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读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3-13 09:37:44 299

《转型的逻辑》是一本由朱敏著作,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一):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

微博正在改变这个世界,它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言人人都可以抱怨,一时间沉默的羔羊们都开始咩咩叫,汇聚成震天价响。我们不在容忍,我们不再做被SB,我们摔门而出!可是,然后呢?

鲁迅1923年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做演讲时,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娜拉出走以后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堕落,一种是回来。

现在这么流行模仿造句,俺也来造个句子,出走以后,如果她没有带公交卡,就将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走路,一种是骑自行车。都带卡了吗?很多很多人都在嚷嚷着要出走,可是出走了,然后呢?

我们每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可是,摸了30年以后,是不是手感不好了?是不是忘了第一次摸到石头的感觉了?哦,对了,为什么要过河来着?这条河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前几十年跃进时的那条人造河?河那边有什么好的?即使没有到过河对岸,但至少,我们设想过河对岸的样子吗?再次出走以后,我们还要摸多久才能到达对岸?There is no easy answer for all these f** questions.但至少我们是否应该在愤然摔门以前思考一遍过这些问题?

我们所面临的远没有选择公交或自食其力那样的境况简单。公平与效率、稳定与改革、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福利与保障、经济社会政治法制教育文化之间相互约束和促进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以及非公有经济的重新定位及其改革...每一个命题拿出来都不仅仅是一个可以使用前序、中序或后序算法就可以遍历完成的具有有限节点的二叉树,每个父节点都有N多子节点。头大了!砖家赐予算法吧。

幸运的是,我们确实有一些砖家不只是会辟谣的,他们偶尔也会早上起来,随便在什么地方写写算法,不发一语,写完以后,接着睡觉,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要提高自己,看别人的算法(什么叫看?明明就是抄袭!)总是一条捷径。而朱敏的《转型的逻辑》就是这样一本、集合了各个专家的冷静思考的书,他主要从经济角度出发,讨论了上述现当代极其重要的命题,砖家们给出了各种摸石头的方法,蔚为奇观,大开眼界!

大多数人不会质疑娜拉应该出走,但想要摔门的人太多太多,考虑出门以后怎么办的人却太少太少,给点建设性意见呗。否则,整天只是抱怨,那不成怨妇了吗?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二):气定神闲做论道

一本访谈纪实类的书籍能决定其好坏的除了答之外,人们很少注意到问的重要性。央视有一位做访谈的女主持人经常在做经济类的访谈时劈头就问:您对于目前全球(全国)经济局势有何看法。如果不是采访专业或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可以直接追究央视选拔人才的失职,倘若是我们就可以像本书中第一位被采访的陈志武先生共同质问中国的教育在搞什么了?

作者在访谈能力上表现出很高的造诣,话题的延续性很强,能够顺着被采访者的兴趣往下走的同时保证不离题,这让问题与回答都充满吸引力,只要被采访者足够对自己所处的领域有着认真的研究,整篇都很有看头,以我个人看来,第一篇和最后一篇是最值得看的。毕业于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在访谈中提出的观念被作者清晰的厘清为小标题。首先金融创新有赖体系支撑,作者也不装蒜直接提出:在不少中国人都自我膨胀的认为中国必将比西方更快经济复苏,表面政策与形势看起来也挺乐观,更让很多人觉得没必要研究深层。(为什么事情走到了这一步?并非直接发问,但能促使被访者做出回应,使用这样的开谈很厉害呀,题容易被抖散收回来也难度颇大,必须要称赞)。陈教授的回答也可圈可点,先肯定问题中之处的现象确实存在,并针对现象中体现的心理进行分析,国人的幸灾乐祸纯属一厢情愿,以模仿为主的天朝从长期来看很难与通过自由竞争并有着优良制度创新的美国相比,英国的历史几乎就是中美两种模式的集中体现,总的来说,又监又管,结果不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尤其让人读的高兴的是,直至访谈结束,全是大白话,概念虽然不少但每一个是堆砌用来自捧的,陈教授对于目前图书市场上一本受到热捧的书给了很严厉的批评,把批评点戳在了“假设太大胆,求证走过场”上,可谓洞见,批的痛快之极!而后对落后的体制制度结合货币乘数效应等各个方面层面进行分析,尤其到了后面对造成这些错误基础的判断,陈志武认为教育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几段高屋建瓴,是绝对的根源。相对于后面一些“泰斗”之类的砖家们的哼哼唧唧一本正经,难怪作者要把这篇放在最前面,读完后又有些怅然若失,作者虽然一直在,不晓得后面还有多少这样有高度又有深度且肯说人话大白话的人。两个人气定神闲坐而论道其实都冒了一身汗吧。采访者有备而来且基础深厚,真的是足够少见的……

