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读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精选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3-13 09:27:12 288

《国家的品格》是一本由约翰·高乐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一):毛线啊!

草稿待补完。

首先一点:翻译很烂,从封面烂到封底。你说这译者脑子得有多残缺才能把The American People给译成“国家的品格”?品格你妹,国家你大爷,≪美国人的性格≫还差不多。

然后这倒霉书写的还特么是上个世纪前半段的风俗习性,还特么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式描述分析……经历过二战冷战越战反战(。)信息革命以及移民潮水一波波之后的美国人早就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了,时至今日“美国人”这词儿下个定义都成麻烦了。这本书可以归入「历史研究」或者「写文考据」了,没问题,妥妥儿的。

暂时撂笔,下去继续拔眉毛。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二):国家的品格

国家的品格

英国人总是傲慢而古板的,美国人都是热情而活泼的。这也许是我们中国人对于这两国人民的印象,虽然有些失之简单,但也大略不错,毕竟长久以来,两国的影视作品和小说里,他们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读一读傲慢的英国人所写的分析美国人国民性格的书,也许会是个很有趣的选择。不过在这本《国家的品格》中,作者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杰出的外交家,牛津大学教授,皇家科学院院士约翰•高乐先生倒是一点也不傲慢。在序言里,高乐先生详细阐述自己著书是为了世界和平的初衷,不止一次地向美国人民表示友好,并无一丝大不列颠的傲慢,但却着实让人领教了英国人的古板和认真。

据高乐先生所述,他曾在美国居留多年,去过48个州中的40个,拥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阔的眼界,在加之作者专业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素养,无怪在《国家的品格》中,高乐先生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把美国国民性做抽茧剥丝式的分析,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揭开美国国民性的浮面,探究着形成此种国民性格的深层次的东西。

值得称道的是,高乐先生并未将《国家的品格》写成一本艰深晦涩的专业论著,而是着力于分析美国人国民性格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做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介绍,给我们指引了一条充分了解美国及美国人的管道。

就像美国人写的《菊与刀》是西方人了解日本民族的经典力作,本书无疑为我们真实清晰地了解美国打开了方便之门。唯一遗憾的是著作形成的时间有些过早了。经过现代社会的发展,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尤其是911事件对美国人的国民性格必然会有一个极大的影响和转变,遗憾的是这本写于半个世纪前的著作无法为我们做出深入而诙谐的解读了。

但我相信,两百余年来形成的美国的国民性格,虽然经历了911事件的侵袭,随之产生了较强的防卫意识,但在整体国民性格的大的方面,是不至于有所谓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所以,如果想要从纸面上来了解美国,《国家的品格》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就像了解日本社会必读《菊与刀》一样,《国家的品格》也是不可错过的佳作。

最后,要声明的是,不要被它严肃的标题和古板的封面吓坏,它真的很易读,很有趣。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三):“美国小男孩”的心路历程

这本名为“国家的品格”的书,实际上讲述的只是美国的国家品格,调侃些便是英国人眼中的“美国小男孩”的心路历程。作者作为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长期致力于英美之间的研究。原本是一个根据人类学的观点研究电影和无线电对于美国观众、听众的影响的契机,在美国大范围的调查和长时间的游历,使得作者有了另外一份收获——根据心理文化观点研究美国人的特性。所以,确切地说本书应该叫做“美国的国家品格”。以心理文化的观点来研究美国人的特性,作者并非第一人。作者也坦言,他的这本著作受益于众多良师益友的交流和启发。其实,究竟是谁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并不是太重要,个人更看重的是观点和见解的本身。

英美的关系密切而又微妙,作者作为一名英国人来研究美国人,就角度来言,就让人充满期待。既然是心理文化的观点,研究对象自然是被人格化的,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把英美之间的关系比作父子和母子。这是最开始,英美关系还算是外部影响,随着美国的独立和发展,作者的心理文化观点也越来越深入细微,美国人的形态与特性被彻底人格化,甚至运用佛洛依德的观点从婴儿期研究开始。作者希望从一般民众的行为、成见中,探索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法则,从而勾勒出整个社会的简明特征。

