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读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3-13 09:36:25 256

《苹果籽的味道》是一本由(德)卡塔琳娜·哈格纳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一):《苹果籽的味道》台版面世

以下是台版的新书简介——————

一本关于回忆与遗忘的书

村子里流传着一个故事:

某年夏天,迪尔瓦特家花园里的苹果树竟然一夜之间开花,

到了隔天中午,满树的白花却像失去活力般纷纷飘落。

整个花园下起了一场夏日白雪,那一夜的秘密也随着落下的花瓣而埋葬。

许多年后,外婆的葬礼让艾莉丝回到了这个从小长大的村子。

自外婆从苹果树上跌下来的那一年开始,她生命中的人事物便一件一件从记忆里消失。

芳华初绽的年纪却突然病逝的安娜姨婆、英格阿姨无缘的情人和坠楼身亡的表姊萝丝玛莉,

艾莉丝穿梭在外婆留下来的大房子里寻找过往的影子,

发现了掩埋在家族记忆之中盘根错节的爱与悔恨。

空气中熟悉的苹果香味让悲伤随之浓郁起来,不断涌现的过去让艾莉丝终于明白,

原来遗忘的方式有许多,而回忆,竟是其中一种……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二):最好的继承,于我是记住了Iris的意思。

读这本书读到五分之一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芒果街上的小屋,都是淡淡地不紧不慢地讲着关于时间,遗忘,回忆,家族的故事。

文字很清新脱俗,自然带着薄荷的凉味。在这个故事里,Iris是故事里的人物,但是她许多时候扮演的都是冷着眼旁观的角色,无论是外婆,还是姑妈英格和哈瑞特,或者是米拉和名字有许多意思的罗斯玛丽,她们的故事不管怎么曲折缠绕幽曲缠绕,Iris很多时候都置身事在外。最后最幸福的是她,所有那些旁人窥探着的秘密她或许想知道或许不想知道但最后都知道了。

里面有许多好玩的句子。她写游泳是换一种存在的介质;她写遗忘就是回忆,回忆也是遗忘

英格,米拉,罗斯玛丽和彼得之间的感情让我觉得有些惊世骇俗,却又符合青春期的那种躁动和疯狂。

书里那种田园风光也好喜欢,记得树莓 香菜叶 醋栗 苹果籽 苹果酱 鸡舍 这些字眼。

嗯 其实我说不清这本书主要传递了什么思想,也许是一种继承吧,最好的继承是掺着回忆掺着遗忘又掺着新生活的吧。

何况,遗忘和回忆本就相辅相成。

Iris的名字是花和眼睛的意思。

连名字都是,整本书都充斥着你要的那个调调你要的那个情绪。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三):我也说一说

貌似我是豆瓣里第一个读完并评论这本书的。首先抱歉,我的语言能力不好,望见谅。

这本书说来巧合,一个朋友微博推荐了,正好有个大学同学也是老婆的闺蜜马上要嫁到德国,于是买了两本,准备当做婚前辅导送给朋友。当然,这之前,我自己要读上一遍。

开始读这本书觉得很平淡,甚至有点无聊,觉得没有任何新意也没有任何亮点可以吸引我,于是就放下了。过春节这几天,闲的无事又拿来继续读,发现感觉不大一样,一下就读进去了,如果你读到50页后,会发现想放下这本书是多么的不易。

说说内容吧。这是一本大杂烩的书,借一个葬礼开始由一个家庭的三代展开,把所有女性的情感和故事一一展开,每个主题都不是那么突兀,串联的相当巧妙,语言也不生硬,绵柔的徐徐道来,润物细无声。

这是一本纯粹女人视角的书,男人是配角,适时的出现也是为了衬托女性的精神。

这本书还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插叙。偶尔的插叙给阅读此书带来了惯性思维以外的乐趣。再一个是不像普通小说时间的延续,它的时间是跳跃的,有时一下就由开头到了结果,由于半回忆的状态,内容紧凑,不拖泥带水。

如果说我给你一点建议的话,我建议你用一天的时间把她读完,不要停顿,读这种书最好是一气呵成,感情才能最大的释放,才能彻底的获得这本书带来的震撼。好有一点小提醒是,前面会很枯燥,一定要坚持读完50页,之后将会给你带来惊喜。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四):关于记忆、遗忘和真相

290页的故事,游离散漫的讲述,我居然在两个多小时内看完了。

更重要的是,我看进去了。这两个多小时,我跟着故事里的Iris去了德国小村博茨哈芬她外婆的老宅,看到了她们祖孙三代女人们如何记忆如何遗忘,我仿佛变成了院子里的那颗苹果树,低头看着树下的爱情和疾病,并随之结出红色或白色的果子。

这是一个有关记忆、遗忘和真相的故事。但是我很不喜欢开头的那篇书评,非要给一个故事套上一顶硕大的政治帽子。

看看那些打动人的句子吧:

“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梢,在房间里飘忽闪烁,映出淡绿色的光。地毡上的光影好似水波荡漾,风从窗口掠过,我仿佛正坐在一条宁静碧绿的溪流里。”