封面上写:困局与超越:中国经济终极救赎。终极对话就成了,救赎还是别抱什么希望了。化用陈教授的意思,我这个“难养”的女子与小人正在教育第一线看到培养大批思辨能力与人文社科并重的学生出来不知是多么遥远的事,拥有什么能力与能够施展多少又受限于自身和制度。又一次怅然。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三):转型为什么这么难?

近年来,改革、发展、转型这些词几乎被当成口号天天在喊。但是,住房、医疗、教育、国企、司法等领域的改革,问题却是不减反增,有的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比如,有些体制在往回改,有些体制表面上改了,但实际执行中仍原地踏步。更严重的是,人们对转型的目标,转型的方向,转型的应然价值等核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混乱,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争论那些迎合市场和民众心理的“术”,而不愿去关注思想层面的“道”,因此,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便习以为常。《转型的逻辑》一书关注的,无疑是“道”这一层面的东西,无论访谈部分问和答所体现出的睿智与理性,还是附录《转型的逻辑》从历史纵深寻求转型逻辑的深刻与厚重。

《转型的逻辑》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作者朱敏与江平、陈志武、李佐军等学者的专题访谈录,访谈内容除了高度浓缩各自观点外,更多着眼于如何用应然的价值来构建未来的图景。此外,几位从党政领导岗位转而思想理论研究的,如刘福垣、卫祥云、王忠明、石定寰等,他们对经济社会问题的分析与研判,既有追求应然价值的理性,又不乏务实的一面。与访谈部分不同的是,附录《转型的逻辑》一文提出“强制性导致的非兼容结构”的观点。并通过政经史一体化的分析方法,从价值理念缺失、官商结合模式、地方政府竞争三个角度,对该观点进行了论证,更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难逃兴衰更替的深层次原因。如果说访谈部分是专家们对中国经济社会把脉后对症下药的话,那么,附录应是从历史纵深对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深度剖析,进而让转型回归常识。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转型,但却越转越不尽人意?最现实的理由就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利益之争,其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昨日改革的受益者尾大不掉的成为今日改革的敌人。在附录《转型的逻辑》一文中,作者指出隐藏在“一元统治,两极对立”这一非兼容结构背后的食利阶层是转型的最大阻力,这一深刻洞悉既超越了左右之争,也揭示了虽以理想主义信仰存在,但事实上早已被虚化的“一元”的真实状态。转型的本质就是通过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其途径不外乎暴力革命与温和改良,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但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代价成本角度考量,通过渐进式的变革达到成功转型目的无疑是最大的善,正如李泽厚那句“告别革命”的呼喊。

但是,这一切必须从思想的启蒙开始。法律只惩罚罪犯而不惩罚犯罪工具,这是常识。但现实中总有人将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与盗用这些理念干坏事的人混为一谈,从而阻止常识的传播,破坏思想的启蒙。比如,张三经常说自由好,但有人觉得张三会用自由来煽动无知的良民干坏事,所以不但张三是个坏蛋,自由也不是好东西。其实,常识就是常识,它不会因为曾被坏人玷污过而改变。所以,只有那些经得起推敲和验证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的时候,改革博弈双方的天平才会发生倾斜,就像股市中只有价值投资成为主流的时候,多数的投资者都能受益一样;只有当转型的逻辑被真正厘清时,用自由反自由,用民主反民主的闹剧才不会天天上演。

