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修道上的唯物》经典读后感10篇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是一本由邱陽.創巴仁波切 / Chogyam Trungpa著作,橡樹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NT,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一):你是谁 我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 如果你有答案了 那么你就应该狠狠的打你自己了 amp;&&&&&&&************((((((((########¥¥¥¥¥¥¥¥¥@@@@@@@@@@%%%%%%%%%%%%%%%%%%&&&&&&&&&&&&&&&&&&&!!!!!!!!!!!!!!!!!!!!!!!………………………………………………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二):佛教在西方的普世发展 我来吹一发!当年的西藏流亡政府,以达赖喇嘛为首,一批中西兼修佛法精深的大师,达赖本人辩倒全西藏无敌手。 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生活颇有争议。但至少在文化宗教方面,他们出走西方直接促进了60年代佛教在欧美的兴盛,孕育出大量静修中心,影响了嬉皮士运动。西方人发现物质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依旧无法获得精神幸福,立刻把达赖等人奉为座上宾。近些年来,佛教与心理学、神经生物学、量子学等学界沟通越来越多,顺时代而拓宽内涵,眼瞧着佛学就要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 (关于将佛教视为一种哲学或生活方式的正当性,西方流行的正念之道与佛法的异同,入世佛教是否能被视为一种新的传承等争议性问题,这里先不讨论。) 宗教对世界的唯物认知,现在看来多有错漏,但它在处理人与生俱来的孤独、善恶、生死等基本精神问题上,一定是有智慧存在的,值得借鉴。 达赖喇嘛、圣严法师等人,但凡在媒体上、社会上能多一点点影响力,和社科学者多研讨,和艺术家们多交流,而不是被打为玄学,中国人都会比现在幸福不少吧!哪怕只是让佛教法师和国学大师的徒弟们,光头胖和尚、长袍瘦道士之类的,出来聊一聊也好啊!或者视频弹幕直播西藏三大寺辩经嘛!谁还要看朗读者国宝档案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包着糖衣的意识形态节目嘛!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三):佛教的普世发展 我来吹一发!当年的西藏流亡政府,以达赖喇嘛为首,一批中西兼修佛法精深的大师,达赖本人辩倒全西藏无敌手。 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生活颇有争议。但至少在文化宗教方面,他们出走西方直接促进了60年代佛教在欧美的兴盛,孕育出大量静修中心,影响了嬉皮士运动。 西方人发现物质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依旧无法获得精神幸福,立刻把达赖等人奉为座上宾。近些年来,佛教与心理学、神经生物学、量子学等学界沟通越来越多,顺时代而拓宽内涵,眼瞧着佛学就要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 (关于将佛教视为一种哲学或生活方式的正当性,西方流行的正念之道与佛法的异同,入世佛教是否能被视为一种新的传承等争议性问题,这里先不讨论。) 宗教对世界的唯物认知,现在看来多有错漏,但它在处理人与生俱来的孤独、善恶、生死等基本精神问题上,一定是有智慧存在的,值得借鉴。 达赖喇嘛、圣严法师等人,但凡在媒体上、社会上能多一点点影响力,和社科学者多研讨,和艺术家们多交流,而不是被打为玄学,中国人都会比现在幸福不少吧!哪怕只是让佛教法师和国学大师的徒弟们,光头胖和尚、长袍瘦道士之类的,出来聊一聊也好啊!或者视频弹幕直播西藏三大寺辩经嘛!谁还要看朗读者国宝档案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包着糖衣的意识形态节目嘛!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四):适合多次阅读的书 两个月前从一个佛教朋友家里借到此书,是佛弟子发心印的,有一些错别字,因为06年接触奥修的书,所以对一针见血的东西震憾相对减弱。 我是先读奥修,再读玲木大拙,再读克里希那穆提,再读创巴,这几个人都打动了我。个人感觉创巴是介于奥修和克氏之间。适合今天的我们,他率直而又慈悲(表现过激时有人称为疯智)文字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身份,名副其实! 西藏曾出过此书,但现在已没有流通,读到此书需要机缘。是一本适合多次阅读的书。 偶尔在网上看到电子书的链接,是济群法师结缘给我们的,看来更多的有识之士的确是无门派之别的,随喜感恩! 以下是这本电子书: http://www.jcedu.org/fxzd/ww/03.htm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五):需要请购就来 梦寒书屋 如大家需要请购就来 梦寒书屋:http://menghanbook.taobao.com/ 般若文化网: www.borewenhua.com 或移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870228202.32.J6q7GD&id=13591993264 电话:0592-6271593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六):可惜了,豆瓣上读过此书的人这么少 大概在96年左右,看到的这本书,版本是台湾众生文化出版的。