“除了偶尔会有开门或放杯子的声音,此外就只剩寂静。那是一种风暴过后的寂静,就像一声枪响后的耳鸣。这寂静像一道伤口。”

“每个人能记住的事情都有一个上限。所以,遗忘也只不过是回忆的一种形式罢了。要是人们什么也不忘记,那就什么都想不起来。遗忘是一片汪洋,它环绕着记忆的岛屿。”

“在希腊语里,真相aletheia这个词隐藏着地狱之河,名叫忘川lethe。 (译者注:a-lethe-ia即无法遗忘的事情; lethe是哈德斯掌管的地下冥界中的河流,忘川。 鬼魂喝了忘川的水,就会忘记生前的事情)。 谁喝了这条河里的水,就会放下他的记忆,就像之前放下他的躯壳一样,然后准备在冥界开始他的生活。这么说真相就是没被遗忘的东西。但是偏要在没有遗忘的地方寻找真相,这有意义吗?难道真相不是更喜欢藏着记忆的褶皱和洞穴里吗?”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五):不说什么了,德国总是有人写这些民族记忆的作家

我所在在高中有开德语课,所以这本书就成了老师推荐了解德国的良好途径。问同学借了之后没怎么翻,直到有个无所事事的上午,三个小时的消磨让我读完这本书。

曾看过《偷书贼》,也是一德国人写的,二战所带来的伤痛什么的。而《苹果籽的味道》呢,却是在破碎支离的回忆中陆陆续续地把一个家族史交待清楚了。罗斯玛丽和米拉的同性恋我看书的时候居然没读出来有这么一个事情,还是我回过去翻《归乡的蹊径》才知道的,代表的意义不懂,只感觉这家族很乱,命运多舛,正像德国的历史一般。

不说什么了,德国总有人写这些民族记忆的作家,正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沉淀的反思精神吧。

学校里看过德国电影《浪潮》,挺不错的,说是什么多前几年新纳粹主义的涌动起到警示作用。

然而德国不是世界上最有哲理的国家吗?像马克思。虽然纳粹好像和马主义没什么联系,终究德国人没有继承马克思的衣钵。狂热的纳粹让后人认为德国人没有主见,然而从文学作品里看到了那一代的迷茫、爱、死亡、遗忘、意外、外遇......

他们就这样赤裸裸地把那个时代的德国解剖给德国人看、世界看。

好吧,我父亲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使他初中刚刚毕业、阴差阳错也没参加高考。现在是个保安,这几天为低保审核而奔走。他脾气大,不懂我的想法.......

每个民族总会有民族记忆,只是,《苹果籽》畅销是纳粹的影响的太深了,对世界的影响太大了吧,或者是德国现在也挺牛气的.....

希望有个作家也写写长城民族,写写外国奢侈品的精致,也不必这又意思。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哈哈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六):苹果籽的味道,遗忘与前行

初初读这本书,是真的比较平淡,逼着自己看下去,却又老是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放下手中的书,但是后来重新拾起,慢慢读下去,你会发现这本书让你爱不释手,很想一口气读完它。

这本书讲述了伊丽斯祖孙三代女性的故事,配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纳粹的忏悔、羞耻,女性地位的历史背景。爱情,性爱,生理生育,上世纪的德国小镇美丽风光,后花园的清新与甜美,这些都让人着迷!

其实,一开始,我就是冲着情节去的,这些穿插的情节叙述,从一个特别的视角带我们去观看、领悟上个世纪那个时候人们的一些生活场景,当时情怀。美丽却带电的的英格姨妈,无数男人被吸引却又不得近身;有魅力的哈瑞特姨妈遇上一个始乱终弃的医学生,成为单亲妈妈,坚强抚养女儿马瑞罗斯。主人公的妈妈自结婚以来就患上了思乡病。外婆跌落苹果树后渐渐遗忘记忆,却“清醒”的将老房子留给外孙女伊丽斯,自此展开了故事。

如果没有遗忘,那么记忆也不将是记忆,所有的所有,都混在一起,不能让人辨认,那么记忆也终无用处。如果回忆保持原样,他对我们将没有意义。如果记住所有,那么痛完全遗忘没有分别。

“不单遗忘是一种回忆,回忆其实也是一种遗忘。”

“遗忘也不过是一种包含尊严的扬弃。既然某些东西保存下来很残忍,倒不如体面地忘记。”

看这本书,就好像回到伊利斯的那个时代,听她讲述那个犹豫要不要回到家乡,继承那份美丽也带着温馨夹杂着不堪的历史与家产,同时还有可遗忘的记忆。

我很想去看看那个美丽的老房子,那个拥有着美丽花园,花香纷绕,果蔬繁茂,阳光晴朗的地方,无论历史曾经带来伤害还是荣耀,这都是曾经与过去,我们只需活在当下,享受美丽的自然,珍惜不易的亲情,体会想爱就爱的爱情。女性不平等?爱了就爱了,做了就做了,我以为的平等,就是a能做ta所能做的事。对,我说不出那么深刻的意义,但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一点生活气息。相比以前的完全陌生,这本书就好像小小带我游览了一番。

《苹果籽的味道》读后感(七):遗忘苹果籽的味道

你知道的,故事都会有尾声。这大概是一个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故事,是一个经得起成长考验的故事。当故事的尾声置地时,你会记住什么,又伴随着遗忘了什么?