这就是思考的价值,也是思想的力量,更是布道者的梦想,但愿《转型的逻辑》能够抛砖引玉!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四):想好了你再走

想好了你再走

评《转型的逻辑》

每每遇到人生的抉择时刻,我们都需要停下来思考,确定了我们的目标以后再开始行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目前也到了这样的时刻,经过30多年的增长,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又一次改革调整的选择,中国社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以便于经济的更好发展。如何进行改革,如何才能更好地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改革的论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转型的逻辑》中列出了15位中国高层财经人士、主流经济学家关于改革的观点,这些观点通过作者的组织和串接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成的系统,他们的观点也基本代表了中国高层管理人员的观点,能为我们了解中国发展现状、研究政治改革关键、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信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能记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顺应生产力需要时,生产力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需要时,生产关系将对生产力发展起到限制作用。改革就是要调整那种不合时宜的生产关系,重新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存在的问题不少:中小企业的活力无法得到释放,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过于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进步,但又时刻担心“四座大山”压下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先富起来的并没有带动还没富起来的;资源瓶颈凸显,生活环境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回到起点,思考一下发展的根本目的,总结一下我们这些年来的收获与不足,然后再准备前行。诚如书中所言:寻找非兼容结构的转型之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相信这里所提及的转型之钥,也就是我们改善生产关系的秘方吧。

经济和政治高度相关,改革过程中市场如何从政府手中获得权利来分配资源?渐进式改革如何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不影响社会稳定?15位专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关于改革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作为高层的专家人士,他们对于中国经济现状和社会结构的描述一目了然,有更高更精确的把握;对于改革的通盘考虑和研究深度显而易见,有更全更长远的眼光,足以让很多读者受益。对于资源配置、税收以及如何激发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灵活性和积极性上,对于推进哲学思想解放上,对于改革的效益与公平上,很多观点虽然在很多媒体上都能看得到,而这么多的透彻观点集合,更容易对中国经济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让读者耳目一新。当然,作为国务院高参和主流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目前的问题,他们的言论更多是政府的意志,也不免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鞭打过快牛也能算一种创新?低端产业仅仅是为了保护就业人员就不宜过早转型?国有资产不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整本书的编排,个人有一些看法。首先,由于书中涉及到的很多观点部分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编者能将当时的背景和时间稍加介绍,可能会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其中的一些观点。其次,书中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录改革思想,虽然比较通俗易懂且容易烘托出被采访者的观点,但过多的观点罗列,同样会令读者眼花缭乱,同时不容易把握作者本人的观点等问题。

在问题还没想清楚的时候,讨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还记得30多年前的那次关于真理的讨论么?经过讨论后中国明确了真理的标准,摈弃了“两个凡是”,开始了3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如今我们又遇到问题了,如果关于发展真理的讨论能为改革助力,如果思想的统一能让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那么我们希望这样的讨论能更加热烈和彻底一些。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五):艰难的转型《转型的逻辑》

艰难的转型《转型的逻辑》

这是一本访谈录,采访了中国当代著名的学者,通过和这些学者们的对话,论述了中国社会在改革中艰难的转型,这个转型到现在还远远没有完成。

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一个转型的过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专制一点一点走向民主。三十年的变化,三十年的进步有目共睹,全世界都承认作为一个如此大的国家,中国的转型相当不错。尤其是和苏联相比,更是对比鲜明。不过如果说改革已经成功,转型已经完成,还为时过早,我们总说改革到了最关健的时刻,是的,可以说只要转型没有彻底完成,那么就永远都会感觉到紧迫,因为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转型的失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不好就会被河水冲走。当然三十你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未来,让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获得最后转型的成功。

其实对于改革来说,都是先易后难,好改的几乎都改了,能够放给市场的,几乎都市场化了,所以改革越往后,越困难。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从改革中获得利益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很多人希望改革就此为止,为了现实的既得利益希望保持现状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转型会越来越困难。

