被很用力的《苹果》震撼,这回肯定也有惊喜,这部让范冰冰拿到东京电影节影后的《观音山》,据说依然关注当下的中国现实生活,但是表现手法已经更加纯熟和自然。得抽空看一看,除了听“她们说”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她们在拍什么。

《她们说》读后感(四):她们都是电影的孩子

一年前,我还跟作者赵静说,书选在这关口推出有利有弊。

利的是有导演刚推出新作,宁瀛、李玉、尹丽川等人都有动作。不利的是像姚树华才拍第一部电影,有几个女导演的名字和作品更是知者寥寥。而这一年间,徐静蕾的杜拉拉取得了票房成功,然后遭遇了舆论阻击。李玉费了好大劲才爬上观音山,尹丽川的山楂树没有开花,宁瀛的新作口碑也不见好,就在这么一个时候,《她们说》出来了,那些访问对象好像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本书的分量是否也被削弱了呢?

答案当然不是。一部电影无法成为一个导演的人生全部,《她们说》要关注的是纵向的个人记录和横向的群体比较,即便所起的作用有限,它依然是重要的。

其实我并不赞同男导演或女导演的强硬划分,那跟粗暴的商业文艺一刀切没什么两样。女导演之所以被单列开说,大概是因为女性在电影导演中这个领域中一直处于弱势,人数稀少,于是特别。毕竟对一部电影而言,恐怕多数人绝不会因为它是女导演拍的就嘴下留情。

从坎皮恩拿下金棕榈到刚拿下金狮奖索菲亚·科波拉,加上河濑直美或米拉·奈尔,应该说近十几年世界影坛并不缺少与女导演有关的话题,然而女导演的辉煌似乎还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只是专门的著书立作并不多见。

《她们说》有一个近万字的超级序言,贾樟柯写了七名女导演,其中有五个是同来自电影学院,说起来就都是身边事,生动有趣,不打隐语。没有亲眼所见,也有耳濡目染。跟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一样,书中很大一部分女导演都是来自专业院校,很少能有从不相干领域改行闯进电影圈的。李玉是电视转电影,尹丽川是文学转电影,姚树华是戏剧转电影。至于学表演转去拍电影的,这个倒真不是现象,现在成为现象潮流的是当幕后制片人。说这些是要表明在导演这个行业里,女性同样没有什么额外优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像李玉背后的方励,唐晓白背后的周强,徐静蕾每部电影背后都有一个男性,女性有时候也需要一个帮手,反观男导演里面,或许还有徐克与施南生这样的经典组合。

这些女导演里有宁瀛那种功成名就,有尹丽川这种还处于上升期的,有票房路线的徐静蕾,有艺术倾向的唐晓白,有处于高速创作中的郭小橹,有暂时蛰伏、实际上已经淡出的姜丽芬,确实称得上样本繁多,在年代上也没有落得太远(至少活跃在近十年)。说是访谈,其实就是听导演说故事,扯家常。如果你觉得她们有可取之处,那《她们说》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除去被电影占据的生活,她们也有个人所想,各种喜悦和不满。如果你否认她们是成功的,那么透过访谈的只言片语,你也许能够读出她们的局限所在,或是眼界不够,或是环境约束,或是能力所限。

赵静有大量一手采访的经验,她所做的就是不停去引导话题的走向,尽可能地让受访对象讲出一些珍贵的东西。宁瀛谈北京三部曲和电影局审查,李玉谈自己的童年和削苹果事情,这些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写照,可以说是比较尖锐的部分。唐晓白谈剧本写作的难题,郭小橹谈学生时代的努力,这些可以说是有实际价值,适合拿来作比较当参考。李虹谈上海,姜丽芬谈家庭,这些分享就属于个人私密,适合不了解她们的人去观看。现身说法以外,《她们说》还附有女导演的个人文字、别人看法以及一份问卷,试图让读者更全面地去了解她们。

要说有所不足,《她们说》中像马俪文的故事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因为看起来略显单薄。选择姚树华的切入点很好,但与电影主题似乎有所偏离,毕竟她是书中唯一的台湾人,整个创作环境都大不一样。而如果要把港台女导演算进去,那许鞍华、黄真真甚至是麦曦茵都更有单独陈述的理由。对于这些意见,赵静私下谈到过,将来也会做一本港台女导演的访谈,组成姊妹篇。《她们说》的港版书名叫《我是女导演》,用贾樟柯在序言里说的,其实她们都是电影的孩子。电影有诸多美好,有时候它仅能满足我们卑微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本身是不分性别的。【北青报 】

