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的仪式》的读后感大全
《告别的仪式》是一本由[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5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的仪式》精选点评: ●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对他们的思想感兴趣的可以好好看看,不过从真实性角度来讲的话,我还是不大相信这种正式出版物形式的对谈能谈出什么太内心化的东西。要挖掘他们真正的精神律动,不如去看他们各自写的作品。有时候那种虚构的东西反而是更真实的,真实到可能毫无保留。反而那些什么非虚构啊,纪录片,谈话录啊,有意识的自我掩饰成分很高。有理由相信,萨特和波伏娃,特别是波伏娃都希望美化他们之间的开放式关系,并将之作为他们存在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来实践。但我觉得,两性关系,不,是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不合适任何哲学思想,或者说哲学思想不适合任何的亲密关系。越是亲密的关系,就越是具体,越是复杂,越是琐碎,越是不成体系,这些都和哲学的特质背道而驰。 ●前148页是流水账方式的回忆,后半部关于作品,生活及政治的对话思想的火花,需要对萨特作品有一定了解的人读了才有意思,我没看完,有点无味,不适合深读。 ●初读之,是与智识对话的畅快感。喜欢这种录音机谈话原文搬出的原始自发性。 ●渐入佳境。 有两点莫名印象深刻。其一是波伏瓦对萨特说“但你和他们是有关系的”,萨特答“如果我让他们存在的话”,此后萨特又提到“不过是一段关系的死亡”。其二是萨特对金钱的概念以及对波伏瓦提出的关于读者少有无产阶级的疑惑。 ●书挺好看的,可以一窥萨特的精神世界,坦诚得天真,我确定萨特跟波伏瓦之间不是大众理解的爱情,是超越友情的同志之情。但萨特关于与加缪决裂的讲述,以及他对加缪的看法,我抱质疑态度,特别是还讲了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有点酸哈哈。个人认为萨特没分清哲学与文学的界限。 ●特别喜欢萨特关于旅行的态度 ●波伏瓦真是最了解萨特了。就之前听说如果你读不懂一个哲人的思想,就先去看看这个人的外围读物,书信集,传记啦,这句话的效用在这本书中集中体现。前半段是萨特倒数十一年生活记录,点滴都是爱;后半段两位的思想碰撞对谈,波伏瓦为你提供了梳理萨特思想的线索和提纲挈领。看完反正你肯定不会讨厌萨特,爱不爱就再看了。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07824/是这本书的最早中译本 ●翻译真的不错 ●灵魂伴侣大约如此吧,前半段简单记述的萨特最后十年的告别,令人感伤。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一):告别的仪式 164宿舍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168文学的意义在于把词语组合起来 169偶然性 189哲学必然呼唤修正 190哲学提供了一个编故事的必要维度 198思想的深度与使命感 199聪明是一种发现一大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要求;愚蠢是一种压力形式 234两种阅读 245一本书是属于我们俩的 246以兴趣为目的的阅读应该不属于以了解这个世界为目的的工作吧 250故事是独立于词语的 253时限 258批评 261读者 268文学与真理 282旅行与占有 299月亮想象 300人的存在与平等313我不懂为什么别人不像我一样骄傲,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意识的社会生命体中与生俱来的构造性特征 315在一起 352主观的关系 388行动 392分析 424自由 454人的政治境况 462马克思 482社会主义与自由 489主观时间 500进步是一种在隐秘秩序中的发展 525人是内在与外在的结合;被期待被诱导被预示的存在 532物自在 536只以人为尺度来衡量人的未来 但我们还是活过,我们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发生过兴趣,并试图看过这个世界 over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二):选读这本书的缘由和思考 之前有本非常火爆的书籍《存在主义咖啡馆》,通过这本书,延伸读了一些哲学类的书籍。 看到上海译文出的波伏瓦《告别的仪式》,第一时间买了回来,可以说是被封面所吸引,也可以说对两枚图章感兴趣。 