在书中作者采访了十五位中国当今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比如张曙光、江平、任玉玲等等。就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探讨。十五个专题,分成四个部分,组成了全书的基本结构。

书采用的是访谈的方式,让人读起来感觉很顺,使本来很抽象的问题,在谈话中变得很通熟易懂。在书中作者就金融、通胀、房地产、法制、国企、低碳、伦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就个人而言最关心的还是房价的问题,这可和每个老百姓的生活都密切相关,房价到底是暂时停涨,很快还能够恢复,还是真的到了拐点,供需发生的变化,进入了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呢?书中的一个例子让人感觉很震惊,那就是访谈中政协常委任玉玲谈到,她去澳大利亚考察,为她服务过的司机和导游一共有十个,竟然有九个在中国买了房产!太可怕了,房价再不降真是不堪设想!中国的房子已经不仅仅是房子,而是炒作的对象,如果房价再持续上涨的话,崩盘真的不远了。近三年多我家的房子就快涨了一倍,做什么生意也没有这个赚钱,所以社会上几乎能够调动起来的资金都进入到了房地产中,我们之所以觉得房子还能够买得起,是因为我们总是相信未来我们的收入会更高,所以把未来的收入都投入到了房地产中去了。就好像日本泡沫经济最疯狂的时候,每个家庭都疯狂的进行贷款,把所有的工资都用来换贷,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相信房子还会涨,工资还会涨,所以赶紧买房子才是最好的办法。的确房子肯定会涨,工资也肯定会涨,但是绝对不应该涨得这么快,快到三四年翻一倍的程度。房价现在稳定了,是个好事,如果再有一轮暴涨,那么泡沫很快就破裂了。

书中还谈论了很多我们关系的热点问题,如果你关心中国的经济,如果你关心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可以看看这本书,相信你不会失望的。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六):中国改革:从器物文明到动态和谐

中国改革:从器物文明到动态和谐

——评朱敏《转型的逻辑》一书

大国崛起,群雄环伺。

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后,关于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话题,获得广泛的关注。乐观者认为,中国在不久的几十年内,即可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袖,悲观者则认为,中国即将步拉美的后尘,成为“失败国家”。

上世纪末,有一本《山坳里的中国》的著作曾经风行一时,弹指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蓦然回首,人们发现,疑问仍然没有变,中国又走向了一个新的拐点,它能否走出山坳,迈上康庄大道?

回望百年中国之路,蜿蜒曲折,其主干道却不外乎写着“转型”二字,即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艰难嬗变。

百家争鸣,泥沙俱下。

关于中国未来应该如何转型,存在众多模式之争。在现实层面,前段时间,重庆的共富模式,与广东的“先富”模式,引起了众多的争议。而是渐渐式修补,还是到了非改革顶层设计不可,亦在社会上各执一词。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改变和动荡,而社会底层的暴戾气息渐浓。

关键时刻的选择,往往关系国运的兴衰。在此情况下,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到底该路归方,其未来逻辑与动力都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值得全社会在广泛争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青年学者朱敏以其对时局的关注,对于未来的忧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并且,他与几十位国内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学者进行了对话,集百家之大成,完成了《转型的逻辑》这一鸿篇巨著。此书对于厘清中国当下与未来发展的迷思,指引未来转型的道路,富有非凡的意义。

相对二十年前充满悲观的何博传,朱敏则相对乐观许多,这不仅是因为朱敏比何博传更年轻——当其成书之时,正值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更重要的是,今日之中国,大势渐成。充满了希望。由是,《转型的逻辑》既是中国当代的盛世危言,亦是中国未来的喻世明言。

更具理性和建设性。

值得警惕的是,国家一时兴盛容易,但是,要保持长久繁荣,则必然有其独到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可曰改革精神,能够不断自我更新。

