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读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精选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2-04-06 15:28:30 382

《故国人民有所思》是一本由陈徒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三):甲骨文图书2014年拟出版书目

1.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1453: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罗杰•克劳利 著 陆大鹏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2.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的兴衰(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and Lost a Naval Empire)(罗杰•克劳利 著 陈磊 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3.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Empires of the Sea: The Siege of Malta, the Battle of Lepanto,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Center of the World)(罗杰•克劳利 著 陆大鹏译)(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4.血色大地: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的欧洲(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蒂莫西•斯奈德 著 黎英亮 冯茵 译)

5.失败的帝国(Failed Empire)(弗拉迪斯拉夫•祖博克 著 李晓江 译)

6.乔治•凯南:冷战之父的传奇人生(George F. Kennan: An American Life)(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著 何慧 董风云 王睿恒 译)

7.午夜将至: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肯尼迪、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One Minute to Midnight: kennedy khrushchev and castro on the brink of nuclear war)(米歇尔•多布斯 著 陶泽慧 赵进生 译)

8.前朝旧人:俄国贵族的最后岁月(Former People: The Final Days of the Russian Aristocracy)(道格拉斯•史密斯 著 杜然 译)

9.大师与市场:西方思想中的资本主义(The Mind and the Market: Capitalism in Western Thought)(杰里•穆勒 著 佘欣承 译)

10.上帝与黄金:西方与现代世界的塑造(God and Gold: Britain, Americ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瓦尔特•拉塞尔•米德 著 涂怡超 译)

11.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The Relentless Revolution: A History of Capitalism)(乔伊斯•阿普尔比 著 宋非 译)

12.机械宇宙: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The Clockwork Universe: Isaac Newton, the Royal Society, and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爱德华•多尔尼克 著 )

13.摩登时代(Modern Times: The World from the Twenties to the Nineties)(保罗•约翰逊 著 秦传安 译)

14.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与现代中东的形成(Lawrence in Arabia: War, Deceit, Imperial Folly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斯科特•安德森 著 陆大鹏 译)

15.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裵士锋(Stephen R. Platt) 著 黄中宪 译 】

16.中国通(China Hand: An Autobiography)(小约翰•派顿•戴维斯 著 李敏 译)

17.中国的翅膀(China’s Wings: War, Intrigue, Romance, and Adventure in the Middle Kingdom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Flight )(格雷戈里•克劳奇 著 陈安琪 译)

18.亚洲的去魔化:十八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Die Entzauberung Asiens: Europa und die asiatischen Reiche im 18. Jahrhundert)(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刘兴华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19.中国与世界:十八世纪至当代(China und die Weltgesellschaft. Vom 18. Jahrhundert bis in unsere Zeit)(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孟钟捷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20.世界的演变:十九世纪史(Die Verwandlung der Welt: eine Geschichte des 19. Jahrhunderts)(尤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强朝晖 孟钟捷 刘风 译)(奥斯特哈默作品)

21.存在的力量:享乐主义宣言(La Puissance d’exister : Manifeste hédoniste)(米歇尔•安弗哈伊 著 刘成富 王奕涵 译)

22.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Power and Privilege: 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格尔哈特•伦斯基 著 关信平 译)

23.伊丽莎白女王(Elizabeth the Queen)(艾莉森•威尔 著 董宴廷 译)

24坎奈的幽灵: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的黑暗时刻(The Ghosts of Cannae: Hannibal and the Darkest Hour of the Roman Republic)(罗伯特•奥康纳 著)

25.疯狂的郁金香(Tulipomania :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Flower & the Extraordinary Passions It Aroused)(麦克•戴什 著)

26.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叶(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How England Stole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 and Changed History)(萨拉•萝斯 著 孟驰 译)

27.哈贝马斯手册(Habermas Handbuch)(豪克•布伦霍斯特 著 曹卫东 译)(莱茵译丛)

28.汉娜•阿伦特手册(Arendt-Handbuch)(Wolfgang Heuer 等著 寇瑛 王旭 译)(莱茵译丛)

29.德意志灵魂(Die deutsche Seele)(Dorn, Thea Wagner, Richard 等 著 丁娜 等 译)(莱茵译丛)

30.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哈贝马斯 著 曹卫东 译)

31.德意志文化(1945-2000)(Deutsche Kultur 1945 – 2000)(赫尔曼•格拉泽 著 周睿睿 等 译)

32.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真实的战争与和平(Russia Against Napoleon: The True Story of the Campaigns of War and Peace)(多米尼克•列文 著 吴田甜 王晨燕 译)

