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经典文章 浏览文章内容

《聊斋志异(全四册)》读后感100字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1-06-05 02:45:49 307

《聊斋志异(全四册)》是一本由[清]蒲松龄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0元,页数:32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聊斋志异(全四册)》精选点评:

●注释不够多,全文翻译差强人意,开头题解多此一举,不是我说啊,翻译里一些通俗词汇真的让人看着不舒服。总体比不上人文的。

●看完第一本,故事真的不错,就是小倩真可怜。里面故事男的都急色,扣一星,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女性读者,读的真不是滋味

●经典传统文化书目!!!

●教中文课,我用《聊斋志异》作为阅读材料,现代汉语翻译用的是这个版本

●聊斋最可爱的是那些落魄书生的安魂曲。十年寒窗进京赶考路上在破庙里躲雨,这时候走进一个狐仙小姐姐,穷书生想着要不就和她一起了此余生算了。蒲松龄天天坐在崂山口买故事,听多了自己肯定特孤独。

●抛去鬼魅、抛去男欢女爱、抛去。。。抛不完的现实影子。 小小人,《聊斋志异》有,《1Q84》里有,《蚁人》有,《借东西的小小人》也有,这是一个size的题目。 看了公孙夏篇,鬼都可以买官,讽刺不?外国人报道都说中国人买官pay cash。20190919

●原著很经典,扣两分每篇之前的导读…简直简直太无语了=_=

●我实在是没找到我看的那个野鸡版本...聊斋志异“怪谈”的部分极少,但是对东方当代怪谈影响巨大

●虽有不少错讹,此版本亦属甚佳!鬼狐花妖,魑魅魍魉合是众生模样。

●读了第一册 1-3卷

《聊斋志异(全四册)》读后感(一):写给聊斋的第一篇书评

偶然买到这一版本。很早以前读过聊斋,可能以前读的是选本还是什么,只是觉得很好看,后来就忘了有这本书。最近买到,这套书又全,注解又详尽,还带翻译,非常适合我,打算现看完这套书,一点点吃透它,再寻找其他善本阅读。

《聊斋》不愧为一代经典,是清代书,更是任何时代的书。蒲翁笔下的鬼狐书生,与荷马笔下的阿开奥斯英雄、弥尔顿笔下的撒旦,都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形象。婴宁、聂小倩、香玉这些鬼女狐女,她们都远超荷马笔下的海伦。至于那些书生,他们与阿基琉斯、阿伽门农相比可是差远了。不过,《聊斋》毕竟是《聊斋》,潜藏在神鬼之事背后的,是一个叫蒲松龄的文学家的心魂,也是整个世界的心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聊斋》里找到影子。或许,这就是《聊斋》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吧。

随手记下,言辞杂乱,在所难免,敬请原谅。

《聊斋志异(全四册)》读后感(二):乱力怪神皆世情

不得不说,之前看的相关«聊斋志异»的影视作品,让我对其的印象定格为鬼神精怪的故事,看过原著之后,才发现这是一种误导或者说是不全面的展示。«聊斋志异»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鬼神精怪故事外,还有很多民间传说、绿林轶事、乡野奇谭、寓言故事,甚至是一些市井风情等,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民间故事集。

借助这些离奇、荒诞故事,蒲松龄或是宣扬因果报应,劝人弃恶从善,或是针砭时弊,讽刺社会的黑暗,或是抒发感情,直抒胸臆。但无论故事的形式如何,都是当时世情百态的投影,同时蕴含着蒲松龄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控诉,对侠义精神的推崇,对男女真挚爱情的歌颂,对浪漫生活的向往。

«聊斋志异»也反映出蒲松龄个人的局限性,蒲松龄终身科举不第,虽看似豁达,但心中实耿耿于怀,书中的书生,往往以科举及第或者封妻荫子作为最佳归宿。蒲松龄虽然歌颂了很多烈女子或奇女子,但仍心怀大男子主义,妻妾两全几成标配,坚贞大义的女子最终也难免成为男人的附庸。诚然,当时世俗理念如此,但相比于曹雪芹的女性观念,蒲松龄不免落入俗套。此外,«聊斋志异»中的恶趣味多少让人感到不适,男女见面即刻“求欢”,动辄“开车”,要么这是蒲松龄个人的文人恶趣味,要么是说因为«聊斋志异»取之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不免沾染民间低俗风气的缘故吧。