更重要的是,一时兴盛可以另辟蹊径,保持长久的繁荣,则需要寻找大道。

而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以及个体力量的勃发,基本上是三五十年就有巨变降临。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也应该有涤荡自我,否定自我,时与革新的勇气与智慧。

美国能够强盛200年,并且至今不衰,就与其强大的自我内部革新能力有关。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与奴隶制的矛盾,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涤荡了污秽,扫清了发展道路,遂一跃为世界第一强国;在二战之后,美国通过马丁路德金发起的民权运动,完成了对自我的又一次革清算与革新,而经历9.11事件十年之后,美国在纽约世贸的废墟上建立了9.11清真寺,族群融合与信仰的宽容,成为美国社会普遍反思后的共识。

中国的强盛,同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从孙中山时代的建立共和,埋葬帝制,到毛泽东时代完成对于全民族史无前例的大动员,以及对于阶级和阶层的彻底摧毁,再到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一代一代,既是传承,亦充满了反思与否定。而正是敢于否定,才实现了一代一代的超越,至今日,中国终于成为全球第二大国,初步实现了大国崛起。

今日中国,亦当遵循此道。大国的崛起,绝非仅仅是器物文明,而应该借鉴现代国家优秀制度,吸收现代世界主流文明,服膺现代社会主流价值。实现广泛,深刻,多元的繁荣。

中国“十二五”提出了转变未来发展模式,而这种转变,亦将是多重的,既包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亦包含社会制度变革,以及文明的进化等领域。中国未来需要多方位的全面改革,而并非目前只敢改革经济领域,中国需要彻底告别“跛足巨人”。国家的辉煌,永远不只是器物文明,社会体制的改革,主流价值的普世,才是未来强盛之道。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更深刻的寓意即在于此。

朱敏提出既要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亦要从人文的高度,更深层次低审视道德危机和体制问题,构建“动态和谐结构”,某种意义上,亦与中国未来走向暗合。

走出山坳,天高地阔,中国在完成凤凰涅槃之后,必将旭日东升。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七):“大家”谈转型

之所以对《转型的逻辑》一书书评采用“大家谈转型”的题目,其一可以理解为众人谈转型;其二亦可以理解为谈转型的人都堪称大家,尽管有些人可能并不这么认为。《转型的逻辑》本身是一本访谈录,它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而参加访谈的人由都是各领域的领军或代表人物,因此我必须承认这本书是不同智慧集合的体现。当然尽管是对不同的社会精英访谈,但是他们的观点中仍有很多共识,那就是认为目前国家、社会的体制、框架出现了很多问题必须要转型。