比起英美之间的对比联系,作者把美国人与亚洲人、非洲人、南美洲人的对比联系算得上微乎其微,只是给出了美国人对于这些人的一种概况认识。用心理文化的观点来研究社会文明,虽然具体形象、便于理解和接受,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横向的对比联系不足和对于其他客观因素的考量不够。除了作者的社会研究之外,美国人特性的形成还与其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所掌握的历史机遇以及居住地的风土传承有着很大的关系。况且,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是作者成书是所不能遭遇和体验的,所以,作者所研究的结果与现时的真实状况会不会有差距抑或差距到底是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辩证看待。

这本书有“畅销60余年的经典力作”的推荐,自然不是眼下写的了,至于具体是什么时候写就和翻译的,无从得知,百度了一下译者高青山,也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如果本书在出版时附加了一点关于成书和翻译的背景资料便不会有此困扰了。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四):孟修斯的口吻

近来(这个近来差不多可以远到一个世纪以前),讨论国民性、民族性的书犹如过江之鲫,并且一个比一个把自个的牌子吹的响,拿起书认真看了之后又会让你忍不住想在小巷子堵住作者然后抓住丫的头发把丫往墙上撞,而后扔到垃圾桶里了事。

刚拿到《国家的品格》这本书的时候,我看了一眼作者的名字大吃一惊,非是我没听过的原因,而是我印象里这本书的作者应该是个名叫藤原正彦的人写的对日本“沦丧于”美式风格的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哀悼。什么时候变成英国鬼子写的了。而且腰封与封面上的话也让人摸不着头脑,美国版的《菊与刀》,那就应该是又一本研究日本民族的书了,不引起歧义也不是很难啊,可以讲成英国人眼中的美国,一定要拉上大名响叮当的著作,大可说英国以美国为观察对象的《菊与刀》啊~腰封上的话“诠释大国兴衰的历史秘辛 洞悉中美博弈的深层密码”,前一句话马马虎虎就算了,后半句怎么着也只能是“英美博弈”啊,而且翻译水平上来讲,恐怕让咱们作壁上观的洞悉他俩都有问题。但是题目《the american people》您怎么能翻译成国家的品格呢?《美国人》《美国国民性》都成,但现在封面上的题目也太过离谱了,我现在都有点胆寒译者哪天心血来潮翻译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弄出个什么人类学的名字然后被误当成人类学著作的日不落鬼子以诈骗罪把全体中国公民告上法庭,以欧美人的较真性格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恳求译者先生以后手下留情,翻译的时候不要闹出这种比把“弗洛伦撒”憋成“翡冷翠”离谱N倍的幺蛾子了~

至于内容上,由于译者的兴之所至,我只能约略的窥见这位约翰 高乐先生应该是非常怀恋大不列颠昔日的辉煌岁月的,在他的言谈中,美国人似乎都是些不肖子孙,很应该被处以荒振神素戈鸣尊的下场,彻底滚出厅堂之外,但又不得不承认美国在科技和经济上的稳固地位,所以字里行间很有“孟修斯”的口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你不讨我喜欢因为你是禽兽。连美国女人按照“科学方式”注重哺育孩子时的膳食全面营养都要气咻咻的指责一番。果然是晴天出门要撑伞大鼻子习气。不过,我们应该心存谅解,司马迁都说过: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况且英国对美国成见在先,毕竟是很难撇除的。

说起来,我倒是想建议出版社把藤原正彦先生的《国家的品格》一并译来(指:你不安好心~)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五):山姆大叔的章节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话用在这里不算合适,因为我党说了:“和平与发展”是现在世界的主题,不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三国演义亦有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扯远了,只是想说一种想要了解美国的心情。好奇着、有些排斥,有些向往。所以之前也看了不少,比如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四本,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似乎民主、自由都是会与美国挂上相关联的,人们一提到民主,总会不自觉的扯到美国去。

