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经典文章 浏览文章内容

《胜利》的观后感大全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2-11-18 10:47:06 238

《胜利》是一部由张猛执导,黄海波 / 张歆艺 / 田雨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胜利》精选点评:

●故事挺好,与幼儿园有关的部分是唯一美好的存在,但是最后一段故事讲得有点拖沓冲淡了不少。有的地方风格过分浓郁,导演大概就是喜欢这个调吧。张歆艺美,舞蹈美,墙上的画美,想象力美。但相比于《钢的琴》,有点碎。

●汉堡电影节。黑社会大哥服刑十年出狱后办幼儿园以及和各路黑道打交道的故事。呈现东北版暴力对抗机器和丛林法则。面瘫黑老大教孩子跳舞的一段很有笑点。

●内熊猫在那坐半个小时了,不会冻死了吧?@太合娱乐

●可惜了

●主题仍然是后社会主义时期对社会的冲击,但是内容比起《钢的琴》过于丰富。前半段入戏缓慢,真正的核心部分突然而至又太短暂,结尾诡异得不和。优点还是“情怀”。

●粗剪版,憋出一股劲,使没使好就见仁见智了

●看完评论去看的钢的琴

●海波赶紧回来

●東北Wes Anderson?

●对白浪漫而诗意,苏联式(社会主义超现实)的美术,兼有阿基和贾木许的落寞疏离。昔日黑道们的固执,脱离社会十年后出狱胜利的茫然,都在这个忧郁而荒茫的重工业社会中损耗破坏。演员们贡献了最好的演绎,好像黄海波其实是陈胜利,张歆艺是小护士,影片里的他们才是真是的他们。想要重看,如果还有机会。

《胜利》观后感(一):在那里可以看

我都很纳闷,你们都是在哪看的这部电影,我都快找疯了都找不到.最痛苦莫过于你们都看过,而我还在哭着找着且还找不到,且这会还得看你们评论这部电影..

我都很纳闷,你们都是在哪看的这部电影,我都快找疯了都找不到.最痛苦莫过于你们都看过,而我还在哭着找着且还找不到,且这会还得看你们评论这部电影..

我都很纳闷,你们都是在哪看的这部电影,我都快找疯了都找不到.最痛苦莫过于你们都看过,而我还在哭着找着且还找不到,且这会还得看你们评论这部电影..

《胜利》观后感(二):我们都会死,在这里死上千万遍

看过了《钢的琴》和《离幸福就差半步》(《钢的琴》电视剧版)之后,再来继续看这部《胜利》。

这个世界又填加了一块拼图,更加完整。

他们说《胜利》不如《钢的琴》,演员不行,故事散乱,文艺腔太重又莫名其妙……的确,这是他们的看法。

导演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即使演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电影结束前,他们都驯服于所表演的角色,这样也就够了。所以无论是哪个演员来演,最后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都算完满了。

关于对台词的吐槽,完全可以不用理会。王家卫的“凤梨罐头”本就不是东北口音的产物,再说用普通话说几句根本算不上鸡汤的台词(其实本没有太多),又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一定要先入为主觉得太文艺、不符合人物性格呢?当然开始看的时候也会不适应,觉得做作,也许是因为电影的篇幅太短,不如电视剧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人适应。

回忆与现实递进,加上事件细碎,故看起来凌乱,也许是版本的原因,不过这种淡然的态度,更能让人接近这个弥漫着死亡的世界。

如果《钢的琴》是强颜欢笑,那么《胜利》则是干脆不用再装了。

它比《钢的琴》更接近这个世界的核心,苦难,就算用欢笑来包装,它依然是苦难,真正的苦难不需要用笑声来掩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无论它有多少不尽人意,至少它坚持告诉人们真相:在这世上,我们都在死,不断地死,千千万万遍。

每一个人都死了,就算活着也是行尸走肉;城市死了,就算假装有一个新的开始,充满了绝望的城市怎么可能会有生机?