不吃苹果籽的贝尔塔,吃苹果籽说它嚼起来味道像杏仁糖的安娜,延续了家族三代女人和她们所经历的成长、爱情、亲情、友情、死亡。这些看似支离破碎的片段被拼凑完整。作者卡塔琳娜借小说主人公伊丽斯在古宅中的记忆寻回,展现了这个带着伤痛又微甜的故事。不得不说故事讲得很动人,描写景致细腻之处,“风吹过野葡萄藤,椴树颔首,老宅淡淡的呼吸”,拟人的表现手法让古宅变得有灵气,可以通达人性,让我们觉得这些人在古宅发生的一切更加鲜活,并且具有内在联系。害羞、暴躁、冷静、坚强,理智、乐观、忧郁等等的形容方式,都妥善地安置在故事里人物的身上,得以区分,得以记住。色彩鲜明又或者极端的,总会更容易被记住更难忘记。你会记住英格粉色的美丽动人,米拉黑色的格格不入,哈瑞特灰色的游离抽丝。恰恰在你开始遗忘这个故事的时候,你可能会猛然惊醒。一个好的故事总能在你快要将它遗忘时突然浮现,对你的生活旁敲侧击,给你的迷惘以指引。这本书与其说能帮助我们认识德国,不如说它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成长的伤痛,挥不去的记忆,遗忘可能是重生,在真相与否都是过去太久的情况下,念念不忘伴随了幽怨倒不如遗忘。

文中有一些“一知半解”的句子,比表面更深刻。“如果回忆完全保持原样,它对我们将没有意义”,“也许遗忘也不过是一种包含尊严的扬弃”,“真相和遗忘总是密不可分”“‘遗忘’有许多方式,微妙的是‘记忆’竟也是其中一种”,作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遗忘与记忆、真相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遗忘是真的遗忘,还是故作遗忘。是借希望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还是力图在行进的过程之中更贴合内心,更接近生活的真相。妈妈克里斯塔有思乡之情,她忘不了故土、老宅,但她最终和外婆贝尔塔一样丧失了所有记忆,空白一片。“我”伊丽斯踏着老宅的一草一土,回忆钻了出来,“我”想要理清脉络,想要探寻过往的真相。有些真相已经不明晰,时间久远,物是人非,成不了原本的曲调。所以,只能选择遗忘。原来,故事中的遗忘说起来是有些迫不得已的。但生活着的我们最好的选择也是遗忘。正如那句“也许遗忘也不过是一种饱含尊严的扬弃”。你能感受到这话掷地有声的力量。也许你曾不小心犯错,也许曾受到伤害,但那些曾有的经历只有鞭策我们更好地成长,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忘了曾有过的苹果籽的苦涩吧,现在只需要好好品味苹果的甜。

当我们去试图剖析作者的用意。小说的背景是德国的大环境,脱不了纳粹。后人去品尝新鲜的苹果时,一来不会再去碰苹果籽 ,二来曾被吃掉的有毒的苹果籽的味道再也没有人可以知晓。因为,回忆总会带有遗忘的成分,而已被遗忘过的故事不会完全真实。如此看来,这串联起来的遗忘的故事好像一个温暖的怀抱,去拥抱如今正拥抱着生活的德国人民。不必过于探究过往如何,我们只需要记得曾被偏离的轨道,记得苹果籽曾被咬过,遗忘那些不愉快吧。加上这句“苹果落向哪里,就呆在哪里。苹果总会落在离树干不远的地方”,形扎根在哪里,行不会太偏离。万事都有其逻辑性,不必太执拗,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会更优雅。

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在自己的故事里单单讲一个方面的内容,就好像李安谈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时不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而是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篇文章也显示了它的包容性,就寻常所见,可以看见女性的独立,每个姑娘都学着为自己的生活做主见,勇敢地承担着生活的一切;可以看见外婆、妈妈、“我”、以及没被大肆刻画的人们对于故土的留恋,这浓浓的思乡之情,也透露了对又懵懂又美好的过去的时光的怀念,故乡能给人们安全感,归属感;可以看见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有时候轻易宣泄,有时候又静默无影踪,有时浓烈,有时温暖,有时又薄凉,简单的时候是蓝天白云,复杂的时候又乌云密布。还可以看见很多,当你细细去品尝。

事实上,你的理解力、想象力有多少,会决定你对这篇文章的认知。再好的文章都需要一种彼此相知的默契,但这本书又是那么地平凡而贴合生活,作者笔下那些温柔而有张力的句子让我们触碰起来更加容易。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读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