然而,凡事不能想得过于完美,若是美国真的那么好或者那么混乱,世界可能也不会是现在这么一个状态。之前看得两本算是作者的杂文,有意思,讲的也很全面,以小见大的让我们从中去提炼,去理解。但总觉得缺失一些什么。可能是一种理清关系的条理以及抛开感性认知的理性判别。

与他们不同的是《国家的品格》重在讲解,既出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是因为什么。更多的是从大的方面入手,一些数据、一些历史著名的事件,去分析。更多的是在以一种类似讲课的方式在逐步的探讨。虽然行文之时用的是这种方式,却并不晦涩,语言浅显易懂,十分的大众化。但是若说是完全的客观也不尽然,因为书中的题材,来源于作者在华盛顿居住的经验。

作者是一个英国人。按照很多人的认知,美英两国应该是彼此和睦,彼此牵挂的两个国家。而英国有着沉厚的历史积淀,美国有着活跃的社会氛围,这是两国的不同亦是两国互相吸引的地方。而作者在此之下写出关于人是美国的书籍,便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可能就像美国人写得《菊与刀》一样。

书中讲到了美国移民的来历,以及移民带个美国的社会情况,美国政府的职责,个体性格的分析探讨等等,包含了历史人文经济很多方面,可谓是全方位的一种体验。但是作为一本几十万的书,来说一个这么富有特色的国家,其实也是不能够详尽的,更多的是一种浅尝辄止的体验。

也许是我对林达和刘瑜的文章习惯并记忆深刻了。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总会将书中的一些相似的问题,来回的穿插,顺便理清了一些构架。将那些文字摆到了一个相对整齐的位置。

虽然美国已经是个很强大的国家了,但是他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国家的创新而不断的继续前进着,探索者,书中只是他的一个成长史的认识,还不足以去细致的观赏,至于懂不懂都是看书人自己的事情了。也许读的越多,反而越不敢用懂与不懂这些字眼去做这个回答了。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六):《国家的品格》解密美国

世界上有着诸多的国家。但是,世界上能成为强国的并不同。而在这其中位居前列的美国,的确有着很多的话题和故事值得让人去深思和揣摩。相信我们读者在以往众多的书籍中也曾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去深入了解美国的真相。至少于我个人而言,我的确读过不少的正史或者所谓的野史去解读那个心中的有关于美国的疑团。

非常幸运的是此次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名为《国家的品格》的书籍。一如此书的编辑推荐,其中的内容诠释者大国兴衰的历史秘史。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一个在整个世界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美国而言,它的潮起潮落时刻会影响到世界的动荡和起伏。与此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我们时刻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动地受着美国的牵制和影响。了解美国,更是可以权衡中美关系的微妙;认识美国,更是解密复杂的政局----

《国家的品格》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美国比喻成了有品格的个体。与此同时,围绕着它的品格,我们更可以在文字的艺术之下触类旁通地揭开神秘美国的面纱。无怪乎有人会把此书誉为美国版《菊与刀》。可见此书的经典更在于其开天辟地般地精辟讲解和拿捏得当的合理分析与窥测。尽管这是一本外文的翻译著作,但是本书的内容基于原来的作者实际的旅美经历,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美国的相关讯息。里面既有它的历史,里面又有它的演变。所谓的品格包含着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剖析。哪怕任何一个不是很了解美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们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能分享到美国背后的点点滴滴。因为此书的重心就是美国自身,所以我们看到的夜市一个全方位的美国。在这其中涉及的内容是多样化的,类似于历史,生活,爱情,经济,文学。读这本书,我们恰似徜徉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之中;读这本书,我们恰似漫游在美国的今日辉煌之下;读这本书,我们恰似感悟着这个陌生国度的精髓所在。

