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观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窃听风暴》影评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1-12-23 11:49:49 387

《窃听风暴》是一部由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执导,乌尔里希·穆埃 / 马蒂娜·格德克 / 塞巴斯蒂安·科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汉语言文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窃听风暴》影评(二):一九八四的东德仍然有好人

最狗血的一幕,有一天窃听哥摸进诗人房间,心血来潮顺了本布莱希特诗集回来,躺沙发上捧着读,双眼放光,忘情念诵蓝色月光啊夏夜清空什么的。你是特工啊,不带这么琼瑶的好不好。

文艺腔就这样,喜欢把正面的和反面的东西矫做成一种氛围。一看开始念诗了,镜头放缓了,抒情配乐了,就知道这是在准备升华灵魂了。别说港剧日剧好莱坞,现在就是德国片也这幅嘴脸,真是祸国殃民遗毒深远。何况还是布莱希特这么糟粕的文艺腔。布莱希特本人就不是什么好货,爱撒谎好投机,自私自利又装模作样。凭他那两句破诗净化灵魂?瞎指望吧。

我以为真实的人性要现实得多,搁到窃听风暴里,一个人到中年智力不低献身特务事业十来年的特务头子,该看的早看过该想的也想过,世界观价值观早就树立完毕,比新闻联播还确定无疑。我不相信这号人物三下五除二就给感化了。制造出一个温情脉脉的幻象让人心存侥幸,冲着幻象一脚迈出去,现实可能照样碰得你头破血流。

吐槽这么多并不是说窃听风暴是糟粕,这电影很棒,就算真真假假全都盘算清楚,看完以后我仍然有说不清的感动和敬意。人性有各种可能,窃听风暴呈现了其中最不可能的一种,你不能把它当成现实当成安慰。但是你知道,即使世界上每个窃听哥都不是魏斯曼,即使电影里的好人只是被侮辱者自作多情的想象,窃听哥演绎的善良和正义本身却是真实无疑的。

《窃听风暴》影评(三):我要为共产主义正名

看完这个窃听风云,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正能量,不过看了一下别人的短评感觉有点气愤,说什么共产主义没人性的那些人,你真的感觉别人做的没人性就能代表其他人也没人性吗。还有人说什么在中国感同身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说完这些话你为什么没有被抓起来。在我看来这些人就是跳梁小丑,以为自己看的电影多了就懂了一切一样。共产主义这个概念你真的研究明白了吗就对他评头论足,历史上是有一些国家的共产主义出了问题,但这真的就代表了制度本身真的有问题吗。说到这我想到了一个农村的亲戚,很穷,一喝多酒就各种口无遮拦诋毁我党。每当这是我就想问他你每个月的低保金是谁给你的,是美国爸爸吗?很多人就跟我这农村的亲戚一个样,笑脸拿着共产主义的福利转头就各种骂,这无疑也是种无知的表现吧。你真的感觉你分析实物的能力高于一个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吗。呵呵

《窃听风暴》影评(四):没有你们就没有他们

又把《他人的生活》看了一遍,记忆中这是唯一一个我主动看第二遍的电影。重新看一遍的原因很简单:看第一遍时太囫囵吞枣了,没留心一个关键问题——那个“坏人”是怎么变成“好人”的。确切地说,我很想知道一个腐朽大厦的倒塌,是从哪个裂缝开始的。

《他人的生活》情节已经众所周知:1984年,东德秘密警察Wiesler被派去监听一个剧作家Georg,结果他不但没按计划搜集该作家的反动言行,反而被他和女友的爱情和勇气所打动,最后背叛组织暗中救助了他。

带着清晰的问题意识再看第二遍,我遗憾地发现,导演其实根本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坏人”并没有“变好”,他简直从来就是好的。电影开始不久,在其上司Crubitz表示要通过监听搞倒谁谁谁时,他就问:“难道这就是我们当初为什么加入组织?”一个竟然追问为什么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好的秘密警察。在听Georg弹贝多芬时,他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个追问为什么的人,以及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所以该片最大的问题似乎并不是“坏人”怎么变成“好人”,而是“好人”怎么能允许自己做那么多年的“坏事”。Wiesler在成为片中的英雄之前,做了20年的秘密警察劳模。如果他可以劳模20年而不羞愧,那么他应该也可以这样劳模下去;如果他会那么轻易被监听对象所打动,那么他也不可能这样劳模20年。