33.当总统撒谎(When Presidents Lie: A History of Official Decep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埃里克•奥特曼 著 王本涛 译)

34.杀戮与文化:强权兴起的决定性战役(Carnage and Culture: Landmark Battles in the Rise to Western Power)(维克多•戴维斯•汉森 著 傅翀 译)

35.隐形军队:游击战的历史(Invisible Armies: An Epic History of Guerrilla Warfar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马克斯•布特 著 赵国星 译)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四):故国人民在想啥

像我这种80年代末出生的共和国第三代人,基本上躲开了所有的政治运动。所以读到以往的种种,虽然唏嘘不已,但已经没有切肤之痛了。

很难想象这些聪明人在运动中是否后悔留在故土,常说一个选择能改变命运,用在这些人身上可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书里的叙述略显拖沓,有政治报告的感觉,许是我看惯了烟火气的回忆文章,对这种考据型的有点习惯不来。杨绛在《干校六记》里写到俞平伯先生在干校的时候吃鱼用搪瓷水杯,吃到后来用勺子挖出了一块肥皂。《故》书中第一位就写了俞平伯先生,想到杨绛先生的文章,读来不禁莞尔。

还想起另一位红楼梦研究的学者——周汝昌,曾经读到他在全国批评胡适的时候,写文章称胡适为“妄人胡适”,晚年不无得意地拿来和外人笑谈,大意是“妄人”语焉不详,竟然蒙混过关。在政治大环境下,大学者的学问变成了狗屁,人与人互相倾轧,大家都是蝼蚁一般接受命运。一篇批评自己恩人的文章(胡适先生曾经借给周汝昌善本《红楼梦》,因解放原因再未归还)本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毕竟要求每个文人都有所谓风骨也不现实。但事后谈起此事,连个悔恨都没有,还要大谈“妄人”的语义,这位故国之人实在不大可爱。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五):《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马庆云/文

无论是历史教科书还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都基本认同在建国初年,知识界存在巨大的混乱,且这种混乱是以政治乱象为前提下造成的读书人之间的彼此乱象。然而,在这个粗糙的历史认知面前,我们又很难找出具体的“人和事”,缺少有力的佐证。这样下去,认知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模糊化的符号,大家都嚷嚷着当年的混乱不堪,而又不清楚到底是怎样混乱的,在混乱中,曾经具备独立人格与自由品性的知识分子,又经历如何的内心挣扎等等。

在大学中文系的当代文学教科书中,对建国初年的反右、文革等乱象大多言之不详。教科书因为其官方话语的先天地位,而缺少第三方的自由尺度。在这个契机下,实乃给私人化的“口述历史”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乃至于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知识界的混乱不堪,向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私人口述也多愿意尽力撇清自己或者先辈的“历史瑕疵”,而“舐犊伤痕”,做受害者状。在这个前提下,则更需要第三方话语。

陈徒手恰好符合这个“第三方”的先天身份。因为他无“文二代”的背景,所以在情感上无需为任何建国初年的知识分子遮掩政治与思想瑕疵。同时,这个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的陈徒手,又具备从事“第三方”资料整理与重新叙述工作的后天条件。他毕业后,先任职于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后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的先天便利,尤其以中国作家协会的任职,最为有用。因为这种工作背景,让陈徒手能够直接接触中国作家封存的历史档案。

在集合了各种先天与后天便利的前提下,陈徒手先后出版了《人有病,天知否》和《故国人民有所思》两本具备历史价值的书籍。《人有病,天知否》关注的,是沈从文、丁玲、老舍、郭小川、汪曾祺等文学大家在1949年之后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而《故国人民有所思》则将视野再次从文学家放大到中国当年的轰动一时的思想家们身上去。前书,源于陈徒手中国作协的工作职务便利,而后书,则更多的,是陈埋头北京档案馆的结果。

学者解玺璋用这样的话评价陈徒手,他的当代知识分子研究,始终依托大量的官方材料和原始档案,无一字无来历。据说,陈徒手和同样有志于此的杨奎松,多次在北京档案馆碰壁,很多档案资料起初手抄的时候无事,但往往中途遭遇档案馆领导关注,以机密文件为由,加以封存。坊间有个段子,说陈徒手为查找某遇障碍文件,赶在某剧团老领导去世全部档案馆领导参加追悼会的时机,钻了两个留守小姑娘的空子。这是篇外之话,但却是可以管中窥豹,一面是陈徒手等人的研究之认真,一面是这项资料研究之艰辛。

