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观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生命的烙印》的影评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3-13 07:03:35 267

《生命的烙印》是一部由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Franciszek Pieczka / 马里斯斯·德莫乔斯基 / 杰基·斯图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烙印》影评(一):那时的波兰

和中国的现状惊人的相似。我不喜欢谈论政治,可是看完the scar我忍不住想,这种惊人的相似应该是社会制度使然吧。当然,除了制度,还有很多原因是共通的人性,比如那些表达着善变的“民意”的居民。

我把这个片子推荐给那些心性沉静头脑冷静,不会因为一部电影不傻不天真不黄不暴力不俗不搞笑而昏昏欲睡的人,以及,铁杆的基氏影迷。

补充:片子里反复提到那件20年前的事,也就是那道伤疤,但始终没有说出具体是什么,但可以想象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场政治事件。20年前,是1956年,那一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和十月危机,国内政治异常动荡,与苏联的关系也急剧恶化。

ednarz对女儿说,当时你妈妈在一所高中领导一个共产党分部.后来他们开除了Lech.

20年后,Bednarz的妻子无法忘却,Bednarz,这个以为自己所向披靡什么都搞得定的男人,在面对Lech的时候,发现自己也无法忘却。Lech也是。伤痕永远不会消失。

此外,把片子简单理解成一部政治电影是不公平的。男主角是个复杂的男人,你还可以从他内心看出传统与改革的争斗,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一个男人如何变成了老人。影片的开头他拥有无尽的权力,力量,自信和强大的内心,可是后来一起都渐渐变得out of control,包括自己倾尽全力的化工厂,还有自己的女儿。影片的最后,Bednarz变成了一个教小女孩学走步的慈祥的老头儿。

《生命的烙印》影评(二):伤痕

这是Kieslowski的第一部故事长片作品,也是传说中的“道德焦虑电影”,影片拍摄于1976年,尽管相隔了近三十年,但是对当今中国的很多现状有现实意义!影片是关于新建的大型化工厂对其所在小镇居民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官僚主义、政治分歧、民意舆论等现实问题,其实类似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在中国肯定是多如牛毛的,但那些大致都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正面形象歌功颂德为主,揭露现实反映现实为辅的!但是在本片中就有民众与政府的直接对话、记者的观点、居民的行动、工厂厂长自己内心的矛盾甚至厂长的妻子跟女儿的看法……由工厂发散出来的问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当事人!因为权利产生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与民间的真正疾苦总是一对让人尴尬的悖论!一方面想保住地位而做一些似乎是积极有效的实事,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功利的想法使实事难成事实,而民众的意愿则会这些烂摊子产生理所当然的抵制和反对,官僚们对这种来源于底层的声音要么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要么制造一些新的烂摊子,如此的恶性循环;假如这些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凑巧正好取得了计划中的功效或价值那么民众也会支持,而且还会在支持的同时呼吁更多的类似项目,但是天时地利并非总是会顺应民意,于是又落入了同样的恶性循环——也许是我低估了政府的职能作用,也许是我过于悲观而忽视了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有着如此冗杂繁复的国家机器,何况晚清的悲剧是如此的让我心有余悸!影片的最后厂长卸任,被他的分歧者替代,影片结尾在已经离职的厂长带女儿刚刚生下的孩子的画面,也许只有孩子才是社会的希望吧!

看Kieslowski的电影的时候总是会寻找导演究竟是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所要表达的故事,如果说Godard在他的影像里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于革命、对于阶级、对于颠覆的信念,那么也许我从Kieslowski的影像中就能看到迷离的政治和平实的宿命,有时候政治就是人物的宿命,而有时候人物的宿命就是政治,只是导演几乎从来不在影片中明确透露自己的政治主张,只是通过在政治背景下生活的人物遭遇来反应政治。政治是人折腾出来的政治,而人也是政治体制下艰难求存的人,但正因为政治背景的确定所以人物的处境行为结果都难免会被种种非人为但是客观的不可抗因素左右着,个人与整个社会总是在不停的上演着同化与异化的冲突,最后无论是那一方面占了上风对于社会对于个人来说二者都有输家,于是Kieslowski的电影里也总是表现出一种无言的悲悯——悲天而悯人——为社会的强悍但却无序而悲哀,为个人的渺小却顽强而怜悯!

