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读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颠狂与谨守读后感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3-13 09:34:55 294

《颠狂与谨守》是一本由郭初阳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颠狂与谨守》读后感(一):值得一读。

这是我读得最快的一本教学方面,观念新,可操作性,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郭初阳老师在书中传达了一种关注教育对象的理念,很让人能体会到教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他们进行智慧的碰撞是多么惬意啊。

《颠狂与谨守》读后感(二):没有第一本好

郭初阳的第一本书《言说抵抗沉默》,颠覆性的教学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教学的诸多可能性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对这一本书,也比较期待,一出来就马上买下,一边读,一边在网上搜索这些课的教学视频。也许是期待过高的缘故,这本比起第一本来,略微欠缺了点。像《沉重的时刻》,在网上找到视频看了一遍,就学生的反应来看,感觉没有上出“沉重”之感,上《比喻》那堂课,想起木心的句子:红楼梦里的诗词就像水草,放在水里,非常好看,但离开了水,便不美。“比喻一旦脱离语境,是否仍然能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比喻的魅力,这是值得深思的。另外,《鸟的天堂》也只能说上得一般。给我印象极深的是上《弟子规》那一堂课,我认为,思辨式地理解传统文化,这是很好的教学方式,《远与近》在网上也找到了视频看了一下,也上得不错。

另外,蔡朝阳,那堂课就教学实录来看,觉得一般。在网上没找到教学视频,不知道真实的课堂情况如何?

这本书,总体不错,但是没有第一本更为系统化,一些教案、文章和解读,放在一起有拼凑之感。

建议是:如果能配上这些课的光盘,就更加好了!

《颠狂与谨守》读后感(三):笔记与感想

郭初阳 语文课堂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敢于表达的公民

《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救救孩子》

【套中人】

复原比照,足本与删节本(这一点值得借鉴)

意识形态阉割了课程,教师阉割教材,课堂教学阉割学生的想象,最终,被阉割者继续执行对下一代人的阉割。

外国文学首先是翻译文学,译本很可能是布鲁姆所说的“误读”。(翻译为一层误读,编撰是第二层误读,对原著的改写、删减、扭曲,必然挟带了编撰者的意图。)

套中人——囚——众

《套中人》原文:通告上禁止中学生晚上九点钟以后上街,或者某一篇文章要求禁止性爱,他就觉得清楚明确。(划线处是教材中删节的部分)

性爱:《套中人》可以概括为别里科夫的恋爱(性爱)事件。一个有“性洁癖”的人竟然要“恋爱”了!契诃夫把一个荒诞的处境交给了别里科夫,交给了19世纪的俄罗斯。别里科夫以一个“无性人”的面目出现,他给自己戴上了“性”进而是思想的“安全套”,他是一个“阳痿”的、被“阉割”了的文学形象。专制会不遗余力地深入到私人空间,把一个人从他自己最后的领地中排挤出去。(这种解读真是惊世骇俗!性与爱具有自私性,如《1984》,一切专制的社会都害怕自私的个人,因为个人一旦独立,就不愿再受束缚,难以管理。如《清兵卫与葫芦》之武士道,崇尚统一与个性审美的冲突)

别里科夫的套子是他的防御武器和进攻手段。他怀着无尽的忧虑与恐慌,自己躲进了套子里,然后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那个城市和社会。

补充:卡维波《色情自由就像言论自由》

【沉重的时刻】

原文: 里尔克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解读:这篇传世之作外表质朴,语言不精致,而且结构呆板,但其实有微妙的变化。哭、笑、走、死是人的一生,我们每一刻都在诞生哭和笑,生和死。所以这首神秘的诗歌是在写人的生命。

无缘无故指向宿命,无法摆脱的宿命。生命的孤独和无奈,恐惧和疼痛,各种复杂微妙的情绪都来自于不可妄测的神秘之手。呆板的形式结构里隐藏着作者对于一成不变而又难以言说的宿命的感慨,也是对生命存在之深层体验的全面反省。(形式可以反映内容)

时间和空间:此刻、某处

“我是谁”,“谁在‘:涉及到了根本性的哲学问题。

时+空=宇宙,人+我=人类

我们所有人类在苍茫的宇宙时空里面,被一只神秘巨手掌控,无缘无故地哭哭笑笑,生生死死,这个普遍的宿命像天罗地网一样笼罩着每一个有知觉的人。所以,这恒久的时刻,如何不让人心生恐惧,倍增人生多少凄凉好无奈,从而感受到悲剧的深刻严重性呢?

