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越过越好的4个迹象
1 一是,把健康看得很重要。 我家是个很大的家庭,兄弟姐妹众多,身边朋友知道后都会大呼,“你们小时候一定过得很辛苦吧?”我每次都会回答:“不会,回想起小时候全是开心的事。” 被问多了之后,有一次我好奇地问我妈:“养孩子成本那么大,你和我爸是靠什么把我们几个拉扯大的?” 我妈当时跟我说:“只要家里每个人身体都健健康康的,一个家总能活下去。” 是啊,健康就像是一个家的地基,没有它,一切都是空谈。 当医生的哥哥经常带着家人一起养生,我们几个常笑话他,明明才30多岁,却过着60岁的生活。 他跟我们说,保重身体,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家。 不要等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明白,身外之物换不来健康,而没有健康,一个家有再多的身外之物,也不会幸福。 2 二是,遇事不责备,遇到困难紧抱团。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为何致万事兴?因为一家人不吵闹,团结一致,和和气气,不在家庭矛盾上耗费时间,这样,家庭成员才有幸福感,投入事业就有更多的精力和动力;多沟通,多交流,就能避免走上邪门歪道。 而要家庭和睦,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少责备,多团结。 听过一个故事:两家人比邻而居,一家经常吵架,另一家却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日子越过越好。有一天,经常吵架的那一家,去邻居家请教保持家庭和谐的秘诀。 原来,在不吵架的邻居家,不管谁做错了事,导致了什么问题,家庭成员都不会互相责备,而是诚恳地检讨自己,说如果自己做得再好一点,就不会出现失误。然后,再合力去解决问题。 有时候,责备之话一出口,就有了对错之分,将两个人瞬间拉到对立面,爱的感觉便会消失。 这只会让犯错者更难受,或者激起对方的攻击欲,从而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对解决问题而言,一点帮助都没有。 和睦的家庭在平常可能跟万千家庭一样,一日三餐,鸡毛蒜皮,但一遇上困难,每位家庭成员都知道:一家人,就该拧成一股绳。团结就像是一个家的屋顶,有了它,再大的风雨也能挺过去。 3 三是,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界限感。 所谓界限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行的。该点头的时候点头,该拒绝的时候拒绝。 爱孩子可以,但适当的时候要选择放手,让他学会独立思考,不剥夺他成长的机会; 陪伴伴侣可以,但不能一味强势,要学会倾听、接纳、尊重对方的意见; 帮衬亲戚可以,但帮困不帮懒、救急不救穷,他自己不努力把日子过好,谁帮都没用。 茫茫宇宙,能进一家门、成为一家人肯定是有某种特殊的缘分,这种缘分不是过分索取的资本,而应该是互相珍惜的理由。 界限感就是一个家的墙壁,能让家人在各自不越界的情况下相处,让彼此感到舒适、和谐。 4 四是,过好自己的人生,让幼有所长,老有所依。 每个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干好自己的事,才能家道正、万事和。 曾看到一位读者说到她家的情况:丈夫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成天无所事事,只想着吃喝玩乐;她自己身体也不太好,没有正经工作,带着一个上初中的儿子,时常要靠自己父母接济。 她对儿子的学习很重视,尽量送去最好的学校,可孩子叛逆不听话,成绩一塌糊涂。一家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后她问:不知道为什么把一个家弄成了这样? 这或许是由于家人职责错位造成的:自己和丈夫正当壮年,却没有为家庭做出应有的贡献;父母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还要负担儿女的生计问题,难免心有埋怨;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找不到正面榜样,想找到学习的乐趣估计也很难。 为人父母者,过好自己的人生,孩子才能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老人才能安心体面地养老。一个家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但也能沿着一条正向的轨迹,稳健地走下去。 家庭成员的各司其职,就像是一个家的窗户。秉承住这一点,就会有清风徐来、阳光洒满,驱散家里的阴霾。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作者: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