封面上,萨特隐藏在黑框眼镜背后的犀利的眼神,与明显具备防备的神态对照之下,更是能够感觉到洞察一切的智慧。 而波伏瓦的神态却是那么的安详和凝重。 告别的仪式一段话,在书中非常非常靠前的部分里面,场景是一家经常去的餐厅。 两者属于精神层面的伴侣,更能够感到对方心灵不可名状的跳跃。波伏瓦也是紧张,细微的提前三分钟站起来,绝对是潜意识中藏不住的情绪通过身体实现的真实流露。 记得,波伏瓦说,在随后的旅行里面,每日入睡前都是很难受的时候,总是会痛哭。 图章也很有趣,一枚是波伏瓦的图像,另一枚上写着“写作是孤独与自由的见习期”,值得时不时拿出来玩味的一句话。 图像上还特别标明了哲学家的英文,这一点上感觉有点画蛇添足。 哲学是思考的智慧,智慧是精炼的哲学。逻辑上的严密比得上生活中的惬意。 勤思考,不盲从,方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或者说读过的书,只有这样过一遍,才能具备自己的温度,舒适的温度。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三):一种生命的状态 当衰老和疾病找上他的时候,他给出的回应只是一句:“人老了,就得放低姿态。”接受自己的状态,并且肯定自己的状态,无顾忌的生活。 而他的状态充满生命 “依赖别人生活,您会觉得为难吗?” 他微笑起来:“不。这甚至让我感觉愉快。” “因为被人宠爱?” “是的。” “因为您觉得我们爱您?” “哦,这一点我早就知道。不过,还是感到很愉快。” “在您目前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他答道:“我不知道。一切都重要吧。活着。抽烟。” 他感受得到这个蓝汪汪、黄灿灿的美丽秋天,并为之心驰神往。 萨特迈着小碎步和我走了很长时间,有一次问我:“身边有个走得这么慢的小朋友,您不烦吗。”我说不烦,这是真心话。 “看,怎样?这叫做老之将至。不是这儿捣乱,就是那儿捣乱。”他自信地说:“我不这样。我就什么毛病都没有。” 他年轻着,不以年龄作为自己的状态衡量尺,他当下做的事成为他定义自己最好的方式,独立生活表达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一直活在年轻的状态,到了六七十岁也只是一个生理上出了点问题的年轻人。 他肯定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判断,他更爱抚摸的感觉而不是性欲,他更倾于占有女人的感觉而不是女人本身,除此之外也对不相符的果断离开“我不爱她了,她对我不再具有意义”“一件事死掉了,就这么简单”。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四):坐在我身旁摇椅上的萨特 说它是流水账也好,这本书像是小津的电影一般描画了一个人之为人而不是一个符号的样貌。 萨特的天才被他自己以一种平白的口吻叙述出来,他看到自己会写作,和看到自己会说话一样,是一个无需证明也无需辩驳的事实,不卑不亢。“我是天才”这句话近乎完全客观地一笔带过,冷静地不需要一毫秒的犹豫。对自己为人的使命的天赋笃信,不带任何自吹自擂,让我看到一个真正的天才。 作品之外的温和和平常也让我看到一个真正的萨特。他为了社交也要客套,对钱没概念地消费也会让他窘迫,字里行间也不是看不到他的不完美与局限。我们只是知道他不接受传统的两性关系,绝对地拒绝一切荣誉,不断地与曾经的盟友决裂,感觉他从内到外都应该是一个赤头赤尾的反叛者,然而不是,生活中的他有许多世俗的考量,书中一说,就能明白。 我印象中萨特笔下的人物都有着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构成了他存在主义典型的样貌,他们出格、怪异、甚至自毁。然而萨特全然不是这样,他甚至很愿意多活几年,如果不听他说我永远不可能想到他笔下每一个主角都有他自己的投射,或延展了他自身的维度。只是为了服务哲学思想,每个人物变得更夸张与具象。这本书架起了萨特之为人与萨特之为文化符号的桥梁。 波伏娃在书中的角色是所有知音的典范,也是所有记者的典范。她能充分理解萨特的百转千回,更能觉察他叙述的空白和读者可能困惑的地方。她不会因为萨特的至高地位而轻易放过他表达中的不明确或是矛盾,适时的质疑,适时的延展,不会让读者像是被邀请到了一场只有互相相熟的人才能够聊得起来的聚会,而是真的愿意吸纳你加入,愿意让你成为参与者。 波伏娃在萨特垂垂老矣的时刻策划这样一场对谈,涉及文学、艺术、哲学、政治、时间、存在、两性、信仰、自我认知甚至饮食与睡眠,一场综述性的自我回顾,我相信是因为她知道他到了可以也应该做一场回顾的时候了。当然,回顾云云之于萨特的意义远不如之于萨特读者的意义,但是这场洋洋百万字的对谈所涉及伴侣之间精神层面的惺惺相惜,又是两人私有的,只属于那两颗心灵的超越语言的默契与美好。