补充:纪伯伦《论罪与罚》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岛屿》

马丁神父的遗诗(这三则材料不错)

里尔克《时间之书》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自私最大化原则

信任

房龙《天才的故事》:神的火花孕育在这个小男孩的心灵之中,不可抗拒。凡是上帝触摸过的人,不管他遭到什么样的障碍和多么无礼的对待,他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远和近】

现代诗 余光中: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设置取标题的环节

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鸟的天堂】

”卧“vs”斜躺“

文本互译

补充:《黑夜行舟》《新生》

【弟子规·入则孝】

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六个字是?因为?

如果我是父母,我最想为孩子删去的六个字是?因为?我愿意改成?

问题:拘泥于点状思考,失落了整体观照;忙乱于修改文本,淡化了意蕴挖掘

【比喻】

【雷雨】

【放蜂人】

【皇帝的新装】

补充资料:

鲁迅:“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且介亭杂文附集·“这也是生活”)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新月派:狮子老虎历来是独来独往的,只有狼和狗才喜欢成群结队。

询唤的状态:一个词语从自身向外生长,找到它命名的对象,从而完成这一词语命中注定的使命。“命名”是生命被唤醒和被释放的最初的动作。(不是很懂,但是想到了常立老师的“你可以做我的名字吗?我愿意成为你的童话。”)

一首好诗,并不一定是用非常深奥的语言,恰恰相反,它用的是3岁小朋友都认识的语言,但它却讲出了我们直到30岁都还无法完全参透的话语。

郭初阳课堂的总体特点:引入大量相关材料,理性的分析和概括,追求文本解读的深度,不可变动的课堂结构设计。导致是问题是:理性分析太多而心灵的直觉感受不足;往往只进行概念解析,忽略丰富的细节;对文本内容层面关注较多,对技术层面关注不足;教师诠释太多而学生的感受与理解不足;问答式交流太多而对话式交流不足。(精辟!)

郭初阳课堂的特点本就不在于开放性和不可预测的及时生成,而在于他总能搜索到一些一般人搜索不到的对课堂很有帮助的的材料,并能对文本做出一般人所不及的、独到深刻的解读。但换一个角度而言,文学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感受和理解,而是要帮助他们打到自己对文学文本的个性化领悟和理解。郭老师的做法是否有灌输之嫌?

当学生的理解多种多样时,一方面要予以尊重、肯定,毕竟文本也具有多重可阐释性;但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大家讨论一下,各种理解之中,大家更认同哪种理解?为什么?各种理解之间有没有相互关联?

关于提供材料的问题:对于材料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警惕。是否有必要引入,引入哪些,在何种情况下出示,如何利用,引入的利弊等等。

教师的退出与现代小说中作者的退出有相似之处,作者退出,不是作者观点的空白,更不是不要作者,而是把作者的观点尽量隐藏起来,让人物通过言语、行为自己呈现,读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结合人生经验去认识人物,避免因作者权力的膨胀压抑了阅读的创造性。

以主题为核心的知识滚动

评论一节课,必须把它置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坐标系中,三维是文本理解,课堂设计,课堂成果。前二者关乎教师的眼光和技能,后者则是学生的呼应、激发与回响,即在课堂上的回答、提问和课后持续的兴趣。(评课的好角度!)

