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Take Smart Notes》读后感摘抄
《How to Take Smart Notes》是一本由Sönke Ahrens著作,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GBP 11.99,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ow to Take Smart Notes》精选点评: ●学习到的最关键的一点是making connections,否则任何知识本身都是毫无意义的。(但也是一篇paper 能讲清楚的东西非要写本书系列 ●It‘s not about taking notes at all. It’s more about taking notes for writing, writing for thinking, thinking for learning, long-term learning. A right tool, simple but smart; a defined workflow, restricted and repeatable; a conducive system/environment, reliable and productive. Publications successes are mere byproducts, achieved “effortlessly”. ●最妙的观点是拿集装箱的例子来解释 slip-box notes:原本松散的笔记,经过加工之后,成为了一个个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篇章,如同将松散的货物打包到集装箱里,直接吊装集装箱就可以快速地装卸了 ●又是一本看开头令人激动万分,看完感觉并没啥卵用的神奇方法介绍书…… ●#2019.141# 2019-04-16因M. Tong的书评标记想读,2019-05-14开始看,2019-09-11读完。可以说是年度书籍了,配合Atomic Habit,今年一定要变成转型的一年。 ●以写为目的去阅读。通过写,检验增进对阅读的理解。把所有的思考连接起来。 ●Smart notes is not only notes 这本书从记笔记这个小处着手,实则介绍这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方法特别好,精髓在于把寻找知识的连结变成一种规律性的pull model,难点当然还是驯化自己。所有类似的书的难点都是驯化自己。 ●开头看起来有一丢丢神棍,妹想到还挺实用的,前半部分比较有意思,后半部分有点看不动 ●真希望十年前的自己知道这个方法,其实书中介绍的不只是记笔记的方法,而是从阅读(输入)到记笔记到写作(输出)的整个工作流程!严重推荐所有的需要写论文的或者想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人使用书中推荐的方法,但是并不推荐使用zkn3作为卡片盒工具。读文献、书或者任何文章的时候都随手记笔记,当天晚上用自己的话重新整理这些笔记,每张笔记只写一个想法。然后不要纠结笔记的分类,而是把笔记放在和它最相关的笔记旁边,然后链接到卡片盒中其他相关的笔记。然后让卡片盒中的笔记自下而上地自然生长、连接。等到某个话题积累了足够多的笔记,便很容易拼搭出一篇文章了。慨叹自己这些年的很多笔记基本上都被堆在坟墓里了,并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复利作用。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读后感(一):More than how to take notes 本书以上世纪最高效的社会学家、作者Niklas Luhmann为例,引出slip-box笔记方法。相比传统的其他记录方法,大致分为四个步骤:1.收集重要信息,建立临时卡片式笔记;2.对临时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供永久使用的卡片笔记,并将它放入slip-box中;3.补充新的卡片笔记,并在已有笔记中进行搜索,建立起与新笔记之间的联系;4.打开slip-box,寻找相关笔记,形成文章。 相比其他笔记,slip-box更多强调对收集的笔记的运用,而非如何收集。个人理解,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临时笔记的整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描述,形成初稿来源)以及在不同卡片之间建立联系。回顾自己的阅读习惯,很多时候做笔记其实就是在感兴趣的语句下写写画画,而这些批注大部分不会再瞅一眼。也就是说,这样看似做了笔记,但实际上并没有采用有效的办法对即刻的领悟进行有效保存,也就是为什么写论文时,好像有点感觉,但是又说不清楚到底可以在哪里发挥这种感觉。 本书文字稍显啰嗦,尤其是看到第三部分,对每一个技巧的解释显得过于冗长。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读后感(二):实践感悟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期间在看其他书的时候尝试着用了书里介绍的fleeting/literature/permanent notes替代原有的一本书对应一个笔记的做法,才最终意识到对我自己而言,这个方法的难点其实是在持续的阅读+写作上,而非其他。 利用阅读笔记来串联从各种信息来源里得到的知识,把跨学科、跨行业的知识组建成为个人的知识体系,这个方法非常有吸引力。然而,一旦开始实践,这简直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漩涡(褒义)。 首先,把生活中不时的灵感单独记录下来,这很普遍; 其次,读书时遇到有价值的信息,改变原有的划线+笔记的方法,合上书把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也很有用,因为大部分时候划线写下的只言片语只是当时的感悟,过后回看并不很明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能够保证它是独立的、已经被消化了的; 然后,随着以上两种情况产生的笔记逐渐变多,加上它们之间又相互独立,这势必要求它们需要用另一种形式被重新整理,也就是作者所说的permanent notes,否则我只能面对一堆零散的笔记不知所措。而同时,想要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permanent note,我也必须基于某个topic加大阅读量。如此,循环往复。 