《生命的烙印》影评(三):Blizna

70年代的Kieslowski对于政治的热情还未深沉起来,他没有像后期的影像一样把政治理想藏在深深的隐喻里,而是在镜头里直接放进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与政治人物。

主人公Bednarz 陷入了一个政治事件。他被任命为一项工业计划的总负责人。这项计划是波兰领导人为了应付国内严重的经济乏力而匆忙出炉的,他们给人民这样一个假相:若这项计划付诸实现,那么失业问题、经济增长乏力问题、贫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于是它在万众瞩目下上马开工。但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暴露,环境破坏、房屋的拆迁、人民怨声载道,于是Bednarz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最终成了这个工程的替罪羊,以满怀热情始,以人走茶凉终。

看到一半时,我心里便已经有阵阵凉意,非因基氏冷峻的镜头,也非影片中时时流露的悲悯氛围,而是熟悉感,三十年前万里之外的波兰竟然和现在的中国是如此的相似。官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完全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凭自己的好恶、或上级的好恶、或政绩的光鲜而去做一些号称利民的、伟大的工程,最后却都是劳民伤财,天怒人怨。道家所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这个道理!“窃钩者诛,窃国者候”,可见每个非开放社会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基氏所要表达的远不是政治,虽然单单以政治电影来理解它显得不费力气而得体。应该承认它是政治电影,它所表现与焦虑的都与政治有关,但影片的一些镜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政治之外,导演更关心是另一些变化。

某种失落感隐隐地会在强烈的控制下流露出来:70年代的环境问题不似今天这般尖锐,但影片记录了整片树林被砍伐时的哀伤情境;主角进入城镇时,看到的是被“新生活”冲击下的城市底层的忧伤;主角在公寓里把灯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看他自己的影像在窗户上与窗外变化的世界重叠幻化;主角与女儿讨论着工程的意义,背景是一片墓地,而女儿此时却已经怀孕……在影片大部分平实的镜头之间,时而插入这些令人沉思的基氏风格的镜头,表现了创作者思想上的彷徨与失落。

但导演似乎不要这部冷酷而哀伤的电影以落寞终结,他给了刚出生主角的外孙一个镜头,他在蹒跚学步,时而跌倒,但总会又站起来。

博客:http://www.mtime.com/my/Lyeast/

《生命的烙印》影评(四):Blizna,老老调重重弹

这部影片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处女作,其实我认为再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已经是在老调重弹,而这部片远没有《十诫》有名气,究其被冷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仅仅因为它讲工厂的事,就已经认为影片肯定好不到哪去。

我看电影最舒服的感觉是在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看一部电影,不用辛苦等待,不用考虑时间,如果觉得不好马上可以关掉,你不知道这部电影将会给你带来什么,虽然没有什么期望,但这种未知仍是一种冒险,赌注往往是你生命中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或者更长一些,当然一般情况下我还浪费得起。我经历过很多这样的冒险,但几乎从来没有半途离开过,我对无论什么样的电影似乎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耐心和宽容(当然,那种烂得让人想哭的影片除外,要不真对不起生命),或许也可能仅仅是喜欢这种把一部电影看完的感觉。

现在我可以老实的告诉大家,《生命的烙印》是部平淡得接近平庸的电影,极像我国80电影年代那种以工厂改革为内容的电影,不新奇,不古怪,手法平常,表演平淡,人物接近无趣乏味,在现在看来由内到外都是一种陈旧气,而它原本的片名也没有“生命的烙印”这么动人带有人生哲理的诗意,而是简单的叫做《伤疤》(Blizna),影片无论从内容还是主题都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后期那些探讨生命本质的作品差别甚大。

故事的发生地是一个陈旧、被遗弃的城市,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贫困中,市里的领导争取到了一个建造一家大型肥料厂的机会,这样就能给城里那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提供工作,他们也好向上头邀功,但代价是必须砍伐大片森林和推到一些居民住房,无论如何,工程终于上马了,请来了原住本市的工程师史蒂芬来当工厂领导。史蒂芬任劳任怨,一边他得应付那些心怀叵测的政客,一边还得面对那些怀疑他的民众们,此外,他的老婆拒绝与他同来这座城市,他的女儿不愿听他的劝告,而他对以前的情敌现在的部下则一直耿耿于怀……最后工厂建成了,但史蒂芬却认为自己最初的选择是错误的,他根本不应该来到这个城市,他根本就无法改变什么,一直以来他只是颗被利用的棋子,用过之后,就可以被丢掉了……

当然,我可以很让人信服地替这部电影解释片名为什么叫“伤疤”,它的巧妙之处,延伸出无数深刻的含义,并编造出它并不明显的出众之处,但首先我觉得这么做对不起我自己,第二对不起基耶斯洛夫斯基,他或许根本没想那么多,这只是一出我们见惯了的揭露政治丑态的讽刺剧,它带有纪实风格,充满了基耶斯洛夫斯基早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他一直保持的悲观情绪。这样的电影只能加重一点我们对人生的固有看法或引起我们反感而已。