《颠狂与谨守》读后感(四):郭初阳: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颠狂与谨守》:胆敢教书,谨守自由

所谓颠狂,我以为是指其在语文课堂大胆跃出,不拘于一格;而谨守,则指向其内在的墨守成规,君子有节。

起初,我对郭初阳潜心于语文课堂的研究并不以为然。多年来,一直感叹,想他这样的才华,为何要花费在语文教学这一个小道上呢?语文课堂,实在腾挪之地太小,举手投足之间,便觉得束手缚足,捉襟见肘。此书乍读之下,第一个感受仍是:郭初阳不做学者,真是可惜了。

但转念又一想,这如何不是学者,现在他做的课堂实践和研究,如何就不是一个学者才能驾驭的呢?他十几年的苦心孤诣,生生把这个我以为的小世界做大了,为我重新定义了课堂,才使我见证美丽新世界。课堂便是他的魔盒,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这个启示同时也是一种治学的态度,乃至一种生活的态度。不要以为你从事的事情毫无价值无所作为,关键在于用真诚、持续、敬畏的态度。态度不决定你从事的工作的高下,而见出你心灵的觉解。

郭初阳在后记中说:“教师之业,潜藏有绵绵无尽之恩典。”这可以说是神所赐予的一方田地,交割的是人们的心魂。这么来看,世上还有哪一件事,有这么庄严与神圣?在人的属性中,还有什么比心灵更加重要。这属灵的层面,你说,你如何敢教?你非上帝,如何有大能塑造?这么来看,我们无论用怎样严谨的态度,怎样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谦卑,都不为过。

这本语文课堂的实录,毫无矫饰,淋淋漓漓尽是原生态。而每则课堂的点评,或赞或贬,照单全收。对我们这些同行来说,仅是呈现,而无宣教。见仁见智,都在读者。人们多赞誉郭初阳践行的语文教育,回到了语文固有的审美与思想。而我觉得尤其重要的,是对自由的言说与训练。用他在后记中的话说,“课堂,是练习自由最好的场合”。

郭初阳指向的,念兹在兹,无非自由二字。一个人要活过多少年,才能得到自由的光照?这自由,原本在我们心底深处,教师的职责,便在于重新唤起你沉睡的渴望。

确实,我们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而课堂作为瞬息万变的场域,所谓“完美”就只能是一场演出。因为自由是需要习得的,或许我们永远只能在习得的过程中。在蒙受自由之光的照耀后,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便有了显著的不同。郭初阳的谦卑与谨守,使我感受到了他对教师身份认识的微小变化。变化虽小,却又如此令人心悸,在我悟得这一点之后,心里忍不住有一种狂喜:师者,自由的牧者也!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以,对自由的谨守,才会成为师者最重要的品质;因真理而得自由,才是师道之最为尊严之处。托尔斯泰如此说:“是的,一切始于话语:‘话语是灵魂中最珍贵的东西’……它独自创造世界。”

在我们当下,日常的汉语,已经跟教育一样沦陷了,很少能再表达对自由的美好追求,而谨小慎微、奴性甚至阴谋秘计,倒是屡见不鲜。

只要汉语不死,自由的中文依旧生长,就不能说民族没有希望。那么,语文教师是否也应该将自己纳入这一视野,以自由为准绳,来观察我们的教育,来践行他的职业呢。毕竟,一定程度上,汉语就掌握在语文教师的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战战兢兢地说:世间或许无人比语文教师担负了更艰难的工作。(蔡朝阳,资深语文教师,此文为精缩版)

对话——郭初阳: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郭初阳,生于七十年代,1996开始年执教中学语文,囿于体制12年,曾多次获全国性教学大赛之冠,自谓选错并保卫。后告别体制,与友人共创“越读馆”,独立进行语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坚执语文课堂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敢于表达的公民。

独立,你失去的只是锁链

新京报:何以谓“独立语文老师”?在当下,就你个人而言,维护“独立”的资本与代价是什么?