电影里真正的“坏人”似乎只有两个,一个是部长Hempf;另一个是警察头子Crubitz。区区二人可以对这么多人的命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原因就在于“他们”把“你们”也变成了“他们”。他们以保卫国家的名义吸纳了无数秘密警察,他们发展艺术家中的内奸,他们逼迫Christa告密,他们让Georg们保持沉默……如果没有“你们”,“他们”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群小丑而已。

但“你们”又是谁呢?“你们”可能周末带孩子去父母家尽享天伦之乐,“你们”路上看到车祸可能会打911帮助呼救,“你们”可能看到电视剧里坏人欺负好人时气愤填膺,然而你们在做着这一切的同时,也会象Wiesler那样爬到别人的楼顶阁楼上——当然不仅仅阁楼,还有可疑分子家门口,单位,言论的字里行间——说:看,这个混蛋,竟然拿民主德国的自杀率来做文章,把他给抓起来!

“他们的信念是什么?”有一次我试图和一个朋友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怎么说服自己,一个人把一件事情诚实地说出来,就应该被‘抓起来’?”真的,他们是怎么说服自己的?这事首先令人困惑,其次才令人沮丧。他们怎么能够在窃听骚扰跟踪袭击迫害诚实正直的人之后,一转身,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要做一个好人。

那个朋友说:“不需要信念,就是个趋利避害的本能”。

我还以为道义感羞耻感内疚感也是人的本能呢。

可能也正是因此,Wielser这个人物太理想化了:他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拒绝被彻底机器化,羞耻感犹存。电影甚至把他描述得很可怜,一个人住冷冰冰的单身公寓,在电梯里被小孩子当面骂成“坏蛋”,招来的妓女甚至不愿意多停留半个小时。而现实生活中,那些变成“他们”的“你们”,可能过得比谁都好:他们在饭桌上谈笑风生,在亲友中春风得意,在生意上左右逢源。也正因此你们还在趋之若鹜地变成他们。

如果该电影展示的是1984年东德现实写照的话,那么5年之后的巨变一点都不奇怪。当电梯里的孩子都可以羞辱秘密警察而他只能哑口无言时,只能说这个社会已经变心了。事实上从故事情节来看,当时东德的控制手段已经贫乏到完全依靠胁迫:听不听话?不听我就让你没饭吃。当统治者的统治手段已经贫乏到仅剩胁迫时,它就气数将近了。我们从小就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也许历史唯物主义偶尔也会走神,物质基础也会被上层建筑拐跑。至于上层建筑又是如何变心的,那个20年的秘密警察是怎么突然从“他们”转变成“我们”的,电影没有说清,我没有找到答案,看来还得接着找下去。

《窃听风暴》影评(六):他人的生活

卫斯勒和德雷曼分别是在各自领域才能突出的人士,两人的生活本毫不相干。但在卫斯勒受上司之邀去看了演出以后,卫斯勒对德雷曼的女友西兰德一见钟情,长久埋没于严谨的工作,简单而乏味的生活中的男人的本性被激发了起来,因为即使是再严谨再受压抑,抛开职业、地位等种种因素,也难以改变其作为男人所拥有的与生俱来的欲望,这也是影片人道主义的体现。

出于对女演员的倾慕,卫斯勒主动提出要监听德雷曼,也从此介入了他们的生活。在监听的过程中,卫斯勒逐渐为剧作家和女演员的生活所触动,开始觉得自己不如德雷曼,并开始崇拜他,但是对女演员的爱仍然克制不了,于是把德雷曼想象成自己,幻想自己与女演员之间的事情。后来,女演员因内疚而死去,卫斯勒成了行尸走肉,即使是去做拆信送信这种差事也没有任何怨言,德雷曼放弃了写作。但在最后,德雷曼意识到了卫斯勒在从前的关键时刻对自己做出的保护,由于各方面的优越,他自以为是地认为卫斯勒是为了拯救社会的良知因而决心重新写作,提示世人即使在自由的时代也不可以忘记自由的代价。其实卫斯勒只是喜欢他的女友,但所呈现出的假象依然促使了德雷曼去追求真善美。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温馨的结局,这也传递了导演弗洛里安所想表达的内容:即使是在黑暗扭曲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仍存有来自人性本身的温暖,哪怕是出于自私。但我们若是一味地封闭自己,他人的生活就与己无关。