事实上,本书的文字其实也相当得有特色。尽管它揭示着最为陌生的国度,但是文字的通俗性让我们读者可以在自然而然地读书过程中并不感到枯燥,单调和乏味。这又从一个侧面反应着作者文笔的拿捏得当。自我感觉如此的书籍贴近读者的同时更形象地展现着美国。人性化的描述更是让原本虚拟尺度下的国度瞬息之间有了灵魂和感性。

总体而言,这本书的确有那么一点意思。《国家的品格》更是解密的美国。如果有那么一丝的好奇,就值得来读一读它。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七):成长中的国家

成长中的国家

偷爱警/文

约翰的文字,浅尝辄止的展示美国社会阶层的组织桥链。美国社会群体的内部构造,现代美国人的思想化演义。

本书不是一部泛泛的政治课本与社科理论书,而是一部详实的美国成长史。无论是美国政治人物,还是美国家庭利益。都在采取到,黑色冷幽默处理手法,化解冲突中产生的断裂层。

文字当中。读者朋友会发现,约翰笔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约翰对美国的了解,比英国还要深。约翰的文字,多是借鉴和参考众多学者的文献,融汇自己的材料整理后,打造一部美国版的《菊与刀》,是一部较为丰富的美国成长肖像图。美国敏感的时政、美国家庭的经营方略,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因为约翰,只是普通的学术研究者,并不是专业的政治评论家,抨击青年。约翰用直观的社会学、人类学,简述美国精神品格中的差异化推进意义。

美国的民族体系中,具有显著的移民特点。在更新换代之下,延续的血脉,剔除原住民对移民者的戒心,美国在新生代社会价值体系中,不断的树立新的本土价值形象。约翰提到了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的问题,从美国精神上来讲,美国移民群,都是奔着民主自由的呼声和旗帜,来到这块美洲大陆的。而民主自由的换取,是美国脱离原属地的祖籍血脉,为自由民主,而选择的冒险与放弃,争取新的重生与独立。

美国家庭也是如此,对子女的教育,辅教,美国家庭都有着自我极为独特的教育方式,思想开放,对于主观的见解,不影响自身条件和受到环境制约,美国家庭都是在寻求自由中,实施进行。家庭只是美国人的寄居地,早晚有一天,成长中的美国人,要离开避风港的庇护,并不会永远的停摆于码头。由此可见,美国人提早的进行社会时事接触与心理干预,意在强化孩子内心的抗扰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而反观中国的教育,中国家庭的辅助教育,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意图在孩子的身上,竭尽所能的挖掘孩子的内部潜力,而忽略对社会成分的告知义务与踏查研究。中美教育的差别比较,从中可以作为,自我辨识力的一种对比见解,进行浅显的推敲。

国家的品格,非本土眼光,解释美国现象的发生。解决心存的疑惑,我们可以透过约翰的文字,看清美国品格中的个人观点,对私有利益的谋划,对社会价值的解答。

约翰以英国人色身份,为美国的成长,进行一个形象的表达。在经济、科学、爱情等内在环境和各种纷杂条件影响下,美国如何保持一种心态,如何成为民主自由的集散地,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有一点,美国用移民主义精神,不断地稀释内在的固有秉持,用全新的思维模式,来协调成长中的品格建立。美国品格的更新,似乎是一件很有远大报复的工程,但美国也在发生着,传统与新生的社会化矛盾,不断地深化着焦点的扩大。看清美国,代表不了任何实质问题,甚至借鉴和影响不了,任何国家的成长道路。但美国的品格中,独到的立意手法,却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八):“自我”的美国品格

谈起国际关系,说起国外那些事儿,许多中国人都不由得提起远在西洋的美国和近在东邻的日本。对这两个国家,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情感,爱恨交织,有向往有不屑,有欣赏有批判,但不论怎样,仿佛绕开这两个国家再谈论天下大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可见这两个国家在中国人心中份量之重。另外,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国人都习惯拿自己与美日相比较,看看是自己是先进了还是落后得太多,这两个国家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参照物,就像是一面镜子,照着中国自己的美与丑。正因为如此,深入理解美国和日本社会对中国来说就比较重要。我曾看过一些关于日本的著作,也算粗浅的对日本有了些许认知,但对于美国还停留在新闻媒体里的印象,所以我很希望看到几本好书,让我对美国社会能够了解得多一些。近日看过老罗鼎力推荐的《美国种族简史》,的确是本好书,从中可以宏观的了解美国社会的种族构成及发展,让人对美国社会状况有些基本认识,而眼前这本《国家的品格》则为我们更深入的看清美国打开了另一扇窗。