《故国人民有所思》这本书,陈徒手“第三方”的态度,甚至有一些“冷血”。我们在他对俞平伯、马寅初、冯友兰等11位思想学者的际遇叙述中,甚至于完全看不到该书作者的个人观感与态度。陈徒手正在把这种研究当做一门历史学问来做。这种治学的“第三方”不在场的方式,很类似清朝的音韵、训诂等小学的治学。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音韵、训诂这样的小学为何会在清朝大兴?而前人的治学方式,为何又在后人中流行?这些问题,至今看来,都是可以问,但不可以答的。

不过,《故国人民有所思》的前序,却给出了“一定量”的回答。该书由邵燕祥作序。邵的文字风格,却与本书风格截然不同。陈重在呈现,以官方档案资料为背景,而邵则重在揭露,以历史与人文情怀为基石。因此,阅读该书,或许会有很多读者在前序中找到巨大的阅读快感,而于陈徒手的“正传”中,感觉不到太多的热度。

我更愿意称这种治学方式为“零度介入”。陈徒手在研究1949年之后,俞平伯、马寅初、陈垣、冯友兰、汤用彤、贺麟、周培源、傅鹰、王瑶、蔡旭、冯定等11位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历程的时候,全部以官方资料为蓝本,在档案中找寻11人的思想转变轨迹。这种找寻,便不是为谁翻案,或者要去抹黑谁了,而是要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知识分子在面对“思想灾难”之时的真实遭遇与思想意志。

通过《故国人民有所思》,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荒谬,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荒谬的背后,是诸多知识分子自愿或者不自愿、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卷入”。该书的价值,又不仅仅在对建国初年知识界各种政治乱象的呈现,它于当下的读书人来讲,更像是一本人生履历的参考书——我们在面对政治灾难的时候,又将如何呢?读过《故国人民有所思》,可能不会获得太多人生奋发向上的力量,但可能会在自身遭遇灾难的时候,猛然想起,曾经有学者与我辈是何其相似。当然,笔者更愿意相信,过往的错误,只会停留在中国的历史中了,不再进入现实与当下。

言至此处,则必然面对“思想改造”问题。1949年后,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思想改造”更多的,是以政治正确的方式为前提下的。俞平伯的红学要与毛泽东同志的唯物论一致,冯友兰的哲学也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上,汤用彤的效法魏晋自然是错误的(近来,汤用彤的学问亲传者也是他的儿子汤一介以新书《瞩望新轴心时代》再次重申父亲思想),王瑶的文学史怎么可以不是党和人民的文学史呢,乃至于周培源的流体力学与蔡旭的小麦杂交产量也得与中央保持一致。

这些思想改造,大多是以开会与大批判的方式存在的。斗争的激烈形式,可以直接用感官触及到。然而,我们在关注1949年之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的时候,更应该对当下再次面对的“思想改造”问题有醍醐灌顶的认识。当下,商业化在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中,俨然有取代政治化的意思了。我们越来越在这种商业化的大潮中自发改造自己的思想认识。知识分子已经从当年的被动承受政治改造变为当下的主动迎合商业改造。当我们发现这一点之后,便自然觉得,商业与政治,何其相似。

“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该书,正是读他们,思我们。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七):挑刺儿(供出版社重印时参考)

和《人有病,天知否》一样,陈徒手此书书名,也取自毛泽东诗词。毛泽东的《七律·有所思》作于1966年6月,全诗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不过,由于缺少口述史料,此书不如《人有病,天知否》血肉丰满。说起来,这方面的读物已非我目前的兴趣所在,之所以购阅,多缘于十几年前阅读《人有病,天知否》时的震动。阅毕此书,印象最深的,是马寅初、陈垣等校长之职的有名无权,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傀儡”、“牌位”、“摆设”、“虚位”、“象征”、“边缘”、“虚拟”、“统战意义”。转引《马寅初在北大的苦涩旧事》一文相关段落:

“由此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党务干部对领导人物的厚薄态度,对党的领导干部的尊崇是相当自然的,认为学校工作非党的领导不可。我们可以退一步设想,假如马寅初握有校长的实际权力,他能搞好北大的全面工作吗?答案是超乎其难,时代已经根本不赋予他天时地利的条件,他无法具备驾驭超速失控、不按常规行驶的列车的能力。反过来说,马寅初不掌实权应属他个人的幸事。……这些俗称大批判的‘脏活’,事无巨细,都是要反复承受人心的巨大折磨,表现教条般的死硬态度,不能有一丝温情和犹豫,才能冷漠对待昔日的同事,从容布置斗争方案。马寅初下不了手,他后半生中只有被人批判被宰割的痛苦经验。……这就是马寅初当年所面对的历史特定情景,他上不了火热的前台,只能萎缩在历史暗处安顿自己不安的心境。后来的人们只熟悉他在学术领域的那份坚忍和骨气,他在北大苦涩的旧事所蕴涵的困顿和难堪同样值得我们去记取。”