我在01年的时候,在网上论坛里写过对这本书的介绍。后来有国内有出版社出了这本书,在网上做广告时,好像有人用了我的介绍,现在我把那段介绍贴在豆瓣里: 有人预言,在新世纪里美国将成为佛教国家,原因是现在美国的佛教信徒在迅速增加。而美国佛教能形成今天这个局面,有两位奠基性质的人物功不可没,这两位人物分别是介绍禅宗给美国人的铃木大拙和介绍藏传佛教的创巴活佛。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一书的内容,就是创巴活佛为美国信徒开示时留下的记录。 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尝到被“直指人心”的滋味。书中,创巴活佛用幽默的语言将大众在生活和修道中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准确地描绘出来,把我们人性中贪、嗔、痴、慢等种种恶习的根源掰开揉碎了让大家看。 这本书我是流着汗看的。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想法和行为本自以为不错,但是经创巴活佛的开示后,我才知道,天天生活在“自我、个性、聪明、渊博、好善乐道”中的自己,其真正面目是那样的丑陋,让自己相信“完美的宝华”的理由是那样的可笑。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这本书,逼的我第一次回头正视丑陋的自己,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创巴活佛智慧的力量太大了,我无法回避。 这样一本让人不舒服的书,我却无法再放下,直到今天,还在看。因为,我还总是有足够的聪明找来一些美丽的理由装饰自己,这样,就有必要借助此书的力量,完成向智慧之路的真正突破。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七):ZEN--见自己.见天地.见命运. 佛学中同样的戒.定.慧.的寓意在弘一法师和创巴仁波切的表达中的差异那么大.各自的秉性.思想的方向.精神的视野为他们在接触同样的典籍时昭示了全然不同的方向. 贡布里希认为.在同一个词汇中.有字面意义.解释意义.象征意义和神秘意义.字面意义和解释意义常来自于文化及传统.它有时会变成一种定式.象征意义和神秘意义则是多元的.它来自于人的心灵和对已接受的观照自身的投射.经过了个人的抉择.像钻石的每一个菱面那样.你要打磨它.才能焕发出光彩.如同卢梭在<忏悔录>和<爱弥儿>书中预示的那样.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趋向于人的本性.在内心的指引下让人的存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现代教育学和宗教同样承认人的经验的多样性及价值. 女人是我们的良师.有时.我们的良师也来自同性. 身体是通向灵魂的通道.活色生香.令人动容的每一处肌肤的起伏.温柔的触摸.亲近的渴望带来的满足感.两人相互被激情牵引着.在亲吻.拥抱和交合中拨动身体中最隐秘的那根心弦.奏响属于此刻.属于彼此.属于自身的狂想曲.当两人的灵魂涌现.为同一存在的时刻而高歌奋进时.双方也各自拥有了对方所赋予的力量.弥补了自身的缺憾.同性之乐则因完全的摒弃了两性差别而常有的焦虑.精神的异同感而让诸多的人选择于它. 静思 在静思中.庄楠放下自身.本我.无求于外.除满足最基本的身体需求. 他安坐.漫步.处之泰然. 人是开放性的.同时也是保守的. 人的最初的影响总是来自于家庭.他的拥有物.他的外形.在长期的固定不变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那些秉性.习惯和行为反射机制. 我们身处的时代处于快速演变之中.而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的文化却是封闭和保守的.像工匠一样在大多数阶段通过对原先的技艺传承来对抗人们审美品位的变迁.而很少是去引领.或让他的创造物摒弃时代的风潮呈现出独具而无可替代的美感.社会需要保持其稳固性.哪怕这种稳固性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它像一股洪流一般.把试图冲出攀爬堤岸的人们推涌向前.生活的波涛将人们席卷. 莫里斯的<开放性自我>一书中.列出了不同文化现实下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 除冥想和超验感外.其中也把卡萨诺瓦式肉体的契合.体会令人心驰神诒的状态列在其中.有人认为卡萨诺瓦是爱情的骗子.有人相信他让经过的每一个女人得到了自由.当庄楠独自静修.摒弃外欲.重新回归到个体的独自存在时.他若有所思.仰望天空.命运是否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向它昭示出另一番胜景和天地.情欲和精神性的渴求的融合带来的可能性在藏传密教中又会如何演变.他满怀好奇. 庄楠每天得过且过.他确信每个人自身就是标准.你无需向人证明.他做能让自己肯定的事.他不关心去向何方.不想未来.来自文化的影响厚重的压力的外衣已不复存在.母亲这时已离世.父亲也过得得其所乐.他这时只需要关心自身的存在.身体的愉悦同精神性的思考带来的快慰共存.如花自放.邂逅自己.悦享生命是他真实的信仰.他把苦难的十字架推倒.只带着微笑走开. 他们每天早出锻炼.使身体保持舒畅的状态.在临近环境优雅的餐厅就餐. 每天下午午休时播放伯恩斯坦钢琴曲舒缓心情. 两人在自由的状态下心无所优地享受彼此. 每一段感情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一段体验都无法重现. 人很少会放下自身.爱情的纯粹之美当我们重新回归现实社会. lt;动中之美>.<静中之动>.<修道者的唯物>中. 禅预示的生活是如此美妙.它让精神性的生气贯穿于存在的每一时刻中.佛祖割肉喂鹰时一定心怀喜悦.它是否有烦恼.为不能让肉身复现为无穷多的重影满足更多食肉动物的口腹之需.当接受了有神力的佛陀也放弃拯救更多世人的现实时.庄楠只能从自身来求得存在之解脱和意义. 为了取悦你心爱的人.难道还要固守自身.让破弊的原则来破坏两人间的幸福不成.当那双热情的手臂伸向自己时.