郭初阳: 在某种程度上,独立教师与独立候选人是相似的,都得把自己完全地敞开,摆在社会公众面前。成为独立候选人,必须有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提出,以实际行动来获得选民的支持;独立教师的资本,则是通过自己的课堂获得学生的支持,自由的语文课堂有一种随之而来的光辉,令人沉醉。

要说独立的代价,借用马克思的表达:你失去的只是锁链。而与马克思不同的是,这个目的的达成,无须暴力,也不必推翻什么。

新京报:离开体制后,你对语文的理解,是否有发生改变?

郭初阳:《说文解字》:语,论也。所谓语文,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习与谈论(口头或书面),让人获得教养,成为一个温和文雅的人。语文教会一个人说什么(关注世界也关注内心),也教会他怎么说(在不同场合使用得体的形式),自然也教会他尊重别人,安静地倾听。

以上是我对语文的理解,一直没有改变过。

新京报:你曾用“选错并保卫”来概括你之前在体制内的教育生涯,那么,现在你会选择什么词来概括你的“独立语文老师(独立教育者)”的教育经验?

郭初阳:海阔天空。正如Beyond乐队《海阔天空》所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教材,应当有惊人的美丽

新京报:最近,因叶开的书《对抗语文》,及其在网络平台对语文的批评,使得语文又一次成为公共话题。叶开对语文的批评,其中一项指向教材,认为现在教材“已经走入死胡同,小改无用”,你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郭初阳:貌似新文苑的旧战场,很需要叶开这样的战士。不久前,我在上海师大遇见了叶开,他说:“我们无非是为了过一种更为美好的生活,走夜路不必害怕遇劫,逛大街不会踩到脏东西,如此而已。”而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是教不出现代公民的。

叶开认为教材“已经走入死胡同,小改无用”,我完全同意,其理正如联想手机再是打补丁,也刷不成Iphone。

新京报:请从你个人的经验出发,谈谈教材对教师、学生的限制?超越的可能性在哪里?

郭初阳:尝一脔肉而知一鼎之味,试着举一篇吧,大家不妨翻到现行的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175页,读一读那篇《登上地球之巅》。

导语中写道:“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

课文中写道:“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们一两一两地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一尊高约20厘米的毛泽东半身石膏像。”

课后练习写道:“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以前文的劳伦斯•奥茨和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

在那个饥荒的年代,饭都吃不饱,一副土装备,为什么要去登喜马拉雅?央视国际2003年05月13日《新闻会客厅•生死珠峰50年》,王富洲有过解释,但教材编写者没有给出任何历史背景加以说明。学生都有疑问,既然行李需要“一两一两地计算”,为什么还要背一尊石膏像?翻遍全书,找不到任何说明,编者的意图大概是希望你不要问为什么,只要把这尊石膏像一代一代传下去就是了。

这样的教材,你愿意自己的孩子研习吗?超越的可能性,取决于我们如何来处理这尊石膏像。

新京报:你现在给学生上语文课,用的是什么教材?选择标准是什么?教材在你的课堂上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郭初阳:越读馆的语文课程,全部自选教材。选择标准是三有:有趣、有料、有种。有趣:符合孩子年龄和心智。有料:新鲜的视域,或悠久的经典。含有丰富的信息量,让孩子惊奇。有种:帮助培养现代公民的判断力、同情心、正义感、参与热情。

倘若让教材扮演一个角色,那么她当是欧仁•德拉克罗瓦所画的女子,有着惊人的美丽,把跟随者深深吸引,引导他们向前,同感陶渊明《闲情赋》中的慨叹: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课堂,向着真理直跑

新京报:2006年出版的《言说抵抗沉默》,至2011年出版《颠狂与谨守》,两本书体例相近,都是课堂简案、阅读材料、课堂实录、课评。你为何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你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而不是使用教育评论文集或教育随笔文集?

郭初阳:记得自己刚开始教书时,听到上课铃响胃部就轻微痉挛,因为不知道该怎么上课(很遗憾,师范里的教材教法课很少提供有用的实战经验),普通教师,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就是他的课堂。

教育随笔之类,当然是有益的,不过隔了一层,不够贴近。我愿以实录的形式,贡献自己真实的课堂,以不太标准的示范动作,供人研讨批评,鼓舞观者也不妨放手一试。

新京报:十年前,你曾写过《教师的自我坎陷(selfnegation)》一文,认为教师应该自觉诚挚地放低自己,构建一种能被学生体察到的平等关系,然后在这平等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陪其超越。现在,对于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你有哪些新的思考?对于你的语文课堂,你是否有新的期待?