综上,这个方法对于我这种还没有养成持续、固定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鞭策。但是我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方法,以及希望我早日达到“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境界,努力吧。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读后感(三):Notes from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 Why 大脑就像内存,它速度快,但是能提取的信息少。 笔记就像硬盘,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你需要一个良好的数据结构,来保证它能够被快速地检索。构建个人笔记系统,和设计数据库是很类似的。 人的大脑倾向于快速,甚至跳跃性地、非理性地得出结论。 而笔记,作为思维的脚手架,会强迫人做清晰、连贯的思考。 肤浅的阅读,收益极低;所有不希望被遗忘的东西,都应当被认真地记录下来。 笔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节约我们的精力/意志力。有笔记作为备份,你就安心地放空自己,更充分地休息。 ## How 笔记分为3种: 1. Fletting Note,瞬时笔记,或者随记,用于记录一切事物,存活周期不超过1天; 2. Permanent Note, 永久笔记,把Fletting Note中的梳理、整合为一个数据库; 2.1. ⚠️这里的内容必须是用自己的理解去写,不能是复制粘贴⚠️; 2.2. 永久笔记中的内容需要有一套链接规则,将各条Note链接起来 3. Project Note,项目笔记,可以理解为工作日志。一旦某个项目完成,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被删除。 一个理想的工作流程是,在学习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随时用Fletting Note记下来; 每天定时把Fletting Note中的内容,整理,归纳到Permanent Note中; 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能强制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可以自由表述的地步。 当Permanent Note增长到一定程度,他们会自然的形成一篇草稿,你要做的只是简单地重新编排,布局。 ## Afterward 这篇读书笔记是用书中介绍的笔记方法完成的。90%的内容,是在日常读书过程中,不断添加的,最后整理成文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因为个人原因,我没有使用作者推荐的笔记,而使用了印象笔记+纸/笔/木盒子。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读后感(四):Interesting method despite verbosity in wording I read through the first 9 sections quite slowly and skimmed through the rest. All I can say, before actually carrying out the slip-box method myself, is that the whole idea makes a lot of sense, although I do think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 method, which actually seems to me more like justification for the method, could be described in a more concise manner. efore skimming through the last few sections, I was going to recommend not reading them at all because they are really not that interesting to read, but it turned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interesting insights buried in pages of irrelevan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examples, repititions of the points made in earlier sections and endless praise for how brilliant the method is. I don't see any reason why the author cannot be more concise in these parts, especially when the writing is very clear and spiced with humour from time to time despite the aforementioned verbosity. Regarding the method itself, I conclude the core to be the following: 1. The slip-box itself is not sorted based on topic, but rather managed with an indexing system with an index for each individual note. Maintain a catalogue to keep track of the topics or labels for the notes. 