庄楠是一个探索者.他在洁白的胸乳和丰润的大腿间倘佯.他同样奉献自己.在神圣的疯狂中迎来彼此超验感的巅峰. 像卢梭笔下阿尔卑斯壮丽的景色那般.徒步穿行山间.被自然的美景所吸引.所看到的那种惊奇.在河流.山景.和自然的拥抱中寻求他们所期待的.对于自然的惊奇和感动.人们珍视这种情感.并把它作为寻求人的幸福及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而在此以前.至少对于西方人来说.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行为的价值.就好像风景画还没有从受到学院派束缚的西方传统画派中获得地位和承认那样.而卢梭拓宽了人们的这一认识.从而把人的精神的视域从对人的创造物的关注引向了自然.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而深邃.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八):这些看起来疯癫的上师,展现了惊世骇俗的力量 修道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使得全身的毛孔都伸展了开,每一刻都沉浸在恐惧与不适。第一次阅读邱阳创巴仁波切的书《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心灵受到了震撼。过去未来都在我的体内,时间像一个锥子,在我的身体上凿出一个洞眼,充沛的身体逐渐流干了心灵的滴露。 对死亡的恐惧来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难说是我们寄生在身体中,还是身体被我们所支配。以自身为实验样本,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仆后继,实现了超越这个世界的束缚。“成佛”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禁忌,每一个追求成佛的人,都不敢轻易荣登佛的位置。大概是越拒绝,越吸引人,佛在人们心中化作各种形貌不一的样子,不约而同的成为了指路明灯。不得不说,这样的方式直截了当,对佛的崇拜是疯狂的,是机械理性的迈进,是唯物主义的又一次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意识到批判[对佛的崇拜]是有艺术价值,同时有各派的中观论师,竹巴昆列,邱阳创巴仁波切等佛教上师。他们代表了对佛的崇拜的另一种思潮,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古老传承的好奇。尽管传统的修行方式,按部就班对于佛教徒来说,等同于荣耀。早期的印度佛教思想为三地佛教留下了教科书式的范本,它们自出现后,便被不断的参考与模仿。但后人们面对佛教早期经典与建筑的时候,他们明确的意识到,佛教在发展中所需要的不是继承传统,而是在回溯古代印度佛教范本中,预见具有创造价值的新秩序。 这样一群反唯物主义,反机械理性主义的佛教上师,在外人眼里他们是狂乱的,疯癫的存在。邱阳创巴仁波切等西藏上师所展现的那种疯癫,突破常态击碎常规的行为,还俗,嗑药,结婚等,以一种让传统的保守的人们目瞪口呆的方式,展现了出来,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被冠以激进,毁灭,超越等名词。 从形式上来看,疯癫的佛教上师的行为是对传统精神的割裂,他们在行为上与众不同,以各种荒诞的概念为展现,像超现实主义/行为主义一般,通过行为展现惊世骇俗。或许人们无法在他们身上看到传统佛教的影子,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皆是重建佛教精神的原貌。 “把真理转化为生活,把生活转化为内在。哪怕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彻底反传统的叛逆,只要他走在内在生命的旅程中,那就是真正的传统,它就是觉悟的上师!” 作者:Chogyam Trungpa 出版社:橡樹林 原作名: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 译者:繆樹廉 出版年:2011-6-19 页数:288 ISBN:9789861208329本书通过修道上的唯物,放下,上师,灌顶,自欺,难行之道,敞开之道,幽默感,我的发展,六道,四谛,菩萨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空性,般若与慈悲,密续。通过以上这些角度来全面的诠释佛法的基本结构与概念。 当我们秉持传统[对佛的崇拜]态度,去修持,放生,布施,施予种种善的时候;当我们在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在修行的时候;当我们服侍上师,在亲近善知识的时候;当我们有着丰富的学习佛法的机会,以佛法为利器攻击周围人的时候;当我们以为灌一个顶就能开悟得到智慧的时候…… 种种自以为是的现象,书中以一种震慑的方式击碎了我们的防备。 “……我们应该放下修道上唯物的游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放弃努力,不再企图自卫和改善自己。”大部分人听到这些言语的时候,会迷惑不解。心想你看佛法果然是消极的。然而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我们究竟能放开和敞开到什么程度?到什么程度我们又会变成自卫了? 我们会改善自己,用各种教养,尊严维护自己。我们像去面试一样打扮自己的外在,如同装饰我们的心灵,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防御行为。我们对他人,美好的事物有一些期许。我们对另一半有所期待,希望对方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子的人。