郭初阳:对于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帕克•帕尔默的总结很经典:“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在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地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听到、理解,而不需借助教师的声音。”帕克•帕尔默所说的“主体”或“伟大事物”,我的理解就是:道、真理和生命。

师生是幸运的同路人,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课堂是向着真理直跑的旅程,生活充满常新的惊异之感,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行动,未来就是现在

新京报:面对当下教育中缺失的成分,比如性教育、爱的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你尝试将其纳入自己的语文课堂,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郭初阳:本雅明有一段话:让•保尔的矮小可怜的老师华兹,他靠写书慢慢有了一屋藏书,凡是坊间书单上他感兴趣的题目他都自己写一本,因为没钱买书。(本雅明《作品与画像》P6文汇出版社1999年1月版)

既然现状不尽如人意,那么索性自己动手来创造,米奇尼克的as if,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一旦你采取行动,那些心造的幻影就消失了,你就在事实上踏入了另一个空间,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氛。

新京报:你曾有一篇评论同行课堂的文章,题为“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也是现在越读馆的宗旨之一,你是什么时候与这样的理念相遇?请为我们重述其具体含义?

郭初阳:这句名言出自《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第36页,是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中,由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撰写的报告。

这一套四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是2004年的时候朋友范美忠极力推荐给我的。关于这句话的意思,原书中有一段小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我们必须把未来置于一个男女老少的共同体中,置于我们之中,好像未生的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他已经在这儿了,已经需要哺育、援助和保护,已经需要许多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在他出生以前还没有准备好,那就嫌太迟了。所以正如青年们所说的,未来就是现在。”(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业务,对时代鸿沟的研究》,纽约,道布尔戴出版社,1970年)

新京报:现在,当你身处课堂,你的焦虑和担忧是什么?你的信心与希望来自哪里?

郭初阳:我的忧虑,在于时间的争夺。灌输式教育,不仅将孩子们日常的大部分时间填满,而且继续蛮横地霸占他们的课余时间。

我的信心和希望,来自《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十三节:“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采写,新京报 朱桂英)

电子版链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1/21/content_311741.htm?div=0

《颠狂与谨守》读后感(五):胆敢教书 ——关于郭初阳《颠狂与谨守》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

世间无人比我担负了更艰难的工作,世间艰难的工作亦无人比我做的更善巧。

——废名《阿赖耶识论》

“胆敢教书”,是手头这本《颠狂与谨守》的一个备用名,最后郭初阳选择了“颠狂与谨守”,当然更为恰合。所谓颠狂,我以为是指其在语文课堂大胆跃出,不拘于一格;而谨守,则指向其内在的墨守成规,君子有节。作为备用名的“胆敢教书”这个词,现在被我借来作为书评的标题,其实仅是某一瞬间的怒从心头起。起因在于我去听了几位年轻同行的语文课,作为不愿意对体制内语文教育说三道四的人,我后悔听到了令人难受的课堂。这不是语文课堂,而是对语文的践踏。在这样一种场合,无法以平和的心态讨论,又无法忍受耳朵边的聒噪,“胆敢教书”四个字,便跟瞬间的愤怒一起,裹挟住我的神经。

事后想来,愤怒已是不该,观念正确的情绪应该是遗憾加上焦虑。然而我非圣贤,对不知天高地厚的妄人,免不了怒气勃发。人可以浅薄,但人不可以僭越。我明白妄人的产生自有制度性的根源,但尚不能说出“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么”。讽刺在于,我的愤怒质问,仅发生在心底,并于瞬间化为乌有。并且这个质问跟郭初阳“胆敢教书”原意恰恰相反。在郭那里,“胆敢教书”其实所指为一种教育的勇气,这是对教书这件事的敬畏,也包含着郭作为独立语文教师的谦卑。其实,我们无需把郭初阳的语文课堂跟当下的教育现状放在一起,其课堂价值早已卓然挺立。而其本人身上敬畏与谦卑也早已水落石出。