作者约翰•高乐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长期致力于研究英美各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他跟随梅特、本尼迪克特和陶拉特进行人类学训练,因此,他这本《国家的品格》具有浓厚的心理分析味道。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全面客观的分析了日本,约翰•高乐则以一个旅美英国人的视角客观的解读美国,写的同样精彩。在约翰•高乐抽丝剥茧般的解读下,一个优秀而自负的美国形象跃然纸上。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是美国精神的核心,对于阻碍两者的各种障碍都被美国所愤恨和敌视,美国注重对权力的制约,注重培养公平的竞争环境,崇尚企业家精神,所以有了如今的“三权分立”,小政府大市场。在以个人成功为目标的社会精神引导下,美国吸收他人之长,进而发展出更优秀的科学技术,创造出领先世界的产品。美国人追求出人头地,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强大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然而,他们却自负的以自己的价值观念为正统,来评判世界上差距各异的大小国家,他希望自己的“普世价值”能够推向世界,拯救全人类,所以我们看到在世界各个地区事务中美国都能插上一腿。有人说美国干涉他国只为了能源,也不尽然,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试图将自己的“善意”传给全世界而得到别人肯定的心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对独裁国家的敌视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追求民主自由并将之推向全世界的观念所致。所以,我们看到,美国是优秀的,同时也是极其自负的,他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其独特的国家品格中找到答案。

当然,从这本几十万字的小书中我们还不能尽以了解美国,约翰•高乐的分析也并不见得完全正确,毕竟这只是他个人观察美国分析美国而得出的结论。但是整体来说,他的分析和总结是相对客观的,试图为我们展现美国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从这点来说,本书是十分值得一读的。相信结合其它的关于美国的优秀论著,我们可以对美国社会有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在读本书过程中让我郁闷至极的是,这么经典的作品竟被翻译的如此糟糕,本来妙趣横生的语言被翻译得拗口难懂,真不知道这位译者是不是中国人,懂不懂得汉语的逻辑!在此强烈鄙视一下!本想给五星的,但翻译实在太烂,勉强给四星吧!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九):美国的品格:自由

今天看到各大门户网站关于薄XL不再兼任重庆市书记的新闻报道,该新闻配有一张薄仰头深思但表情非常沮丧的照片。薄以往的形象是高大帅气,乐观开朗,但是,从今年“两会”直至“3.15”重庆人事任免,记者扑捉到的是薄一副副忧郁沮丧,犹如一只斗败了的公鸡的表情。看着这张照片,我感到了权力的可怕。在中国,权力可以让你意气风发,也可以让你身败名裂。悲哀的是,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人骨子里对权力的追求与膜拜,或者说绝大多数人无不渴望能成为权力的奴隶。这或许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长期水土不服的深层次原因吧。

无独有偶,英国人类学家高乐,从人类学的角度剖析美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国家的品格》(原名《American People》),从美国的历史、经济以及美国民众的生活,爱情、社交、教育、文化等领域,全面系统解析了美国的国家品格。“山姆大叔”与“自由女神”都是美国的名片,不同的是,一个是政府,一个是民众;一个对外,一个对内。二者表面上是矛盾的,但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美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品格,迫使政府在为国民谋取利益和幸福的同时,还要向世界输出民主自由,但是,当这种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博弈最终诉诸战争时,在国内往往会爆发反战运动,在国际上“山姆大叔”必然成为“帝国主义”的代名词。但是,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美国品格,美国精神的话,那一定是“自由”。