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期许而被人利用,对方营造了一种想象,让我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我们放下修道上唯物的游戏,不是自认低贱和愚蠢,也不是想要崇高和深奥,是因为我们愿意如实的与世间沟通。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虚诈的形象,而是能直接,完全地沟通。你能适当的倾吐肺腑之言嘛?他对你有什么了解?他对自己又知道什么?对方能与你直接沟通吗? 放下与自我的游戏,用自欺和伪善粉饰的内心。 这真的很难。诸如佛教大师米勒日巴,他晚年已圆满成就转化法,以致堪称Vidyadhara,或持狂慧者,他不再为希望和恐惧之风所动摇,天神天女和魔鬼,已被彻底降伏和转化。最后抵达老狗的阶段,这是他的无上成就,他任人践踏,任人以他为路/为地,他永远在那儿,他超越了自我的存在。 在早几年前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为之一振的。这样的教法从本性中流出,追溯而上,承接龙树菩萨中观见地,再逆行而上,你会发现,它来自佛的言传身教。第一次我有一种被直指人心的感觉,在修行中的问题,生活中的困惑被一一用现代人能接受的语言所描绘了出来。 把我们生活中的行为,揉碎了,切开了,分解出一个个挑着看。 这个世界的常态力量,让我胆战心惊。为什么?才几年的时间,内心又逐渐习惯了自我的粉饰?这个问题让我很困惑,也许就好比为什么物理学公式一定要这样子(G=mg,重力大小约为9.8N/kg),等等。 世界的常态,如同一个隐形的,密不可分的东西,无处不在的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一旦你想打破它,它就给你阻碍;一旦你想撕裂它,就会愈合。 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对[它]过多的讨论,只是说,我们应该了解这样的幻觉。在本书中用了猴子的比喻来阐述这个世界与我们心的关系,以及所演化出来的六道,心性作用。 最后,我想说这是一本充满力量的书,这是一本可以反复回味翻看的书。 它能逼迫你回头看着自己,直视面对心灵。你知道这本书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虽很不情愿读它,会逃避,但你的内心清楚的知道,它能使智慧之路得到突破。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九):摘抄 既不激起杂念,也不抑制杂念。 既不助长情绪,也不压抑情绪。 看清情绪,听其自然。 【解脱无须用力,不用力便是解脱。】 决定应做这做那,或者不应做这做那。我们有相对的二元观,此即我们修道顾问的虚伪道心。 我们必须舍离修道路上的唯物。若不舍离,反而如是去做,我们最后可能发现自己拥有一大堆的修行之道。 此刻我们所说的那种认同——完全投入某一事物,而不是只把它当作我们那些不断增加的大量收藏品之一。 “我”的防御措施包括自我检讨,或那种不必要的反省。禅修是完全认同你所使用的任何修法。因此,禅修不在自我保全方面下功夫。 我们应该放下修道上的唯物游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放弃努力,不要企图自卫和改善自己。我们可能已经约略看出自己的奋斗徒劳无功,或许想要放弃,想要完全放弃自卫的努力。但我们中间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这一点?做到可不像想那么简单容易。 一旦放弃自责,我们便会有失业之感,好像自己的工作被人抢走了。 我们必须放弃期求,同时也要放弃恐惧,而直接冲进失望、处理失望、投入失望,让它成为我们的生活之道。 放下,不包括准备轻轻降落;它意味直落下去,不管落处是一般的硬地,还是多岩石的原野。我们一旦敞开自己,那就随处可落。 同时,我们在心理上敞开,以承认自己品性粗野,而完全放下。我们一旦把自己视为最低者,就不再怕失去什么。 我皈依佛,是承认自己的性格有其不善之处而坦诚面对的实例。我皈依法是如实生活,我愿睁开眼睛如实去看人生的境遇。我们放下是因为愿意“如实与世间沟通”。 与道友合作必须先有放下与敞开的准备。我们承认自己根本上的富足,而不悲叹自己在想象中的贪乏。 你太用心监视自己和监视自己在监视的自己,以及监视在监视自己监视的自己,如此下去没完美了。这是很普通的现象。 你真正需要的是完全不再关心,你力求保全自己,而一旦获得安全,你就又想确保那已经得到的安全。这种防御工事,可以无限扩充。 你必须如实接受自己,不是接受理想中的自己。 我们若视某一事物为宝贵、非凡,它就变得跟我们是两回事了。我们把任何突来的灵感都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怕失去它。此即自欺涉入之时。有了自欺,就表示我们对敞开的经验及其与我们的关系失去了信心。我们如果一直感受那种经验,便会觉得它很平凡,而平凡正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这个故事表明梦想、愿望等的要素,都是自欺。你不肯接受现实,也不愿安于现状。自欺所表现出来的,总是企图创造或改造一个梦幻世界,或怀念过去梦幻经验。自欺之反,就是如实面对人生。 因此,真正的经验超越梦幻世界,是日常生活中当下的多姿多彩、令人兴奋的经验。 我们若真想学得和看到实际的经验,那就必须当下安住。问题全在你肯不肯安守本分,做一粒落实子沙。 起初是有可能强迫自己体验极乐,这种感受纯粹是建立在监视自己上,一旦我们从“高度兴奋”冷静下来,一旦我们知了自己仍在原地,我们就开始沮丧了。我们想要醉得忘我,而与天地合一,但总是办不到。 出离之道不含魔术或花招,唯一要做的是忍痛摘下假面具,露出真面目。 你已经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那时你会得到一个非常有用的教训:放下一切,做个无名小卒。你甚至有渴望成为无名小卒之感。解决之道有二:不是干脆摘下假面具,就是先不断建立、不断努力达到某一高点,然后再放下一切。 很显然地,你必须完全放弃寻求,不要再力图有所发现,不要再力图证明自己有何成就。 那就是说你必须面对现实,当下体验,不要再想往哪儿去,既不要再想离开什么,也不要再想奔向什么,因为二者相同,是一回事。 