在以陈志武、张曙光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以江平为代表的法学家及以任玉岭、汤敏为代表的国务院参事等的分析下基本上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目前的外向型、投资型经济模式已经到达瓶颈必须转型;第二公平正义原则在一直以来的效率至上中不断被忽视,现在也必须转型;第三当前中国虚拟经济过旺,实体经济逐渐被挤压必须转型;第四制度转型速度过慢,法治社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彰显。其实这四个方面只是宏观上的表现,在这四个方面之下微观方面早已经暗流涌动,对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都有着极大的威胁。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重视外汇储备和进出口贸易,在地区及世界经济危机来临之时采取了加大投资的应对策略,正像书中所谈到的凯恩斯主义本无错,只是应该注意其发挥作用的时间和阶段。这也就是说我们目前之所以能够避免美国那样的灾难是因为凯恩斯主义在发挥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发挥,实际上只有真正的扩大内需才能将经济体制转到正常、良性的轨道上来,而扩大内需这几年不断地在提及,但是并没有有效的、彻底的推出改革的措施,致使GDP不断地提升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的扩大,民众的幸福感没有在内需上体现出来。书中观点认为所谓“家电下乡”之类的政策只能从皮毛上改善内需的萎靡现状,真正的扩大内需就必须建立共享性经济,让经济的效果和改革的成果普惠到民众的身上,而非单单在一些大企业及富人身上。内需首先就是收入,也就是说没有收入就不可能谈及扩大内需,相应的要有收入就必须增加就业,单纯的资本运作并非是大多数民众的选择。这也就是说我们要进一步的清醒认识谁才是真正解决就业的“能手”?答案就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处于外企和国企的夹缝中生存,这是最为悲剧的事情。要知道中小企业才是国家真正的民族产业,也只有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才能促使中国市场整个的大繁荣,但是一些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这一点,“国进民退”的错误仍在进行着这对于经济的宏观面来讲不是什么好事,相反它正进一步的加剧着经济的僵化。卫祥云先生的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要区别对待现存的国有企业,凡是国家战略型行业的国企就应保证国家的直接管控,甚至要采取公务员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国企管理者,相反凡不是国家战略型行业的国企就应该直接推向市场。这种观点我是认同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具体的行业和管理模式的问题。在处理好“国进民退”的问题后才能有效提升国企竞争力和给中国的市场经济注入活力。在这里,我想谈谈一点关于陈志武先生的认识,陈志武是一位美国的学者他的出发点是否是以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是很值得怀疑的,在本书中他谈及的关于国有企业的内容我认为是有欺骗性的。他认为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但是交予全民管理又不现实,那么可以采取将国有企业的股份平均分配给13亿中国公民。这种建议乍看之下非常有道理,甚至充满了智慧,但在我看来这是给投机者以机会,毁灭国有资产的“毒药”。试想想看吧,我们避过操作层面上不谈,就民众对于股份的认识和掌控来说差异性是非常大的,当年的中国“国库券”、俄罗斯的债券最终的去向都是投机者,在俄罗斯更加清楚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寡头”,这些人带来的流毒至今仍困扰着俄罗斯。陈志武难道也想学习他的同行在中国推动又一次的“休克疗法”吗?

公平正义是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对于所谓社会主义社会更是那样,面对经济上的权贵资本家只有下定改革恒心才能解决问题,否则统统是空谈。书中一些观点认为目前不适合追求结果上的公平,关键是经济上的公平即机会上的公平,这种观点注意到了问题所在但是还是回避了公平的最终目的。公平是避免人沦为动物的基本保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改革开放后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了社会关系中的指导思想,这直接导致了非利不做、有利就图等功利主义思想,而强势的人和组织将弱势的群体彻底的挤压到阴暗的角落,这些在近几年尤为突出。这充分说明了转型不单单是经济上的,也是社会思想和存在上的,必须将社会保障体系有效的贯穿于经济运行机制中去,将税收和国企的利润中得一部分毫无保留的投入到转移性支付中来,全面有效的落实了社会保障。在我看来,公平正义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于人的重视就是要有公平的理念,很多社会精英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为一种伪善的面孔,他们总能够在媒体上公开表露自己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但是一旦谈及公平正义自己的所作所为难登大雅之堂。当前在公平上出现的问题很多,尤以房地产业的例子为主。很多普通的民众买不起自己属意的房子,但是一些所谓的富人却能够买了别墅甚至投资房地产进一步的赚钱。或许一些人也尽其全力的买了房子,但是之后就会产生后遗症,成了不折不扣的“房奴”不仅对于内需扩大造成必然冲击,更加大了社会分层力度积累社会矛盾。实际上公平不在于机会还是结果,因为它们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分开,只是前者看来是一种绝对的公平,后者则是一种相对的公平。无论哪种公平受到破坏都会造成整体的不公平,至少在当前的体制下是这样。因此必须注意到政治体制的转型改革,其实政治体制改革本身也是有思路的,也有着自己的“轻重缓急”。法治社会的构建到今天也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仍然没有实现完全的法治,就像书中观点称市场经济目前的秩序仍然依靠着政府来维持,这样疲于奔命的维持不如通过法律来规制和维持。在我看来当前我们拥有者很多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只是没有能实实在在的贯彻执行,倘若真的能够把制度和法律当做一切工作的基本标准,那么法治社会的建成和制度的转型将指日可待。这就如汪洋在回答关于“乌坎选举”问题说的那样,没有什么创新只是把已有的制度落实而已。

国家的转型对于这个国家的任何组织和个人来讲都是大事,因此需要大家来谈转型,只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定的共识才能真正有效的推动转型,否则仅就阻力就可以让转型成为空谈。《转型的逻辑》实际上做出的就是一种逻辑的判断,它勾勒出了一个宏观的蓝图,使转型的重点、难点逐渐明了了起来。不论书中那些“大家”们的意见正确与否都是有代表性的,值得我们去深思。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八):《转型的逻辑》:崛起还是沉沦?