参考:《我是女导演》

《她们说》读后感(五):机灵的老太太

新年前的晚上,我用现在朋友的账号和我的高中兄弟聊天,纯粹是为了逗个乐子,他唯恐给我现在的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着实把我夸了一顿,那些肉麻的话我都不好意思放到台面上说,但接着,他沉默了一小会儿之后,敲出这门一行字:

“他每周都分苹果给我们,有一次他姐结婚,还带了牛肉来,那时候馋啊,现在都忘不了。”

我努力回想,甚至都想不起来我姐结婚的时间,再往下想,就是模模糊糊的食客们喝醉的场景,还有回家之后父母脸上难掩的失落。

原来,复原你的记忆的,就是和你在一起呆过的人,他们在你的生活里可能都成为一种习惯,你甚至或者醉了或者睡了,忘了,你是他生活的三分之一。

这个“三分之一”是我在读完一个女孩子的博客的时候最喜欢的一个词,她的朋友,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我现在的朋友(关系有点乱,忍着,慢慢就明白了,只要这些人都是对的,只要有他们,这就是一个WONDRFUL WORLD)。下午花了两个半小时,一篇一篇地打开,读完,被她的日志和句子给点醒了,突然就有一种冲动,想唱一首歌,歌名就叫《姑娘你大胆地往前走》。

心神活泼,也就是我对她的直观感觉了,她的所有的文字和心情都叫你感觉这不是一个被任何一种外力压得青筋暴露牙戳舌底,但脸上依然装着波澜不惊,悠然地说:“我很好”,让心疼的人气得直冒白烟的那种女孩。其实这样的人反而不好,你拒绝了朋友的善意,又能领受谁的安慰呢?

想起池莉一个很恶心的书名《有了快感你就喊》,很不好意思地借用一下,她是有任何感觉都会有保留地发泄到博客里,我在看的时候,注意到她的很多指名道姓的朋友居然没进去看,估计看了之后,又会是一顿小捶,这个最佳损友。

她明白有意义的,就是珍惜身边的这些个朋友,并且同时暗恋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老男人和小男生,让生活真正活起来,同时不忘积极阅读疯狂吸收,这些,在她开始大二生活的时候,就成了她判断好恶的秤砣,知道没有多少完美,知道不完美也不难过,你会在阅读中感受到她或明显或不明显的成长,突然就想起来前不久看的一个词——烟视媚行。

写到有一次她们两个人在我们学校吃饭,说她在三棵树下等着了,然后她来,说穿裙子啦,然后吃土豆粉,还有大爱的鲜榨果汁,然后遇见叫哥的班主任,然后送她上车,两个人一直不停地挥手,然后她在从中青院到人大的途中,收到比我上边那条还感动人的短信:

“朋友永远比考试重要。”

两个女孩子的友情,能到这份上的,不多了,男人之间又能有多好呢,钱穆说,相聚各为生事所困,相别各为尘俗所牵,没时间表达,谁也没认认真真问过谁,你究竟在忙什么呢,你敢不敢告诉问候你的人,你正在忙什么呢?

新周刊登出一条消息,叫奥巴马的2010:发表讲演、声明、谈话491 次,参加新闻发布会和媒体见面会27次,参加市政厅会议17次,国内出差65次共104天,出访外国6次累计22天,度假6次32天,签署法案203个,高尔夫打了29场,篮球打了20场,与61位外国领导人面对面会谈,接受访问次数107次,国家债务上升15600亿美元.

我有些时候就恍惚,不知道这样忙碌的意义,本拉登还是没逮着,经济危机也就一直像老牛一样沉重,还冒出个茶党……

晒太阳的那个故事谁都知道,谁也还是陀螺般转个不停,在周围的死去的人身边不作停留,也不敢多想,匆匆就接着咬牙往前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们,以一种又优雅又豪气的态度,面对着这个“叨逼叨”没完的世界,甩下一个利落的背影,或快或慢地,吃力或者不吃力地,往前走。

不与人说。

我没有和她正视过,不知道她是不是会眼神中躲闪一种悲伤。

顶多顶多,也就是在都成为了老太太的时候,用未变的机灵,嗤笑周围那些笨拙的脑残的不解风情的不懂心思的装逼耍酷的或老或少的叨逼叨的男人或者女人们,就不原谅,让他们死去吧。

分割线

————————————

本来是写书评的,不知道怎么写成这样,算了,与其像贾樟柯那样有意为之的串联,倒不如我这样无意为之的遐想。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经典文章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