想起我为本片消耗的114分钟,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这是因为那场领导与群众的辩论大会的戏中,那些激愤的居民们的发言镜头真实的令人感动,这是片中最好的部分,虽然每个人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其中蕴藏的力量却在顷刻间喷薄而出,令主角们都黯然失色。有了这个片段,我已经觉得并没有浪费时间,即使其他部分对我而言都毫无意义。如果我要求我所看到的每一秒钟都要有重大意义,那么看电影将是件痛苦的事。有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区别好电影和差电影,毕竟我所谓的观影经验根本不足挂齿。但在我眼里,没有比真诚讲老百姓故事的电影更好的电影了,即使它只能加重一点我对人生某方面的感受,就像这部《生命的烙印》或者是《伤疤》轻轻地给我打下了生命的烙印或者是留下伤疤一样。

《生命的烙印》影评(五):生活,比政治重的多。

1976年的波兰。

道德焦虑电影(The Cinema of Moral Anxiety)。

改革。官僚主义。工人运动。共产主义。

以上这些词语本与我这样多数时间里仅和自己打交道的人扯不上任何关系。可现在,我们有了联系,只因为一部电影,因为我最初简单的好奇心。

我是说我本来只是想要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模样,而已。

庆幸我的好奇心足够严重的让我看完了他,让我有资格在这儿茫然的回顾一下,并坦诚自己历史知识上的空白。

我想我还是要把这电影放回到生活的高度来思考,而非政治。

就象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说的那样:“在戒严法实施期间,我领悟到政治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当然,从某个角度看,政治决定我们的角色,准许我们做某些事,或不准我们做某些事。但是政治并不能解决最重要的人性问题。”

1 从片名说起。

The Scar 。当然讨论是《疤》还是《生命的烙印》哪个更好并不是我要说的。我很小姿态的注意着scar这个单词,这个既是名词又是动词的的单词。

.伤痕,疤痕

v.结疤,使留下伤痕,创伤

词态的不断变化更像是这电影的线索。

2 事儿。

班纳查被物色为故乡小镇的大型化学工厂的厂长。其间与不愿失去故乡原貌的小镇居民冲突不断,一度萌生倦勤提出辞呈但被留下。然而在了解了更多居民的意愿候最终离开。

如果之前你只看过蓝白红,薇若尼卡那样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那么可以说这故事是无趣的,情节是单调的,可能那一会儿一个的政治资料影像都会让你心生怨念。

或许可以心地单纯的把它当生活情感片儿处理?我设想并这么做了,否则我难以继续说什么。

白桦林,成片倒下。

道路,狭窄的能通过一辆车已不容易。

房子,有斑驳肮脏的墙壁和门边难民的脸。

这是小镇的模样。他们明白甚至有时抱怨自己的生活处境,可当改变来临的时候他们却拒绝。他们成群结队愤怒的表示对小镇大改造的抗拒,尽管这将要给他们带来面包带来像样的生活。

长期的贫穷让他们安于现状,长期的贫穷更让他们失去了安全感。

“原来就有的小镇”便成了居民们安全的心里屏障。失去了,就不再安全。

宫崎俊说工业文明是可怕的,摧毁了无数美好

越来越严密的水泥森林,抬头看到的天空面积越来越小,星星可以数的清楚。这些,很多人都早已习惯并不再感叹了吧。

可我仍旧愚蠢的执着于城市建设和城市个性的矛盾之中。

总有那么一条街道,一个拐角,留着些什么事儿。可很快,都会不见。

记忆有时会拆除的很快,在失去了可以依托的载体之后。

城市受着创伤,工人们用水泥遮掩伤疤,人们被创伤之后的繁荣迷醉忘记曾经。好像所有伤痛都可以转化为阵痛,并且持续时间日益的短着。

我们的欲望很大,感恩很少。

3 一个镜头。以及结尾。

一个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镜头。

傍晚,班纳查在空荡荡的房间中间,面对窗户,开灯,关灯,开,关,开,关。就这么反复着。

没有灯光时可以看到自己之外的景色,而有了光,却只能在玻璃上看自己一个人的影子。

结尾,长镜头持续,班纳查在家逗着小孩。

生活终归是简单到只需要考虑吃饭睡觉的程度,才像是生活吧。

和政治什么的,真的没有关系。

追记:我一心想要脱去他政治的一面,或许看上去肤浅和俗气,可“生活”这个词总是要比“政治”沉重的多,我一直这么认为着。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观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