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五):告别好比重新认识的开始 伟人的消逝与其出生相比,似乎更受关注,因为时间证明了他的伟大,同时,人们也更加不舍时光把他来之不易的荣光带走。 1970年至1980年是萨特生命的最后十年,在这十年中,这位作家、思想家、崇尚公平正义的世界战士仍然闪耀着伟大的光华。他的夫人波伏瓦在《告别的仪式》一书中,为所有想了解这位巨匠的读者记录下萨特生活、写作、社会活动的点滴。 本书源自波伏瓦的日记,以及她与萨特的谈话记录。日记部分按年摘取了萨特的重要经历与言论,还有波伏瓦以同事、朋友、伴侣的眼光观察他的感受。 首先让人关切与怜悯的是萨特的衰老和病痛。老年萨特不断遭受牙疼、眼疾、血压失常等疾病的折磨。我们会读到萨特的脆弱与柔软一面,他会自嘲,叹息,焦虑,沮丧,像普通人一样为生命的流逝而伤感和痛苦;最后,他身患尿毒症,已无恢复可能,波伏瓦为让他平静离世而选择不告知实情,而知道实情的读者,看着平静的萨特慢慢永远睡去,则深切体会到波伏瓦的心伤。 在疾病缠身的另一面是萨特令人敬佩的热情与精力。他在反复的病痛与恢复中参加各类集会、示威游行、会谈,甚至勇敢而愤慨地走上法庭,面对他人的恶意诉讼;他密切关注国内遭受迫害的罢工者,抗议发生在非洲的不公事件,留意万里之遥的巴西政治局势,在各类请愿书上签名表示支持……在维护正义与理想时,他似乎永远充满动力。 波伏瓦的笔下还呈现出萨特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精神。他保持着吸烟(后因医生建议而断然戒除)、喝酒的爱好,尽管这些对健康不利,但也让人看到他的坦然与率性;他罹患眼疾却在波伏瓦的帮助下去“看”电影(后者替他读屏幕上的字幕),欣赏古典音乐,品尝意大利美食(尽管他在刚上菜时就把盘子打翻), 他在疾病带来焦躁与不安之外,还是长期保持了风范。 如果说日记部分侧重的是“生活世界的萨特”,那么谈话部分则主要展现了“思想世界的萨特”。波伏瓦凭借对其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的熟稔,通过与萨特的对谈,不仅灵活而又准确地问到萨特关于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理念,还为读者揭示出萨特的童年经历、生活习惯等细节。 波伏瓦自己也谈到,文字形式是无法完全体现谈话的全部精髓和状态,这些表面上似乎是“采访”的问答,其实是萨特在面对精神伴侣和知己时的自然流露,所以其中会有他“散漫”的话语,甚至会有“重复”和“矛盾”之处,而波伏瓦也保留了这些,这样,当我们读到萨特畅谈文学、哲学、男人与女人、社会主义、时间和死亡等话题时,存在于往日和精神层面的、最本真的作家也就清晰浮现出来,他的形象是如此亲切、真诚。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天生带有关于“弥留时光”和告别的悲伤。波伏瓦说,这是部完全献给萨特的书,但他已无法阅读,“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悲恸之情,溢于纸外。不过,也似乎不必过于伤感,因为萨特也说,他要“通过文学实现不朽”。这些文字记录下他丰富精彩的人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与深邃广博的思想,也在拉近读者与萨特的距离,实现着作家的不朽。 告别好比重新认识的开始——再见,萨特!你好,萨特! |
精彩图文
- 宁桑桑顾继霖小说(顾继霖宁桑桑)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宁桑桑顾继霖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笔趣阁
- 许言(救她许言)小说结局-许言全文无弹窗阅读
- 救她许言(许言)全文免费阅读救她许言最新章节小说免费阅读_笔趣阁
- (热推新书)美文摘抄(我栖春山春山不予)主人公为(林嘉茉)的小说我栖春山春山不予大结局全文免费阅读_笔趣阁
- 林嘉茉小说免费阅读-我栖春山春山不予完整版全文大结局
- 晓宝蓓(豪门弃妇,抛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是什么小说_主角是(晓宝蓓)的小说(豪门弃妇,抛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最新章节无弹窗阅读
- 陈熙李致远小说陈熙李致远完整版大结局-陈熙李致远小说完结版在线阅读
- 陈熙李致远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陈熙李致远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陈熙李致远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