然而,瑕不掩瑜,«聊斋志异»以文言写成,虽然不如白话小说那么好读,但语言精练、文辞优美、故事曲折动人,体现出蒲松龄高超的写作实力,不愧为中国历史小说名著之一。尤其是第一册三卷,包含了«崂山道士»、«画皮»、«陆判»、«聂小倩»、«婴宁»等这些经典故事,成为后来众多作品的源头和启发。

《聊斋志异(全四册)》读后感(三):聊斋志异书评

聊斋志异作为已经作为当代民众耳熟能详的一本书,其实也是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的。聊斋指的是蒲松龄的书房,志指记述,异为奇异的故事。从书面意思上来看,聊斋志异是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与鬼故事的合集。这本书所想要传达的信息有许多,不过核心思想还是关于有讽刺当时人们“人面兽心”的这一现象。

这本书是由蒲松龄通过融入生活与鬼怪故事来反映当代现实生活(1650-1750)的一个短篇小说集,作者是从生活闲谈中收录的一个个鬼怪故事重改写成的。明末清初,蒲松龄出生于一个落魄地主家中,他因感激妻子对家境清寒的自己不离不弃,立志要获得金榜题名。作者自19岁中秀才后乡试屡屡碰壁,将悲愤加进了聊斋志异中,以此作为一个对考官的控诉。与我在学校课上所读的散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相似,作者写书的背后原因也有文人对当代社会压迫的控诉,也有作者在写作时期所经历过的个人心理斗争(这里所指的是科举考试与家中的矛盾琐事)。

聊斋共有二十四卷,我读的书中收入了十二卷。聊斋里大多的故事都是在赞扬妖与怪之间情感丰富,古灵精怪的互动,因此有了鬼狐传这个别名,被大众简称为聊斋。首先,蒲松龄通过人与花妖狐媚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情中的理想状态,同时展示了这一思想与当时清朝许多残酷的制度所产生的冲突。不仅如此,蒲松龄通过此讽刺了许多当时社会中的现象。爱情故事在其中是占比最大的,其次才是是揭露并抨击当代社会统治管理对人民的不公。如近代文学家鲁迅所说一般:“《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其实是在决定写评价去看了电视剧之后才慢慢开始对聊斋有一个深度的理解,大多时间我都属于在读一些书里的怪谈当作消遣。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觉其实妖魔鬼怪也是有人情味的。他们勇于去追求自己爱情,并没有像许多其他传记中所描写的嗜血残暴,反倒是书中提到的些许人类更像那些阴暗丑陋的生物。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读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人会从中悟出不同的道理和理念。可是不可置否的是,蒲松龄对传奇鬼怪的写作手法已经是炉火纯青。因此,我个人认为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适合读这本书,并且读过一次去看了聊斋电视剧中当时的创作背景再回来细品也许会发现另一片天地。