2. Take fleeting notes on the spot during reading/thinking/working. Record reference information when necessary to be able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3. Process the fleeting notes (ideally on a daily basis to make sure you remember the context) by transforming them into one's own words keeping an eye on relevant contexts of the writing (to prevent the note from making no sense at all when you look at it later, which happens to me more often than not). Keep it concise to practice your ability of capturing the gist. For the same reason, be very careful to cite the exact sentences of the author. Place it right next to the most relevant note and connect it to other related notes. If there aren't any related note at all, put it after the last note. Make sure you can find each individual note by including it in the catalogue or linking it to a note included in the catalogue. If one wants to choose a topic/label for the note, one should not focus on 'which keyword is the most fitting', but rather 'in which circumstances would I want to stumble upon this note'. If all the previous steps worked out fine, you can make a more informed decision when choosing your next project/paper by looking into the slipbox. The beauty of the method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Simplicity: the structure of slip-box is really quite flat. Categorizing notes by topic is quite tricky in that it's hard to decide the extent of abstraction (too high: many isolated minor points under a very big topic; too low: countless notebooks with very little content in most of them) 2. Interconnection: allows us to connect knowledg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more easily 3. Allows better focus: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we are always doing one thing at a time. Taking fleeting notes requires little occupation of attention and enables us to focus more on reading. When writing up, we are also freed from looking back into the references because we have them readily available in the slip-box 4. Provides quick feedback: by processing the notes before putting it into the slip-box, we g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he note and can really think about how useful they are, which allows us to pay attention to more important points when reading in the future. 5. Flexibility: again, the flat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in that we can develop interest quite flexibly given the freedom to extend horizontally. A few points I found quite insightful: a. writing allows one to externalise thought and is necessary for doing research (啪啪打了四个月前自己的脸哦) . methods should be coupled together to form an efficient framework. For example, a brilliant reading method used with a lousy note-taking would be no good at all. And for a framework to be efficient, it's almost always simple, or else it would be hard to comprehend, let alone implement. c. when reading a piece, we should not only try to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 *is saying* but also what he/she is exluding from his/her argument. A great example mentioned in this book: "Someone speaks of 'human rights': what distinction is made? A distinction towards 'non-human rights' 'human duties' "? 1:真的看到最后就觉得作者疯狂夸这个方法多科学多好,就想说“我知道了/你说的都对/滑盒世界第一,你可以说点要紧的吗?” 