虽然,用“国家”这一宏观抽象的概念来代替每一个微观具体的“国民”,容易抹杀个体的差异性,特别是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开放的移民大国。但是,对权力发自骨子里的恐惧,对自由和个人成功发自歇斯底里的追求,其实就是美国精神,就是美国的国家品格。可以说,美国三权分立,中央地方联邦制的政治制度,以及创新、开放、自由、包容的文化,都是建立在这一国家品格的基础上。任何一个国家,从终极意义上看,财富都是由国民创造的。因此,追求自由的品格与保障自由的体制成功驯服了权力的国家,必然是创造力迸发的世界强国,美国便是如此。

国民性,或者说国家的品格,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国家的品格》的第一章《欧洲和被丢弃的父亲》分析了美国人恐惧权力,追求自由的历史原因。最早移民美国的欧洲人,并不完全象巴顿将军激励士兵时所说的“祖辈们为了自由而远涉重洋”,真实而比较现实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在尚未开发的新大陆获取更好的物质生活,因此,中间不乏冒险家和投机客。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但是,他们的成功是在摆脱权力桎梏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成功之后他们更加恐惧权力,更感到自由的珍贵,因此,最初的时候美国没有中央政府,只有松散的类似于商会的地方组织,与英国的战争催生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但是,对自由的追求使得“权力即使不可避免但也要将其限制在最低限度”成为普遍的心理诉求。美国人的挑战父亲权威,崇尚“母性”,害怕“娘娘腔”,其实都是由自由派生出来的。可以说,有了自由精神,其他的都是不言而喻的。

差不多一百年前,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开学术自由之风,遂成为北大精神。2011年11月,“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被诠释为北京精神。同样是八个字,同样与北京有关,但却有本质的区别。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四个词,孤立地看,任何一个作为北京精神都没有什么问题,但系统的看,四个词组内容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逻辑性,完全是不同性质的词组堆砌。而且,这八个字好像可以作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的“精神”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从口号和政策里边摘出来的。如果说美国的精神只有“自由”两个字,那么,真正能够诠释中国精神的应该是什么呢?是勤劳,是智慧,还是其它?

之所以只给三星,不是冲着书的内容,而是因为翻译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除了第一章外,其余章节充斥着晦涩难懂,文理不通。本人自诩读过不少社科类读书,但是这本书的翻译,还是让我几度产生放弃的念头。所幸,最终还是坚持下来。

《国家的品格》读后感(十):拿什么笔,就作什么画

近来看了一本名为《国家的品格》的书,号称是“看懂美国的第一本书”,能够“诠释大国兴衰的历史秘辛、洞悉中美博弈的深层密码,“畅销60余年”等等话语,我看完之后,感觉虽言过其实,却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作者以长期的旅美实践为基础,为我们深入地分析了美国人民族性格,包括权力、爱情、事业、成功、金钱以及生活习俗等诸多层面的表象以及形成原因。他分析美国的文化传统,认为其对权威的厌恶和蔑视,对权力中恶的一面的畏忌和恐惧,以至民主政治的形成,都来自于被欧洲这个被抛弃的“父亲”;他分析美国人的道德行为,认为美国是一个母性的国度——责任与正常行为变成了女性的形态,而“劝善说教的母亲,就代表全体美国人的良心”;他认为“所有的美国人,自从他们能懂得文字起,最大的恐惧即为怕被当作娘娘腔”,所以要给孩子更大的自由、放任和独立,而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同性恋,必须“坚决的宣露对女性的兴趣”,已经到了绝对化的地步;他分析美国人看待人、看待事物的态度,认为美国人有“分别注视事实的习惯,把事实视为好像各自分立的,并各具同等的真实性”;他对美国人追求成功的迫切愿望解释道:“每一个思想正当的美国人,他的生命的目的,就是成功,‘做得好’,实际上这也就几乎是证明生命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对美国人对待金钱的态度解释道:“一个人金钱收入的主要情绪价值,在于它是证明一个人比较成功的符号”,而走到极端,金钱又异化了人,人则沦为了自己工具的奴隶等等。