这个世界,虽然还在垂死挣扎,可终难逃一死。

故事从新生(出狱)开始,以毁灭(死亡)结束,实际只是无数次死亡的又一次徒劳的重复。中间那些细碎的抗争,给人希望然后再变成绝望,便是一次次的死亡。

死亡隐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是终结,而是与你相伴,终其一生。

《胜利》观后感(三):梦想使生活得以忍受

影片《胜利》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评委会对于此片的垂青,也是对青年导演张猛的肯定。因为黄海波的个人新闻,这部影片从始至终都是电影节的焦点。

生活里的小人物

青年导演张猛最为出名的作品是《钢的琴》。在第七届“香港亚洲电影节”上,张猛凭借本片斩获最佳导演奖特别提名,被誉为“亚洲影坛未来之光”。此次拍摄的新片《胜利》是他“东北三部曲”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是《耳朵大有福》和《钢的琴》。

《胜利》原名是《我的身上有刺青》,因为片名没有通过,故改成男主人公的名字“胜利”。影片用胶片拍摄,这在当下非常的难得。风格依然是延续导演的“东北情结”,之所以选择黄海波、张歆艺主演,也是因为两人的气质和东北比较贴,就是“猛”。而影片男主角陈胜利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原型是张猛导演的亲舅舅,依旧是张猛导演擅长的“时代小人物”。

不当大哥好多年

事情发生在1989年的老东北工业基地,关于凶杀、爱情、孩子与狗,讲述着枯竭的工业城市里的凄美故事。怀揣浪漫主义英雄梦想的陈胜利,因意外伤害罪入狱十年,刑满释放后已经时过境迁。在经历风云叱咤后回归生活的本质,陈胜利选择通过开办幼儿园来化解十年的恩怨。女主角张歆艺,在圈内被称为“二姐”,在此片中依然延续“敢爱敢恨”的性格,与陈胜利演绎了一段简单粗暴、热烈而又遗憾的,飞蛾扑火式爱情。

张猛的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不仅是因为改编于真人真事,更有真实情感融合在内,人物都活灵活现。黄海波演绎的陈胜利有着坎坷的经历,让人不禁想起那首很老的东北歌曲《大哥》。虽然刚刚出狱,但他不甘平庸的现状,揪着头发渴望改变人生,甚至想洗去自己身上的刺青,以证明自己是“新人”。他也想弥补过去,在摸爬滚打之后修炼出了市井之民特有的智慧和手段,所做的一切就是鞭策自己在泥泞中拼出一条路来,这就是80年代的东北小人物。当生活赤裸裸地呈现出它的艰难时,哪还有什么悲伤逆流成河,哪有那么多愁肠百转千回呢。

爱情是大多数文艺片里不可或缺的要素,往往影片展示爱情时都是温柔的基调,节奏都会慢下来。而本片的爱情却不是这样,而是轰轰烈烈的,伴着激烈的争吵,有飞蛾扑火的热情,也有杜鹃啼血的悲鸣。

我们都想成为陈胜利

《胜利》再现了年轻编剧对生活的捕捉,同时延续了导演的东北情结。陈胜利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有故事的人注定孤独。他那张犀利凛冽的脸,你仔细看去就会有所触动,那仿佛是某个阶段的自己,或是遥远北方的你似曾相识的人。他体会过生活冷暖,饱尝过世间风霜,却仍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梦想。他坚信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一切。陈胜利做到了,有梦想,敢作为。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想成为陈胜利,让梦想成为生活的驱动,不为讨取别人的掌声而伪装自己,当这种触不可及的理想的状态展现在影片中,除却感慨,总令人热泪盈眶。

《胜利》观后感(四):东北黑道往事 失落时代的悲辛人生

阮玲玉主演的《恋爱与义务》是“娜拉出走之后”的故事,黄海波主演的《胜利》确是“再见阿郎”的故事。黄海波饰演黑社会老大,坐牢十年之后的归来,显然与陈道明在《归来》里饰演的陆焉识很不相同,尽管他们都是在改造。我的身上有刺青的陈胜利,即使有关公护体,也要感叹时光是把杀猪刀,即使原来的手下和对手还是很恐惧他、他的狗看到他还要扑上来,在1990年代末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无名之城里,他还是迷失于时间漂移和资源殆尽的惶恐中。张猛编剧、导演的《胜利》是东北往事三部曲的终结篇,从退休老头的第一天、到单亲老爸造琴梦,再到出狱大佬寻情记,东北作为共同的故事背景,颓败的厂房、秋后的枯草、空荡的天空、破落的街道、粗犷的舞蹈、率直的人情,构成了失落的时代,以及或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或high起来没边却落不下去的悲辛人生。