2:豆瓣为什么没有autocorrect啊摔 ps3:书里推荐的software好难用,想自己写一个但是不会(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读后感(五):探寻最有效的笔记方法 年少时想从文,最仰慕的就是能旁征博引的大文人。接触过的文人当中又以钱钟书、李敖最令我印象深刻。钱钟书的天才几乎无迹可寻,虽然杨绛提到过他也做了大量笔记 [1]。李敖倒是承认自己不是天才,而是靠方法来整理、记忆知识。第一次看到李敖介绍他怎么整理知识的时候,惊叹不已 [2]: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下来,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分类分出来了。那背面有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排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切开。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的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偶尔也有些中文的。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领告诉大家,李敖知道的那么多,博闻强记,记忆力那么好。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今天我为大家特别亮一手,把如何看书的招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的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可是找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本科头两年天天泡在图书馆里,「不务正业」地看了很多文史的书籍,也断断续续按照类似的方法做了很多笔记。但由于最终选择了理工科方面的职业生涯,这种整理资料、素材的热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断掉了。直到大四很认真严肃地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才发现这种整理资料的能力对工程师、科学家也是很重要的。当然,除非你有爱因斯坦那般原创的大脑,可没人敢和爱因斯坦比吧? 稍微踏进学术的大门,就知道资料整理的重要性。写论文是很严肃的事情,不是你拍脑袋想了个解决方案写出来就完事了。前人做了什么,有哪些优缺点,资料怎么取舍,都是很见功夫的事情。后来进入工业界成为了工程师,发现这种能力一样重要。除非真只是个「搬砖的」,工程师在解决问题时也需要很系统地调研已有的解决方案,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有用的见解。 随着学习、工作的需要,以及自己阅读能力、阅读量的进一步增加,我曾经试过重新启用李敖的方案来整理知识。但是很快就发现要维护一个像李敖那么复杂的结构化知识体系会增加不少认知负担,这倒还好,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知识有时候会属于多个类别,如果只放入其中一个,则未必能保证在检索时能够找到(因为此时可能脑里想的是别的类别)。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放弃了资料「整理」,主要依靠资料的收集和电脑的搜索来完成需要的文献检索。得益于我对于文字、知识的结构还不错的记忆能力,需要的资料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或者通过自己的零散的笔记及存档,基本都可以检索到,虽然有时也花了不少时间(> 30分钟)。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这种把一切交给检索方式的笔记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本书作者提倡的这种笔记方法,是以写作,或者更广泛地说是输出为目标来构建的。笔记是为产出新的思想服务的,而写作(或输出,下文统以写作为例)则是你新思想的最终形式。因此对待阅读、笔记和写作,都应该以「如何通过学习和笔记,帮助自己产生想法,输出贡献」为目标,在一个整体视角下统一考虑。很多书籍只是从单点优化某个流程,比如应该用什么步骤看一本书,如何整理一本书的笔记。但思想的产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你需要把不同的书、不同来源的信息都串联起来。每本书的笔记都单独整理,从不复习,这种笔记并没有为产生想法带来太多的帮助。而到写作的时候,还是要凭记忆去找出所有相关的资料文献,这是一个耗时甚至痛苦的过程。 同样地,有些书一味地去谈「论文写作」,其实也是本末倒置。在学校里应付作业的时候可能是老师给了一个主题,然后我们查找资料,最后完成论述。可真正新想法的产生完全不是这样一个过程,而是一个随着兴趣不断阅读,不断产生新想法,和其他想法比对,最后才能确定写作主题及内容的过程。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一个好的笔记方法应该遵循人脑的运作模式。而人脑对知识最自然的处理方式就是联想和对比,正如一段让年少时的我印象深刻并受益良多的一段描述所说 [3]: 要想把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首先要克服对学习的畏惧感。要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学问都是奔一个目标来的,都是从一根藤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有的学生一听学习就感到头疼,但是,只要理解了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就会很轻易地理解,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衔接与内涵。例如,在古典音乐节目的广播里听到了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音乐。音乐一结束就听到广播员的解说:“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家族是全欧洲最上层的银行家家族。”这时候,你可以想象:在莱比锡一家豪华的办公室里,穿着19世纪德国的礼服,弹着钢琴作曲的形象。