自省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方法,它可能是像猫捕老鼠时那样地监视自己,也可能是表现安分的一种理性做法。 监视者的本性是力图极有效率和作为。监视者没了,高低观念就用不上了,你也不再想努力奋斗,不再想爬得更高。于是你当下落实,安守本分。 你必须肯自强自立,难就难在这。我们必须真正放下,即使非常痛苦,也要勉为其难。 修道就像是不施麻醉的手术。不再希望他用麻醉剂或镇静剂让我们醒过来时之见一切完美。我们愿意完全敞开、直接、没有任何死角的方式,与我们的道友及我们的生活沟通。 一旦你已经完全暴露了自己,你就什么都不用做了。这是只管接受现实,而现状则是我们反正都要接受的。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处于赤身裸体而希望有衣遮丑的情况,这种窘境是我们生活中总会有的遭遇。 有位道友,一位看着你做的人,那样你会觉得更为真实。在没人的房间脱衣服容易,在人多的房间就难为情了。 完完全全地敞开 一切全在这儿,所以我们不必到别处去找答案来证明我们过去是谁、现在是谁或未来可能是谁。我们必须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我们实无选择的余地。 不要把修道看作是豪华舒适和轻松愉快,而应只视之为如实面对人生。 问题在于我们老是想要保全自己,一再肯定自己一切正常。我们不断地想找些实在的东西安身。 向外发展而不是向内发展? 禅修是不断跟自己友好的行为。 你无须确保自己的地盘,且学习信赖自己的根本富足,信赖自己有敞开的本钱——此即敞开之道。 一旦敞开,放下了一切,而不考虑“我在做这,我在做那”之类的基准,不考虑自己,则其他与自保或收集有关的情事就都变成无关了。你不把任何事情看作该拒或该受,只是一切随缘;你不从事任何斗争,既不想战胜敌人,也不想达成目标。你根本愿望或恐惧。 敞开不是反应迟钝,不是做个行尸走肉。敞开的意思是随机应变。 你既非在意,也非不在意,你只是在那儿而已。情况自动发展,我们无须削足适履。 敞开之道与内向之道 不急进,便有温情 你必须信任自己而不要抑制自己,即使你的工作不安定,看来说吹就吹,说变就变,甚至变得面目全非,你也不要担心。 担心于是无补,反令情况更糟。 如果非用霹雳手段不能令人究竟获益,那该怎么办?答:尽管去做。你不必怀疑或担心自己的智慧,你尽管依需要去做。 无畏就是积极的思想,富足的心态。 恐惧来自没有把握,没有把握跟不信任自己有关。 你若对自己敞开,对自己有正面的态度,你自会知道你在做什么,因为你对自己不再是个谜,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所以你也就有了信任自己的本钱。 你本身就是一切的开端的起点或原始之处,你根本无须去找开端。当下即是开端,根本无始。 幽默感意味着从高空如实得见情况的两级:世间有善有恶,你好像居高临下,看到善恶的全景。这种喜悦不卷入彼,此之战。 幽默感包含看出两个极端并列时所显示的根本讽刺,所以你不会对它们认真,不会认真玩它们那种希望与恐惧的游戏。 153—— 放下什么,容易,但随之而来的副产品则可能含有某种非常沉重的伪善之感。 禅修也一样,我们不能对禅修那么认真,那么认真乃是弄巧成拙,违反“放下”的真义。 猴子它之所以被囚,本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因它老是念念不忘被囚,以致被囚的观念比实际的情形大上千倍。 超然的理解所具有的清明和精确,让猴子能从不同的观点来看墙壁。它开始明白世界从未在它身外,晓得问题完全出在它自己的二元对立的心态。它开始了解,是自己把墙壁弄得坚固,是它自己的野心把它囚禁起来。于是,它开始觉悟,知道若想出狱,它必须放下逃脱的野心,必须如实接受四周的墙壁。 它总是忙着巩固自身的存在,它从不留出空隙,所以它不可能得灵悟,不可能从其他方面和不同角度去看情况。 改善自己的野心本身即是问题所在。 增进敞开、活力和幽默感。 禅修的第一点是不要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未来的成觉。整个禅修主要是以此时此地的现状为基,而在此现状上,在现有的心态下下功夫。。任何与出“我”有关的禅修,都是专注当下一刻。因此,禅修是一种很有效率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完全知道自己的现状和周遭的情况,你就不会漏掉什么。 整个修行都应以你和现时的关系为基础。 行为若是简单,你便能发觉其精确。你开始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无不美好而有意义。我们早就忘了行为可以是简单而精确的。我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能含有单纯与精确,因此也就都能极具优美和尊严。 在你看清当下一刻的实况之时,除了敞开和心安,其他皆无存在的余地。 佛在跟多位印度大师学了多种修法之后,觉悟自己不可能只靠修这些法成等正觉。而决心在自己身上如实下功夫。我们基本上并不坏,也不缺乏什么。 我们必须回到日常生活的问题,回到最平凡实在的问题。你若得见敞开的空间,就应回到原来你所熟悉的那些让你闷得可怕的生活状况里,更仔细深入地观察它们,直到你发觉其坚实无稽,直到你见其本性是空。 当我看到心中的丑恶时,我想逃避它,不想接受它。 答:你不必把它藏起来,你不必改变它。你要进一步追究它。你在自己心中看到丑恶,那只是你的偏见。表示你尚未摆脱善 恶对立的观念。 突破散漫之念的所有匆忙,认识自己生活中显然具有的单纯和精确。 遇到混乱的生活状况,他也能随顺参与,结果状况总是会自行整顿,恢复秩序。我们可以说,菩萨能渡过河去,而不堕其激流之中。 关照般若超越我们对世间的根本偏见,它如实地去看情况。 禅定就是觉知和留心,但是禅定度或任何一度,决不能离般若而独立。 我们全然是迷惑的,因为我们不一次做一件事。我们做的是一件事,心里想的却是许许多多其他的事,使得我们的心很不清明。 你非修行不可。他们若不修行,他们的习惯想法还会恢复,他们心中还会再度拥挤杂乱。 不管你做什么,都只跟当下有关,而不是与未来的达成目标有关,这又把我们带回禅修。禅修不是开始入道;禅修是了悟自己已在道中——完全生活在当下一刻——当下、当下、当下^_^你不是真的开始,因为你从未真正离开过道。 