如果不理会那些宣传的噱头,读这本书还是收益良多。可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破译美国人心灵密码的钥匙、一个审视美国人的全新视角,为我们解开了很多有关美国人的疑问,让我们对美国人各种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有所了解,知道美国人为什么如此。比如,若干年前我曾看到一美国妇女向总统投掷鸡蛋的新闻,搞不懂为什么如此不尊重政治人物,现在知道这是因为在美国文化中有权力本身是恶劣的、危险的这一心理暗示,必须对占据权力位置的人予以戒备和监督。这种观点外延到国际关系中,就把他国的人民分成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并站在被压迫者一方,认为掌握权力者都是罪人。近年来,美国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大肆干涉他国内政,大概就源于此一心理。又比如,我们从电视画面中经常可以看到美国街头行事匆匆的人群,据说美国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竞争很激烈,原来这是因为美国人的成功标准并没有尽头,总是在“每一个等级之上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等级”,他们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努力奋斗、力争上游,就必须独立特行、标新立异。还有美国人对勤勉、技术的崇拜,可能也正是如此,美国社会才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吧。再比如,具体到我们与美国人的关系,很为美国人一面说承认一个中国,同时又卖给台湾武器,除开这是他们的外交战略外,大概也是他们的“分别注视”原则在作祟吧。另外,当初为人父的我看到美国人养育孩子时的那种“母亲对于如何喂养孩子,抱有唯恐违背‘手续’和‘公式’的无法摆脱的忧虑心理”时,不禁深感诧异,这不是我现在的写照吗?中国人传统上是依赖习惯养育孩子的,现在的科学养育以及深刻忧虑难道是来自美国人的影响?

可以看出,作者深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是在用精神分析的观点和方法,来对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行为原因进行了解构和剖析。想想也不奇怪,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大概是在上世纪40年代,那正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大行其道的时代,作者约翰·高乐虽然是一位人类学家,也在最易受其影响之列。而且他也毫不讳言自己这本书就是用“心理文化”观点来研究美国人特性的。我对作者这种大胆进行理论开拓的勇气,非常赞赏,但对其形成的观点,却不敢苟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有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现实的等等诸多原因共同作用而成,再加之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一个无根国家,一个熔炉国家,其文化来源之广泛、相互影响之复杂、融合进程之激烈,对民族特性和共同心理的形成之影响就也就更加纷繁复杂,更加难以厘清,绝非这一种“心理暗示”,一次“精神分析”,一个简单的“集体无意识”所能概括得全,所能解释得通。作者如此解析,不但失之偏颇,让人不足采信,而且在某些方面更不免牵强附会——把参议院和众议院比作两兄弟的话差不多可以让人笑出声来。虽如此,也很期待有人能够以此种观点来对我们国人的性格进行一下精神分析。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但是等到一个问题涉及价值,涉及不同的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涉及有所强调和有所缄默,涉及不同的希望和恐惧时,我们不偏不倚的公正心理大概就会杳如黄鹤了。我们感觉到、并且对外宣布说,我们的方式是唯一正当的方式,所有其他的方式都是错误的,其合于正当的程度,就着它们合于我们方式的程度。我们打算强迫实施一个单一的标准,等到遇到其他人民对于我们所认为是自明之理的真理,甚至不予承认之时,我们便感到苦恼和恼怒了。”这段话写得非常深刻。事实上,人们几乎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有什么样的经历就会怎么样解释别人,戴什么样的有色眼镜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拿了什么样的画笔就只能画出什么颜色的画。作者虽然写到了这些,大概也想以此为诫,可他仍然未能免俗,依然很主观的假定美国人的主体就是英裔美国人,其民族特性必然深受英国人的影响。但是,精神分析本来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他既然秉承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分析,那么,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就是早已注定的事情。如此一来,这一切就不足为奇,无可厚非了。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读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