如果这个学生对19世纪德国服装有一点常识,那就会联想到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服装。如果这个学生对19世纪德国的建筑有一点常识,那就会联想到那个银行建筑。如果知道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家族关系,一定会联想到和他一起作曲的姐姐范妮,还可以重温有关19世纪时尚模特的知识。如果你具有钢琴常识,那就会记得才华横溢的菲力克斯·门德尔松,和他弹过的英国伦敦约翰·布罗德伍德父子公司制造的钢琴。如果谈起钢琴制造商,那就会想起法国的普莱耶尔,美国的斯坦威。如果知道键盘乐器的历史,就很容易想起巴赫,想起巴赫,就会想起海顿以及他的老师波尔波拉。巴赫喜欢用羽管键琴,而海顿不是一位键盘音乐家,即便如此,在晚期创作中,他还是注意到了钢琴的广泛应用。如果知道巴赫和海顿通过数学和音乐来体现了神的意志,那就很容易联想到18世纪学问与神学的关系。如此下去,举一反三,浮想联翩。海顿一生洁身自好,一次都不曾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并以此为荣。如果知道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当时人们对性生活的哲学观点。本书提倡的笔记系统即是遵循这个原理,本书将需要记的笔记分为三种: - Fleeting notes: 类似 Inbox,平时一些灵光一现的想法可以记录在此。但需要定期整理到后面说的 Slip-box notes 中。 - Reference notes: 阅读一本书、一篇论文产生的笔记,这些笔记可以放在文献管理系统里(如 Zotero)。这些笔记是相对孤立,但有上下文的(即这篇文献)。这里的笔记为下面的笔记提供了素材。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 Slip-box notes: 这是本书的重点。这里的笔记是从上面两种笔记再加工产生的。每个 note(如果是物理的笔记系统,就真的是一张卡片)记录一个想法或观点,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精简、提炼,加上必要的 reference,使得这些笔记离开原始文献也能被理解使用。这里的笔记大部分内容稍加修改就应该可以在具体的写作中使用。即把大块的写作拆分到平时一个个小的 note 当中。 精彩之处在于 slip-box notes 利用人脑联想的原理进行排列。每个笔记有一个编号,新的笔记找到和它相关的笔记,放在它后面。例如新笔记和 21 号笔记内容很相关,那么它的编号就是 22,物理上也应该放在一起。如果已经有 22 了,那么可以用 21a 进行编号,通过这样的编号变化新笔记可以在任意位置插入。笔记中的内容也可以根据编号互相引用。 内容多了怎么找到相关的笔记呢?我们可以建一个索引表,与一般分类结构不同的是,这个索引表是你自己知识结构里感兴趣的一些「主题」,即未必需要按照某种分类体系来分类,重要的是你的知识结构里感兴趣的主题有哪些,而不是这个知识点的来源。因此同一本书触发的想法可能记录在不同的主题里。不需要把所有笔记都放到索引表里,只需要放几个最相关的即可,也可以专门写一个 note 表示这个主题下的一些宏观的结构,把这样的 note 放入索引表中。 这样系统的好处是,在新内容插入的时候,你会自然地看到相关「主题」里已有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你之前阅读产生的想法。这会帮助你复习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的素材,很容易就能刺激出更多的想法,也因此会写更多的 Note。整个系统的思想是把知识外部化,利用大脑爱联想、比较的原理,自底向上地构建一个笔记系统。在形式上其实和 wiki 有些类似,区别在于不追求完备性,而是完全以自己关心的主题,产生的想法为核心。 这样的思路其实和阳志平老师提倡的卡片式写作 [4] 是非常相似的。Robert Greene 也使用类似的系统进行写作,并称其为 Notecard system [5]。本书则对这样一个系统如何帮助产生思想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细想之下,李敖的方法未必和本书的方法冲突,可能他的分类已经细到一定程度而变成独立的「主题」了。 [1] 《钱锺书手稿集》杨绛作序:钱锺书是这样做读书笔记的 https://wxn.qq.com/cmsid/CUL2014111500869501 [2] 《李敖有话说》,凤凰卫视 2006.01.09 [3] 赵昇衍,《我是天才优等生》 [4] 阳志平,《纳博科夫的卡片》 https://www.yangzhiping.com/psy/nabokov.html [5] The Notecard System: The Key For Remembering, Organizing And Using Everything You Read https://ryanholiday.net/the-notecard-system-the-key-for-remembering-organizing-and-using-everything-you-read/ |
精彩图文
- 我是种田文的恶毒婆婆无广告小说(夏苏酥)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我是种田文的恶毒婆婆在线阅读
- 我是种田文的恶毒婆婆(夏苏酥)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夏苏酥免费阅读)我是种田文的恶毒婆婆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
- 假千金搬空库房去逃荒成一方霸主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_假千金搬空库房去逃荒成一方霸主(楚怀瑾沈昭昭)完整版在线赏析
- 假千金搬空库房去逃荒成一方霸主沈昭昭(楚怀瑾沈昭昭)老书虫良心推荐小说-假千金搬空库房去逃荒成一方霸主沈昭昭(楚怀瑾沈昭昭)小说精彩免费试读
- 楚怀瑾沈昭昭假千金搬空库房去逃荒成一方霸主沈昭昭老书虫推荐小说免费阅读_(楚怀瑾沈昭昭)完整版全文在线赏析
- 宁桑桑顾继霖小说(顾继霖宁桑桑)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宁桑桑顾继霖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笔趣阁
- 许言(救她许言)小说结局-许言全文无弹窗阅读
- 救她许言(许言)全文免费阅读救她许言最新章节小说免费阅读_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