一、对课堂的重新定义

起初,我对郭初阳潜心于语文课堂的研究并不以为然。多年来,一直感叹,想他这样的才华,为何要花费在语文教学这一个小道上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看法,私下里跟别人说过,也曾当面对他有过建言。

这也是我不愿意花费心思去研究语文课堂的原因之一。人生短暂,为何不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语文课堂,实在腾挪之地太小,举手投足之间,便觉得束手缚足,捉襟见肘。你的世界有多大,你的梦想才有多大。当然,在我,其实最主要不是这个原因,而是我缺少像郭那样的研究能力。为了研读课文,郭自己有一个词形容叫“险觅穷搜”,这件事,世上无人比他做得更善巧。所以拿到新书,乍读之下,第一个感受仍是:郭初阳不做学者,真是可惜了。但转念又一想,这如何不是学者,现在他做的课堂实践和研究,如何就不是一个学者才能驾驭的呢?万幸他当初没有考上研究生,那样也许是中国万千学者中多了一位考据癖患者,而语文课堂,则少了一位自由的牧者。

我开始改变对语文课堂的看法,主要是在郭初阳的影响之下。2007年《言说抵抗沉默》出版,恰逢傅国涌新书《文人的底气》出版,我同时读这两本书,乃有所感:读傅师书,愿投身新闻事业,开拓免于恐惧之自由;而读郭兄书,则愿潜心教育,为尚未到来的社会培养新人。而究其实,我什么也没干,闭上眼睛,便是黑夜。2011年夏在《新教育读写月报》无锡会议上,有朋友问,郭初阳与你相互影响,究竟谁比谁更多一点。仓促之间,我并没有说到关键处。当然朋友是我生命中的盐,假如大学是一生的转戾点,那么碰上这样的朋友,对往后漫长的一生,都是最幸运的事情。回到我们赖以谋生的语文教育上,则是郭初阳的践履,才使我明白了语文课堂的有可为。

前面我说,我认为语文课堂的世界是很小的,小到无所措手足。不过明显由于志大才疏,在语文教育之外,我也无所作为。而郭兄十几年的苦心孤诣,生生把这个我以为的小世界做大了。也即是说,在教育的一环,郭初阳对我最大的启示,是用他的努力,为我重新定义了课堂。这个我本以为是尺寸之地无所作为的所在,他开辟了大视野,做到了思想的丰富性。这其实是课堂的本然,只是我一直没有看到,唯有朋友的努力,才使我见证美丽新世界。是以我近来突觉他像一个魔术师,课堂便是他的魔盒,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这个启示同时也是一种治学的态度,乃至一种生活的态度。不要以为你从事的事情毫无价值无所作为,关键在于用真诚、持续、敬畏的态度。态度不决定你从事的工作的高下,而见出你心灵的觉解。从《言说抵抗沉默》之后,他越做越从容,如今年近40,乃轻车熟路,捧出这本《癫狂与谨守》,不事张扬,不事雕琢,真有点“不惑”的感觉。

我也在想,为什么他竟可以如此淡定,从事一桩我曾不以为然的工作如手握明珠?我猜想跟他的信仰有很大关系。在认识神之前,郭初阳自己曾说,他是一位“炫技者”,而我跟朋友说,他的公开课,就是巴黎时装发布会。而如今呢,在后记中,他说:“教师之业,潜藏有绵绵无尽之恩典。”这可以说是神所赐予的一方田地,交割的是人们的心魂。这么来看,世上还有哪一件事,有这么庄严与神圣?以前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词语不对,灵魂的事,叫做上帝的归上帝,凡人如何僭越。但语文课堂何尝不是一个各自交出自己真实心灵的所在呢?在人的属性中,还有什么比心灵更加重要。这属灵的层面,你说,你如何敢教?你非上帝,如何有大能塑造?这么来看,我们无论用怎样严谨的态度,怎样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谦卑,都不为过。