真正的慈悲是“狂慧”,彻底聪明,但也狂放。 我们为何这么担心自身的安全而力图自保?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后感(十):一本对修道醍醐灌顶的书 类别:三十计划-读书-佛法-2 书名:突破修道路上的唯物 作者:秋阳.创巴仁波切 简介: “修道上的唯物”是创巴仁波切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说法,当时的美国在嬉皮风潮的引领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来自东方的各种神秘学说,修行方法而着迷,场面混乱而美好。如同当下的中国一样,很多人拥有不同的上师,往来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坊,参加不同的法会,收集不同教派,学说,接受不同文化包装下的灵性教育。 饶有趣味的是,乔布斯传里面就提到了很多关于修行的,如只吃某些食品、不洗澡之类都是发生在70年代的。直到乔布斯遇到禅宗, 才找到“正路”,随后乔布斯在商业上的一系列人生都符合佛教禅宗的做法,简洁、直指人心、有初学者的心态。 70年代热衷于传播所有的神秘的灵异体验,热衷于各类慈善活动,热衷于全新的信仰和技巧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我”已与过去划上句号。这种恩断义绝重新做人,清新振奋又侃侃而谈的感觉确实如同某种兴奋剂令人血流加速,头脑发热,脚步轻盈。这和当代的中国何其的相似。 所谓的“修道上的唯物”,指的就是人类本性中想要用各种花样和“替代疗法”来逃避或是缓解面对“自我”的恐惧,这种恐惧让人逃避“果”的存在,造作出更多“无明”的种子,借由操纵自己和他人,或是复制现实社会的规则,改头换面地继续过去的模式,继续喂养装大自我的贪求,期待,傲慢和恐惧。 秋阳.创巴仁波切简介 20世纪末,在新世纪里美国将成为佛教国家,原因是现在美国的佛教信徒在迅速增加。而美国佛教能形成今天这个局面,有两位奠基性质的人物功不可没,这两位人物分别是介绍禅宗给美国人的铃木大拙和介绍藏传佛教的创巴活佛。 1970年代, 创巴仁波切(1939-1987)是将佛法传入西方的先驱者之一。在他年纪尚轻时,就已是东藏 著名的伏藏师(发掘莲花生大士千年以前所埋藏的教法);在他离开西藏抵达欧美等地后,更传授金刚乘佛法于西方弟子, 还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德市设立那洛巴大学──北美第一所受佛教启发而兴建的大学,并创设结合禅修与世间修行之道的香巴拉训练课程(Shambhala Training ),以及香巴拉中心──迄今约有近两百座遍布世界的修行、闭关中心。 他著作了数十本关于佛法、禅修、艺术、诗歌和香巴拉勇士之道等书籍,包括众所熟知的《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自由的迷思》、《动中修行》、《东方大日》、 和《觉悟勇士》。 第一节 修道上的唯物 我来修道,问题在于“我”能将任何事情都转为己用,连修道也不例外。 “我”为了自利,经常企图获得和利用修道之法。 为了要使我们自己安心,我们力求把生活中所有让我们困惑的情况,全都融入我们的体系。 而一旦我们开始评估,决定做这做那,就已经把自己所修或所知彼此对立的类别连接在一起。而一旦开始比较,就远离了本来面目的单纯。 单纯,就是一心体验“我”那善于模仿的猴性。 修道重点无不在于舍离“我”的官僚作风,就是舍离“我”的贪得无厌,不再希求更崇高、更卓越的知识、宗教、道德、判断。这便是舍弃修道路上的唯物。 学习知识如采购东西,适当的采购,并不一定搜集大量的资讯,但要对每件所购之物都能完全欣赏。 而上师的传承并非传承知识,而是上师证得教法的真谛而传给弟子灵感,这便是修行的法永远赶得上时代的。 藏文经典中名言:“知识必须像纯金那样经过锤炼才能成为饰品。” 理解: 修行不是自我肯定和自我催眠,相反则是自我的暴露,这便是身边修行的人可能“问题”比修行前更多了,因为他不在伪装,与此相反的是,可能这位修行者已经去除掉了判断之心,只把自我的本性体现出来罢了。“好坏”和“问题”在于判断者心中。 修行是完全消化、咀嚼和行动知识的过程,不在于多,而在于属于你自己。 第二节 放下 我们应该放弃努力,不再企图自卫和改善自己。而需要“放下”自己,意味着完全敞开自己,超越迷恋和期望。 自信是如实看清自己、如实了解自己,晓得自己有敞开的能力。 象征放下用顶礼之类的行为,表示归顺。 承认自己品性粗野,而完全放下。 放下不是自认低贱和愚蠢,也不是想要崇高和深奥。是因为愿意“如实与世间沟通。” 放下的皈依,错误的是寻求庇护,如拜各种神看起来比我们伟大的象征。 第三节 上师 很有趣的是,上师交给弟子的法,懂得弟子都没有记下来,没懂的弟子大都记下来了。 上师交给弟子的,不是法,而是身体力行。 是一个不断敞开和真正放下的过程。 修道不是去面试,穿得好看有用。上师能看穿你。 所以奉承没用,需要放弃左右成见。 “上师”这个词被滥用了,以“道友”相称为妙。 强调心心相印,彼此沟通而不是崇高的开悟者与不幸者之间的主仆关系。 不应上师的名声来追随,而是你能否与他直接、完全地沟通,这位上师能否看穿你的面具。若想与上师交友,就必须单纯、坦白地交,这样才能有对等的沟通。 肯让上师与你为友,需完全敞开自己。相较于道友上师,跟他躶体相比,我们简直是水泥加身。 而这种水泥就是穿在乎我们身上的层层伪善。 上师也有蜜月期,从一味认同到“处处皆是上师。” 第四节 灌顶 相当一部分修行者接受灌顶,是想要加入这个俱乐部,获得头衔和智慧。是全无理性的思考。 “灌顶”谓“洒”、“灌”、“涂油”。要灌,就要有可灌的容器,如果我们真心投入,对道友完全敞开自己,让自己成为堪受告诫的容器,那么道友也会敞开,灌顶于是发生。此即灌顶或师徒间“心心相印”的意义。 修行并不是学来教条和教义,修行的人想让教义的行为模式成为我们的习惯和第二本性,但它们总是无法完全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若无与道友也就是上师“心心相印”也就是灌顶,我们求道的努力成果,而是收集了一大堆与修道相关的东西,而非真正的放下。 一旦将“灌顶”视为神圣,便开始丧失原有的精确和敏锐,因为我们已经心生计较。 