1980年代末期的辉煌,1990年代末期的萎顿,城市和人很有共振的节奏感。陈胜利的新生,从他当年的大礼堂/电影院如今的舞厅找乐子开始,人到中年、前途不明、万事不想休的陈胜利,准备先找个条件相仿的中年妇女处一下。此时的他,精神气质、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认识,都处于相差十年的背反里。

陈胜利出狱之后,原来的敌人、朋友和手下已经将地盘分割完毕,新秩序的建立殊为不易,即使忠心耿耿的手下,也是心怀鬼胎、言行不一、两面三刀,此处观众可以脑补杜琪峰导演、刘青云主演的《再见阿郎》和其他类似故事。陈胜利试图重新确立江湖地位,然而有一个人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否则他要么死、要么残,再或者就是二进宫。这个人,便是张韵艺饰演的护士孙小美,这件事便是被动之下陈胜利担任幼儿园长。女人和孩子,给了他温暖和希望、梦想。陈胜利遇到孙小美,就好像《旺角卡门》里刘德华遇到张曼玉。西班牙诗人阿莱克桑德雷·梅洛在《希望》中写道“这场梦全靠你支撑,热情或生命!”

护士孙小美,是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的主,东北和北京等地很有些不顾世俗眼光的女生,她们比男人还要勇敢,那个时候还不兴说不作不死,她的特点就是不尝试不自由毋宁死,他与陈胜利初次相遇的段落,张猛以他的美学趣味阐发了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提出的经典台词“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即使他们终究要分开,这一刻性感激情的相互邀约,在张韵艺调皮的笑容、嘴中含着的烟卷、灵动的舞步里。本片以继续高密度使用环境音,也将苏联东欧音乐猛力发挥,很坦荡的告诉观众生活的谜底,与人生的谜面有着太多单纯错差。《胜利》里除去苏东音乐,还有为数不少的港台歌曲。欢欣之声多,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希望通过高亢的歌曲和音乐来提升、渲染(本质是在装饰)自己的悲哀的生机。

正在逐步洗去刺青的陈胜利还是和其他人不同,既不与平凡人也与其他黑道人物不一般。陈胜利的高光,在于认真去做事,收数、谈判、争地盘、带孩子、搞文艺,心是热的,动作是极端的,张力强悍,在困窘城市里却是无奈的挣扎,哪怕孙小美有着鲜活的生命力,魅惑的气场更是显得胜利难以维持。陈胜利和孙小美在一起,最美好的镜头,在于骑旧式军摩托散发传单,陈胜利试图通过洗去刺青(明示黑社会老大的关公纹身)和看护孩子成长(即便以带着黑色幽默的监狱式驯化管理)来迎接新生,但是江湖不曾忘了他。陈胜利想成为“新人”,就从各方面侵犯了同道中人的既得利益。

《胜利》的空间设置与《钢的琴》相比,更为多样化,角色相互之间的凝视、远望和窥探,又在不断跳跃而近乎撕裂的叙事中,让观众时而感到莫名其妙的兴奋,时而又觉得那个时代那座城的凄惶,个人的命运在自我性格与时代之间难以妥协或和解之时,最终也只能收割并不明朗的开放式结局,陈胜利可能死于手下人的羡慕嫉妒恨,这首先证明了黑道没有稳定的准则,失控随时从任何角落和细节开始。

那些欢歌归根结底都是挽歌,那些噪杂声音之外都是对时代的浓墨沉思和对人生的淡然忧伤。《胜利》的情绪更为繁复,张猛用力不轻,后半部分在给各种情感的交待中,故事有些仓促,然而时代本身的气质大抵也是如此,1990年代东北猝然进入衰败,所有人都惊慌失措。

通过《耳朵大有福》、《钢的琴》和《胜利》,曾经给赵本山做小品导演的张猛,已经确立起东北叙事的作者风格,他不畏内地所谓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分野,在保持讽刺和幽默的镜头里,通过小人物、边缘人物的遭际,来刻画东北工业基地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的包含着冷寂和热情。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经典文章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