是以,这本语文课堂的实录,毫无矫饰,淋淋漓漓尽是原生态。而每则课堂的点评,或赞或贬,照单全收。包括范美忠对《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点评,在我看来,其实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那种漫无目的的所谓生成性课堂,是一种空中楼阁,即便专业人士有预备的讨论,尚且会跑题万里,更何况中小学生呢?必要的预设,是思想之河的堤岸,有了这些个堤岸,河流的奔腾才更为有理有节。

我也不是说这些个课堂实录都是毫无缺陷。《远与近》《沉重的时刻》等诗歌,在细节上值得改进的地方自然不少,西渡老师的批评从诗歌本身的意义出发,启发颇大,毕竟诗无达诂,过犹不及,如果太早太多给予定性的分析,对审美反是伤害。但课堂既然是时间的艺术,在一维向前的线性流中,缺憾便是这种时间艺术的固有成分。关键在于师者的态度,是封闭的还是包容的。是以,这本课堂实录,对我们这些同行来说,仅是呈现,而无宣教。见仁见智,都在读者。摩西兄的评点说“逊位皇帝”,颇有会意处。但我觉得尚嫌不够,逊位皇帝,毕竟还有皇权的不二属性,不如说这是多声部之中的一部,郭初阳似退实进,拳拳之心可鉴。退的是他的师道威权,进的是他对课堂的敬畏。这样,我们重新来看“谨守”这个词,墨守成规君子有节自然不错,而尤其重要在于,谨守的也许还有一个悟得课堂这一场域的神圣感之后的语文教员的本份,不自矜成就也不自我菲薄,尽人力,守敬畏。也许这才是此书潜在的本意。

二、对教师身份的重新诠释

对教师身份的重新认识,其实是跟对课堂的重新定义不可分,两者不是硬币的两面,恰恰是硬币的同一面。因为,只有在课堂中,才是教师的身份最显著的时候。

我想说的不是郭初阳独立语文教师的身份给我的启示。诚然与体制决裂,也是一种重新定位。但郭初阳并不是唯一的。尤其时下培训班多如过江之鲫,没能进入体制,被迫独立的教师也不少,但多数培训班依附主流体制而生,是应试体制有益的补充。从这个层面看,人们多赞誉郭兄践行的语文教育,回到了语文固有的审美与思想。而我觉得尤其重要的,是对自由的言说与训练。用他在后记中的话说,“课堂,是练习自由最好的场合”。世道浇漓,教育溃败,我们无能于万一之裨益,只求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做到心安理得。

有一天我在微博说,天下苦秦久矣。宁波赵柏田兄调侃道,阿啃兄的兵器是“天下语文”。柏田兄是大作家,观察敏锐,我等自己尚未有清晰感受之时,就已经一针见骨。这是就对应试体制的反抗而言。我们两手空空无所依恃,语文是我们唯一的依靠。形势比人强,体制的刚性力量,对教师的塑造,可谓是所向披靡。教师自顾不暇,多安于成为教育体制的一粒螺丝钉,何尝有时间、有能力、有眼光,去审视语文?是以郭初阳这样一个教师,用思想的碰撞,去开启个体的智慧,殊为难得。但正如前面所言,这样的教师也并不少,这仍不是郭兄给我最大启发的地方。