方法要根据听众在物质方面发展快慢而定,美国已达到唯物层级极高,而尝到唯物的滋味而感到幻灭。 目前我不认为除了西方国家还有哪个地区听这种演讲,因为其他地区的人物质文明还没有发展够。(1971年)。 理解: 原来灌顶如此的简单,也就是一个放下自我成见的人,心心相印的和上师沟通交流。而其他的所有的一切外相如上师要很“高大上”,弟子要有“修为”都是为了使弟子“放下”罢了,只有放下,才有新的智慧的融入。 第五节 自欺 自欺是常存在的问题,“我”老是力求成道,这像是想要亲眼目睹自己的葬礼。 “灌顶”不是由上师这个外科医生替你换一个脑袋,而是你和上师这个道友彼此以真面目直来直往。没有人绝对改变你的个性,没有人令你脱胎换骨,你必须如实接受自己而不是理想中的自己,放弃自欺。 敞开后,灵光一闪领悟了部分法教,一切似乎万事如意。 感觉到很兴奋,一切无不美好。 便放弃了修行,而这便剩下了他们一再回味的记忆、言语和观念。 他们记录下来、告诉他人。而我们若视某物宝贵、非凡,它就和我们成了两回事了。 第六节 难行之道 我们期望:涉入佛教是温和、愉快、充满慈悲的过程。其实此道难行,是硬碰硬的心对心,你若敞开自心,则上师也会敞开其心。 修道之难似乎是修学者个人必须勉为其难,承认自己的真面目,摘下自己的假面具。 我们若想完全敞开自己,那就须有某种真正的布施或奉献,这种布施不拘形式,但需要不望回报。 问题在于我们想要找一个轻松无苦的答案。 如果你对医师该说的不说,你的病会复原得很慢,因为你没有把自己的整个病告诉医师。你告诉医师越多,医师越能令你速愈。 修行中和道友的关系也是如此。 第七节 敞开之道 要找到敞开之道,必须如实地体验自欺、完全地暴露自己。 把自己的优缺点全部地呈现给道友,且自行修道。 问题在于我们老是想要保全自己,一再肯定自己一切正常。 自欺之路的下一步是想见神通。 见神通以证明自己走对了路的做法, 现实了我们又非常内向的心态,我们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注意,我们觉得我们是少数,我们在做极不寻常之事,我们与众不同。 敞开之道的主题是,我们必须开始放下“我”的基本奋斗,完全敞开,绝对信任自己,是慈悲的真义。 因为菩萨无需证明什么,是自然的行为,是敞开的行为。 当不急进时,你会觉得有足够的活动和做事的空间,你会把该做的事看得更清楚。你会变得更有效率,你的工作也变得更精细无误。 悲心是禅修的实质,温心的温情,意味不要匆匆忙忙,而要如实跟每一情况打交道。 第八节 幽默感 人为什么没有幽默感是因为自己把自己捆得太紧了,总是在自我“监视”自己,总是有好坏的观念束缚自己。 幽默感意谓着从高空如实得见情况的两极,世间有善有恶,你好像居高临下,看到善恶的全景,然后你觉得那些相杀、相爱或没做什么的小儿,是在微不足道。 幽默感来自遍满的喜悦,这种喜悦不卷入“彼”“此”之战,所以能有空间扩展成完全展开的情况。 第八节 我的发展 我的发展是幻想,误信“我”的妄念,它只是多种性向或事件的积累,佛教术语称此积聚为五蕴,过程是: 一、色蕴,“色”是指物质。色蕴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说的是这四大。 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产生的思想和情绪。有了无法控制、部分逻辑的胡思乱想,也有了轮回六道。 第九节 六道 地狱道,一切皆苦,全力挣扎出痛苦; 饿鬼道,如饥似渴地希望过较为愉快和开阔的生活,而幻想出多种满足其饥渴的方式; 畜生道 修罗道,嫉妒心强,一心求取,全力竞争。 人道,分别苦乐的感受,力求增乐减苦—以此分别心强。 天道 第十节 四谛 苦谛,即无论是做什么,总是含有苦难、不满和痛苦,人生皆苦; 集谛,不断奋斗来维持和提升自己,为集谛; 灭谛,在不奋斗中,明白心中有一种清醒的特质,那便是无为的灭谛; 道谛,即修行之道,禅修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未来,而在现状为基,在现有的心态上下功夫。 找到自然的节奏,令心止安即可。 第十一节 菩萨道 突破散漫之念所有的匆忙,突破我们“胡思乱想”供给我们情绪的营养; 大观的意思是还事物本来面目。大乘道是敞开之道或宽道,它意味着虚心,甘愿让自己保持觉醒。让自己的本能发挥出来; 菩萨道适合勇者,深信自心本具强大如来性者。菩萨的意思是敢走菩提道者,说他愿行觉者之道; 菩萨道是六种自然发生的超然行为或六度所合成,那便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第十二节 布施 菩萨的布施是非常强而有力的,它是沟通; 沟通必须穿越苦恼,因为一切沟通皆是空性的。沟通是放射、接受和交换的过程,这个过程都是空性的; 布施是愿舍,愿意敞开而不坏哲学、虔诚和宗教的动机,只是在任何情况、时间,为所当为,不怕受到什么后果; 布施是你有什么就布施什么。你不必判断,接受你布施者也不必表示布施—受者若没准备接受,他们便不会接受。 第十二节 持戒 持戒并不是遵循某种戒律,而如果菩萨做到了无我、敞开,那便是按照敞开的原则做事,不必遵循定规,他将只是随圆就方; 菩萨总是做对的事情,由于他的心正确无误; 如果我们根本不“监视”自己,完全敞开,如实与情况沟通,那行为便是清净、绝对、速胜的。如大象在丛林中迈进。 第十四节 忍辱 忍辱是绝不乞求什么,绝不乞求什么就没有不耐; 没有新鲜惊奇事物,都不会感到不安和震惊。认为在情况与他自己之间还有空间; 没有对抗现状,“彼此”之事; 忍辱含义: 处世行云流水,与世全然无争。 第十五节 精进 因为对我们那极有创造力的生活方式极感兴趣,我们因布施而敞开、因持戒而开动、因忍辱而加强,人生充满了趣味,便虚心、兴趣的看人生。 从整体的角度看情况,便对人生兴趣盎然,所以菩萨根本不奋斗,他只是生活。 第十六节 禅定 因慈悲精进,有不断全面的觉知,而处于“觉”境,但这不是禅修,而是如常觉悟生活状况。知道禅定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连续性,常有“觉悟”之感。 第十七节 般若 其余五度皆流入般若度,般若能突破那些智慧、布施等菩萨所行所作的概念化的解释。 般若是殊胜的智慧,圆满准确、无境不照。关照波若能超越我们对世间的偏见,它如实地去看情况。 第十八节 空性 色是尚未被我们概念化的实相。空无我们的偏见和理解。 