《聊斋志异(全四册)》读后感(四):看多会腻

今年读的最长最累的一本书,11月几乎全耗在了这套三千多页的全注全译全本上面,看完之后没有回味只是解脱。第一册的新奇感渐渐被后面书生女鬼、娶妻生子这些家庭琐事的单调故事消磨成厌倦,《聊斋志异》毕竟还是蒲松龄中年时的作品,还在向往科举改变人生的他摆脱不了功名心和因果论,《聊斋》故事也不同于六朝志怪与唐传奇,具有十分浓厚的儒家道德观念和市井层面上当官为钱、取妻要美的人生追求,故事范围也以山东地区为主,可作清初山东地区民俗人情的参考看。只是不知道男女青年见面先上床再说这种朴素的情感表达是齐鲁大地特有的习惯还是当时中国的普遍现象。 除去因为蒲松龄没钱出门而导致的作品在地域上受到的限制。聊斋五百篇的故事在内容上还算是丰富多彩,大体而言可分为三类:第一为书生交桃花,碰到女鬼、女狐、富家千金等等貌美绝伦的妹子不嫌弃书生家里穷纷纷奔床相许。富家千金的话又会有一开始家里人看不起书生,几年后书生中举发迹打脸丈母娘的段落,结局也多为生了儿子,儿子很争气的中举人、中进士。这一部分故事比较集中在创作前中期,数量不多,篇幅却长,套路重复之后看的颇为痛苦。代表作品比如后世被改编成电影而闻名的《聂小倩》、《侠女》。《聂小倩》后半段变成干妹妹熬死正房上位的家庭伦理剧;《侠女》为了报答书生的照顾(我怎么看都是侠女在书生家当女仆,洗碗刷锅伺候老妈)先给书生生个儿子报恩再去报杀父之仇,也是看的我一脸问号。 第二为讲个鬼故事,除了男女情感为主的长篇,描绘惊悚的传统鬼故事,或者人与鬼、人与狐、人与仙之间的羁绊与温情、奇遇和恩怨也是蒲松龄喜爱的题材。这一部分要比那些书生爱情故事有趣的多。喜欢《王六郎》的友情,一杯酒,一世友。《夜叉国》是被风吹去了菲律宾吧,而且蒲松龄夫妻感情真的恩爱吗?一笑。名篇《促织》,天子爱一物则天下必竭之以奉,蒲松龄点破不说破。在这一部分的小说创作中,蒲松龄把视野放宽,故事节奏把控得当,文学性极强,可与唐传奇一争高下。 第三为志怪小短文,数目最多也是最有趣的一部分,一般只有一段话二三百字,仿佛看到老蒲刚讲完书生和女鬼幸福在一起的长篇故事,抬眼一看观众要么在打瞌睡要么起身准备走:“大家别走,大家别走,你们既然都不喜欢听书生恋爱,那我就说几个段子吧。”记三个喜欢的段子: 段子一: 新城王大司马霁宇镇北边时,常使匠人铸一大杆刀,阔盈尺,重百钧。每按边,辄使四人扛之。卤簿所止,则置地上,故令北人捉之,力撼不可少动。司马阴以桐木依样为刀,宽狭大小无异,贴以银箔,时于马上舞动。诸部落望见,无不震悚。又于边外埋苇薄为界,横斜十余里,状若藩篱,扬言曰:“此吾长城也。”北兵至,悉拔而火之。司马又置之。既而三火,乃以炮石伏机其下,北兵焚薄,药石尽发,死伤甚众。既遁去,司马设薄如前。北兵遥望皆却走,以故帖服若神。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复警。召再起,司马时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辞。上慰之曰:“但烦卿卧治耳。”于是司马复至边。每止处,辄卧幛中。北人闻司马至,皆不信,因假议和,将验真伪。启帘,见司马坦卧,皆望榻伏拜,挢舌而退。(《王司马》) 段子二: 胶州王侍御,出使琉球。舟行海中,忽自云际堕一巨龙,激水高数丈。龙半浮半沉,仰其首,以舟承颔,睛半含,嗒然若丧。阖舟大恐,停桡不敢少动。舟人曰:“此天上行雨之疲龙也。”王悬敕于上,焚香共祝之。移时,悠然遂逝。舟方行,又一龙堕,如前状。日凡三四。又逾日,舟人命多备白米,戒曰:“去清水潭不远矣。如有所见,但糁米于水,寂无哗。”俄至一处,水清澈底。下有群龙,五色,如盆如甕,条条尽伏。有蜿蜒者,鳞鬣爪牙,历历可数。众神魂俱丧,闭息含眸,不惟不敢窥,并不能动。惟舟人握米自撒。久之见海波深黑,始有呻者。因问掷米之故,答曰:“龙畏蛆,恐入其甲。白米类蛆,故龙见辄伏,舟行其上,可无害也。” (《疲龙》) 段子三: 焦生,章丘石虹先生之叔弟也。读书园中,宵分,有二美人来,颜色双绝,一可十七八,一约十四五,抚几展笑。焦知其狐,正色拒之。长者曰:“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焦曰:“仆生平不敢二色。”女笑曰:“迂哉!子尚守腐局耶?下元鬼神,凡事皆以黑为白,况床笫间琐事乎?”焦又咄之。女知不可动,乃云:“君名下士,妾有一联,请为属对,能对我自去:戊戌同体,腹中止欠一点。”焦凝思不就。女笑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对之可矣: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一笑而去。长山李司寇言之。(《狐联》) 明清时期,唐宋兴盛的笔记小说已经式微,白话长篇小说成为主流。蒲松龄这五百则“聊斋”绝不是像世人传闻的那样搭个茶馆听路过客人说故事,他自主创作的作品很多,对唐传奇的模写也不少,道听途说再进行艺术加工的也有,总的来说不管故事来自何方,最后汇集进聊斋后整体文字风格是高度统一的。这些故事必须要用文言文来写,白话文传达不出效果,如果老蒲当初写成白话,最知名的“禁书”就不会是《金瓶梅》了。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经典文章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