挑点刺儿吧。我购阅的此书,已是2013年9月1版4印。下面的文字仅供出版社修改重印时参考:

第32页第二段第一、二行,“信中只装有一颗氢气弹”让人不解,不知氢气弹如何装入信封;

第34页第三段第二行,“留有职员”应为“留用职员”(参见第35页第二段倒数第二行);

第70页第三段倒数第二行,“叫做”应为“叫作”(新规范);

第88页第一段第一行,“郑昕听会后说”应为“郑昕会后说”;

第113页倒数第一段第四行,问号应为句号;

第120页第二段第四行,问号应为句号;

第154页第一段第二行,“一招棋”应为“一着棋”;

第171页第二段倒数第四行,“锐性”后的前半个双引号应为后半个双引号;

第205页第二段第四行,问号应为句号;

第229页第二段倒数第一行,“<”、“>”(大于、小于号)应为“〈”、“〉”(单书名号,参见第230页第一段第一、二行);

第233页第一段倒数第二行,“张磐石同志”应为“张磐石”(未消化档案所致)。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八):故国人民有何思

陈徒手先生新著《故国人民有所思》甫一问世,舆论一片颂扬之声,并迅疾登上《新京报》好书榜。但我读后,却冒昧地觉得:书,确是好书,但也有可检讨之处,多少还是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

这本书继承了作者多年前的旧著《人有病,天知否》,着意的依然是建国后知识分子的遭际,这也是作者一贯致力的专题。书的基调也在于对中国知识分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殊时期所受的身心摧折一掬同情,作一写照。

对于那一时期的政治运动特别是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今人大抵都以为荒诞、无中生有而不可理喻,陈先生的态度想来如是。而反过来对于这些运动何以发生,却缺乏相应的探讨。实则,出于对马列理论的理解、对苏联经验的汲取,特别是对自身教训的认识,中共(毛泽东)一直都有“资产阶级必将叛变革命”的判断,因而在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基础上,决定放弃新民主主义,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与对民族资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土改分配农民的土地重新收归集体所有相同步,对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及其“资产阶级思想”加以甄别、改造和批判,在彼时自有其理路。

由此,窃以为该书有两方面不足。一是对背景交待不清。其时政治运动此起彼伏,令人无所适从。57年“反右”之前,即有批判俞平伯、批判胡适、“三反”、“五反”、批胡风等;57年后至66年“文革”爆发之间,更是风起云涌,波谲云诡。而书中对这些运动并未梳理,叙述当事人在这些运动中的反应也常常并未按照时间顺序,因而读来常有漫漶一片之感。对于于彼时历史了解不多的读者,恐有“摸不着头脑”的困扰。

二是对象面目不清。书中记录了11位知名高级知识分子在彼时运动中的遭际,以及各级党委对他们的评判,给予了程度、内涵相当的同情和叹息。假使对这些人物没有相应了解,读来会以为他们对于运动也有着大体相类的因应和态度。其实,这些位人物经历不同,秉性各异,对新政权及其政策、以及对运动的主观认识也差异悬殊。比如,史学家陈垣、哲学家冯友兰与其他中的几位恐就不可相提并论。

书名《故国人民有所思》虽取自毛词,但立意现实,意味深长。主流意识对历史故实反思、批评不足,尽人皆知。因此民间凡有反思者,必能引得广泛关注与呼应。然而,假使这样的反思理路不清,只流于情感的宣泄,那么所引发的也只能是情绪与语言的喧嚣。而故国人民本就多么惯于如此的喧嚣。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九):故国人民有所思

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纪录解放后至文革前一段时期内,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蔡旭、陈垣等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在改造中的生存处境。此书有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选取时期有特色,此前关注文革前知识分子改造状态的书籍较少;二是忠于文史档案资料,叙述主要选取从党中央到院系党支部各级组织的书面材料、当时主要报刊评论文章以及被改造者书面思想汇报或"认罪"材料,与自述材料相比更为冰冷;三是正视各级党组织自身对待改造的茫然与纠结,被改造者多为民主党派重要人士,团结与斗争的平衡点令中央政策摇摆不定,"无政府"状态下,一些粗暴的改造者正可以因此更为尽情地践踏与否定一切进步,以愚昧无知为高尚;四是不回避被改造者自身的改造"成果",有些被改造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自改造后的内心而非完全出于自保,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胜利,却让悲哀更深了一层。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读起来会晦涩一些,二是作者把自己藏的太深,有些矫枉过正。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读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