《窃听风暴》影评(七):人生第一篇影评

Das Leben der Anderen

你是有选择的——龙应台

又是一年清明时。似乎离了家乡的清明没有了神韵,只是单纯的放假罢了。酣畅淋漓地睡到下午一点,一阵一阵短促的鞭炮声在楼下响起,仿佛恼人的捉弄,又像在惧怕着什么。抬眼望望半搭着帘子的窗,灰蒙蒙的望不透。

硬盘中存着的众多电影,挑一部来看,只是为了减少硬盘中的电影存量,那就《窃听风暴》吧,听上去应该能很快打发。

德文名是《Das Leben der Anderen》。

我不知道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让我热泪盈眶的电影是否合适,因为我记得电影《Good Will Hunting》中那位心理医生Sean这样对男主角Will说:You’re an orphan, right? Do you think I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 how hard your life has been? How you feel? Who you are? Because I read Oliver Twist? Does that encapsulate you? 这世界里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无法完整的被描述,除非走到那里,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用我们的双手去抚摸,用我们被赐予的天赋去感受,我们的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里用了无数次,考试时写了无数次,二十岁的时候方才懂得。

但是背景还是要介绍。豆瓣上这样说:1984年的东德,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特工魏斯曼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和他妻子演员克里斯蒂娜的生活,巴拉巴拉巴拉。。。。。。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拯救了另一个人,而自己确受到牵连被坑害。

然而令人感动的不是拯救,而是他,特工魏斯曼,是有选择的(出自龙应台),但是他却选择了充满荆棘的道路,却是正确的道路。我们一生中会面临无数的选择,是否要去孤立那个玩伴仅仅因为他的举止与我们格格不入,是否告诉老师是谁做了恶作剧,是认真学习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是打同事小报告还是提醒同事的错误,是举荐才华横溢的他还是奋力打压,如此种种。

也许拥有上下五千年勾心斗角的历史的中国同胞们习惯称其为,成熟。是否成熟就是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必须遵循自己的利益?我们一步步成长,为我们做出的选择欢笑过,哭泣过,忐忑过,释怀过,我们知道了怎样的选择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最没有好处。

但是可曾思索过,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不要说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一个硬币有两面双刃剑什么什么的上嘴唇下嘴唇打架的屁话!直截了当地说,告诉你自己,这件事,是对还是错。

不禁想起某个夜晚与某人在海边的礁石上聊天,你说到你高中的一些事,我脑海中有一句台词在不断地回响,“And that, my friends, is called integrity!”(《闻香识女人》)。失明的中校这样说:“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l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男主角是一个典型的办公室中年男子。瘦削,中等身高,眼睛很大,头发很短而且很稀疏,轻微谢顶,眼角有不轻不重的鱼尾纹。作为一名秘密警察,面部总是僵硬没有表情。一直身着衬衫打领带穿皮鞋,走路迅捷而且健朗,站立时身体微微前倾。他是一名审讯专家,善于利用受讯者的心理弱点。

如此平凡的人,为何能做出那么伟大的决定?也许对于他而言无所谓伟大或者高尚,只有正确与否。或许是被布莱希特的诗篇所感动,或许是剧作家为逝去的老友所弹奏的《好人奏鸣曲》,或者那是他灵魂深处最纯净真实的念。

热泪为这样一个无辜的普通人而盈眶。有人说,有些事做了是道德,不做是道理。他可以选择另一条路,通向荣华富贵,理所应当地。他却选择了默默承受,淡然,面无表情。令人佩服而且感动。

断了思绪,泪干了血也凉了,就这样吧,不知所言。最后以电影中布莱希特的诗篇结尾:

九月的这一天,洒下蓝色的月光

洋里树下一片静默

轻拥着,沈默苍白的吾爱

偎在我怀中,宛如美丽的梦

夏夜晴空在我们之上

一朵云攫住了我的目光

如此洁白,至高无上

我再度仰望,却已不知去向

(51分24秒)

于2012.04.05凌晨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观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