第十九节 般若与智慧 般若是一种非常清明、精确、有智的境界,有敏锐的特质,能看透和揭露情况。 慈悲是敞开的气氛,在此气氛中般若观看一切。 慈悲含有基本的无畏,毫不犹豫的无畏。 既有般若又有慈悲之人,他的行为非常巧妙,且散发大能。这种巧妙行为被叫做“善巧方便”。 传统认为慈悲亲切热情如“祖母之爱”,真正的慈悲是无情的,它从不考虑“我”的力求自保。真正的慈悲是“狂慧”,彻底聪明,但也狂放,因为它不跟“我”那一心一意求取自身安适的企图打交道。 第二十节 密续 菩萨道最后阶段,空性之死,“明性”之即生。 般若转化成若那。但智仍被当做外在的发现来体验。这就需要金刚喻定的强震才能使菩萨进入“为”智而非“知”智的境界。 此即进入密续的时刻。在觉境中,活力的亮丽特质变得更加鲜明。 如一朵红花,当去掉迷惑我和红花之间的“滤网”去掉,空气变得十分透明,我们所见也就非常正确和清楚了。 大乘的基本教法与发展般若有关,密续的基本法则则与运用活力有关。 要运用活力,需先从放下入手,然后再超越概念化的空观,在此勘破迷惑得见“色即是色,空即是空。”直到能突破空性经验的专注,开始看到色之明性,看到实物的生动、精确、亮丽面。 密续之智将涅槃带入轮回。达到密续之前,你尽力舍弃轮回而取涅槃。你终须了悟这种努力无用,而与涅槃合为一体,与世间合伙。 此时“真如”取代了“空性”。 密续不是教我们压抑或摧毁活力,而是教我们转化它;换言之,就是教我们随顺活力的动态。 唯一能真实、充分、正确体验事物的方法就是禅修,因为它能创造出与自然、生活和各种情况的直接联系。我们在谈修道上的高度发展时,并不是说我们漂浮于空中。其实,我们修道的层次愈高,我们就愈落实于地。 禅修的第一步是突破“我”的外围—不正常的思想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穿思想过程的复杂,同时也看穿以名称和理论来表达的概念所具有的重大的“意义”。然后,我们在“彼”“此”之间创造出一些空间,使得我们自由多了。 创造出空间后,我们继续修那能创造出与生活直接联系的金刚乘法。 这边是三乘: 讲方法的小乘、讲空性的大乘、讲直接活力的金刚乘。 感悟: 读佛法相关的书籍,可能由于新生敬重,而不敢乱点评。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法的执着便是妄念。 佛法的确是助人看到真相,升起智慧的。由于减少了我们内心的执着,对一切的当下都是接受、理解和运用转化。 这便是此书的精髓之一,先需要敞开自己,修行以找到“空性”,继而修行转化的密续,能将生活中一切“苦难”转化为我们生活本身所用。 这是一本“直指人心”的书,写来的确是让修道的人清醒的。 修道绝对不是装点门面的事,是需要敞开自己,接受道友的交流和指导,不断破除自己的见地继而达到空性,然后再能看到世间万事万物的活力,与活力一起舞蹈。 此时,你心中的戾气完全没有了、分别之心没有,看到的皆是时间的合理运转和美好,继而运用你本身的能量来影响这个世界。 这启发了我,身边那些天生就有“活力”的人,他们没有阴暗的见地、没有偏见和判断、不评判自己,总能不断的觉察当下和当下行动的人,他们天生就是有见地的“佛”。相较于拥有贪瞠痴的众生,他们起点高了很多。但凡尘俗世也令他们疲惫不堪,怀疑自己的想法和角度。但他们只是需要对自己多一些信心、选择自己适合的小环境、一点一点的行动而继续不去判断自己和他人,那便是密续中提到的“佛”所处的状态。 Coaching的过程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便是coachee和coach之间能否敞开,有了这种敞开,才存在一切去整理思路和情绪(以求得空性),认知现实,以及产生积极的情绪思维和行动(转化)的可能性。 所以一个好的coaching,是在两个人谈话之前就已经开始了。Coachee能否愿意转变,继而转化自己,coach能否通过自己言行举止来使coachee安心,使coachee愿意敞开自己。 参考资料: 美国70年代 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4/20010824/542988.html 70年代风潮,美国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cOfcR9PbQW1wNqyAMbxFdD_Xqqq1ngxII-0FLCv22jiXf8AEn-Q-R0qvp6-gP-X7bNfl6cV1ViXr73TPF2svj1bQu_Zxrb6xATdKfIOT2O 本文作者:青岛,Strengths Coach,即将满30岁,从北大MBA休学移居香山计划完成一个梦想也就是“三十计划”送给自己三十岁的生日礼物。 三十计划意图尝试用肯.威尔伯的“意识光谱”理论,整合心理学、coaching、佛法和灵修四大领域,三十即各领域精读十本书,访谈十个人和调研十个机构,效仿西藏十九世纪“利美运动”宗旨即「无宗派」、「无偏见」从各个角度了解人的意识形成和转化提升的机理,以及各个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也为我荐书、人和机构。 微信:shawnchongg |
精彩图文
- 陆政祥阮苏荷(肥妻变成小辣娇!糙汉老公宠上瘾)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肥妻变成小辣娇!糙汉老公宠上瘾完整版全文在线赏析
- 宋谕怀岑疏宁小说(岑疏宁宋谕怀)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岑疏宁宋谕怀最新章节列表(岑疏宁宋谕怀)
- 主角为岑疏宁宋谕怀的小说精彩阅读-宋谕怀岑疏宁最新章节阅读
- 宋谕怀岑疏宁(岑疏宁宋谕怀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宋谕怀岑疏宁全文免费阅读_笔趣阁(岑疏宁宋谕怀)
- 庶女她天生凤命(陆冉冉江景珩)全文免费读无弹窗大结局_陆冉冉江景珩免费小说无弹窗最新章节列表
- 岑疏宁宋谕怀小说岑疏宁宋谕怀大结局-精彩美文岑疏宁宋谕怀免费阅读
- 厉书臣(观我旧往同我仰春)免费全文阅读小说_(厉书臣)观我旧往同我仰春最新章节列表
- 观我旧往同我仰春免费阅读(厉书臣)完整版全文全章节阅读(厉书臣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