我在阅读这本《颠狂与谨守》的过程中,突然想到曾拟过的一个书名:以自由看待教育。对自由一词的感悟、尝试与践诺,突然一下子在我心中明晰起来。或者可以这么说,我们衡量一节语文课,一个重要尺度,也许可以是,这堂课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师生的自由思想,增进了我们对自由的理解。郭初阳指向的,念兹在兹,无非自由二字。一个人要活过多少你年,才能得到自由的光照?这自由,原本在我们心底深处,教师的职责,便在于重新唤起你沉睡的渴望。我说过郭初阳更加成熟了,因为这里没有空洞的呐喊,而被教师化解在每一节具体的课堂中。我们看到,这本实录中很多是小学生的语文课,原来除了拿腔拿调的诵读之外,除了廉价而庸俗的感动之外,还可以有这样的自由表达和自由创造。我最为叹服的是《套中人》一课,这些高一的学生,应该有一定阅读思考的基础,从而显得训练有素。而我叹服的是,教师顺手带着他们做成了一场知识考古学,而之中,反对奴役,追求个性自由的渴望如此动人。《鸟的天堂》与之类似,如果我们仅看作郭兄作为版本学家的考据癖的又一次发作,那就太浅见了。呈现不同的版本,乃是为了破除盲从、颠覆课文这个伪权威,从而激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吕栋兄从课堂操作的层面,谓之“不完美的乌托邦”。确实,我们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而课堂作为瞬息万变的场域,所谓“完美”就只能是一场演出。因为自由是需要习得的,或许我们永远只能在习得的过程中。那么,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之前可能从未有过质疑的学生,突然遭遇这样一位教师,在循循善诱之下,迸发的能量竟也光彩夺目,已经令人赞叹了。如果我们设想,孩子们一直在这样的课堂中,该有多少创造力的萌发。前段时间我去杭州越读馆,准备上课的孩子们人手一张《南方周末》,我知道,这并非范文,而是鼓励睁开眼睛,大胆假设的津梁。兹以《弟子规》一课为例,当孩子们突然讲到暴力,以及暴力的传递时,一堂课的精彩之处就呈现出来了。多年以后,当曾经身处该课堂的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是否会想起,那个遥远的,郭老师带他们学习《弟子规》的美好秋日?

所以,在蒙受自由之光的照耀后,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便有了显著的不同。从《言说抵抗沉默》到《颠狂与谨守》,从课堂技巧来看,确实更成熟更自信了。但若仅止步于此,我也无需再来费尽心机,炮制这么一篇书评。正是郭初阳的谦卑与谨守,使我感受到了他对教师身份认识的微小变化。变化虽小,却又如此令人心悸,在我悟得这一点之后,心里忍不住有一种狂喜:师者,自由的牧者也!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以,对自由的谨守,才会成为师者最重要的品质;因真理而得自由,才是师道之最为尊严之处。而作为真理的追寻者,语文教师的责任倍加重大,因为我们手里紧握着母语。为何是母语,如果我们懂得这个词语的深意,就不会不更加满怀敬畏。和所有别的技术类学科不同,母语,这是开启一切幽暗的光芒。《圣经・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在另一译本中,这个“道”字,也被翻译作“言”,足见语言的力量。托尔斯泰如此说:“是的,一切始于话语:‘话语是灵魂中最珍贵的东西’……它独自创造世界。”而教师之业,何尝不是得之神授?是以,面对众多幼小的心灵,你将如何述说,又将如何满怀敬畏与感恩?那么,我说,语文教师手里握着世界的未来,也不为过。他要以身担当,接通过去与未来、现实与理想、精神与物质、神秘与世俗……

在我们当下,日常的汉语,已经跟教育一样沦陷了。汉语很少能再表达对自由的美好追求,而谨小慎微、奴性甚至阴谋秘计,倒是屡见不鲜。林贤治先生有长文,曰:《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作为汉语文学重要的部分散文,林贤治先生以手术刀般的准确切入了创作的肌理——五十年,自由的汉语写作何其稀缺!是以我们看到当下如野草般生长于民间的自由言说,便不禁欢呼雀跃。只要汉语不死,自由的中文依旧生长,就不能说民族没有希望。那么,语文教师是否也应该将自己纳入这一视野,以自由为准绳,来观察我们的教育,来践行他的职业呢。毕竟,一定程度上,汉语就掌握在语文教师的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战战兢兢地说:世间或许无人比语文教师担负了更艰难的工作。

2011年12月30日初稿

2012年1月10日改定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读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