文/黙一

中国前方的道路,需要转型。历史的趋势不可阻挡。崛起还是沉沦?是我们国家面对转型道路的方向选择上将要面对的不同结果。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现阶段内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也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个过去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的问题,在如今险峻的环境前愈发浮出水面。近些年,由我国经济社会问题引发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经济是抽象化的社会,而社会则是具体化的经济。研究经济领域,则无法绕开对社会现象本质的深刻探究。研究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没有不感到历史研究的重要。因为群体性社会发展过?错综复杂,头绪纷纷,要从中寻出几个要点,成立一贯的系统——由此明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确是不容易的事。中国数十年来探索经济的发展方向,事事只知请教外人,结果只学得外人的皮毛(因为外人有外人的传统精神,不是中国人所能学的)不能深入国民的心性,适应民族的传统,以至效果甚微,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因为不能基于自身的特质制定特质的政策。再究其根本,则是因为对特有历史环境发展下形成人群的的特殊性客观认识不够充分透彻。对自我的历史发展轨迹剖析不够深刻。

我们唯有认清客观现实,尊重规律,才能够更透彻地认?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只有认清我们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够发扬与规避。创造出属于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前进方向。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完善,理应是基于地理条件、技术水平、财富需求等自然形成的客观因素为基础的,而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是受这些客观因素的酝酿与碰撞,而后妥协出来的。而经济社会是动态性的,这一切动态的内因是受到当时人口与财富的增长与矛盾积累造成。这就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政治制度的相对迟缓发生碰撞。

大国崛起的标志,其重要的特征是产业结构与劳动关系的飞跃。其后酝酿出国家运营体制效?上的提高。可见,产业结构与劳动分工的存在形式是一个国家走向崛起与飞跃的重要基础。而国家体制面貌的改变是基于这些最基础劳动单位的大范围量变走向量变的。这就是为什么16世纪大工业的英国能够战胜金融最繁荣的荷兰的重要原因。也就不难理解20世纪信息化生产方式的美国遥遥领先的原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的生产模式与合作模式呈现出多种类、多元化、规模化的特点,传统的以个体甚至是家庭为单位的组织方式,在质量上与数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革新愿望的需求,从而发生了自下而上的技术与社会结构的飞跃。首先,新锐生产方式与合作关系的革?,带动了社会意识的新思维。其次这每一个拥有新思维意识的个体们,组成了这个国家的整体。产业化调整是变革与自救的基础,不然我们的改革与转型,只会成为没有现实基础的空中楼阁。所以,基础产业化的调整与创新,才是我们当下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多数国人大多知道,国家财富在资本周转运作过程中可以极大增长。即使赋税比例不变,只要“经济规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自可持续增长。而想要财富“周转”起来,国家就要通过各种赋税使用民众的智力和劳动力,中央将税收用于国家机器本身运行,国防、赈济、“铁公基”工程等等再部分发还给民众本身,也即财富从下到上的心啊,然后再通过一些形式散播下来。但在上述过程中,财富世纪没有“增值”反而有“过程损耗”,往往到了上层以后,却无法再发付到下层,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资源滞销、而民间资本被吸纳,将会缺乏充足的资金扩大经济规模,更无从谈起产业结构的飞跃,形成经济社会本体的消耗。因资本在高层和高级产品(高新技术、重工产品如机床、飞机、坦克)端冗积,吸纳干了底层和低级产品(轻工业和农业产品)的基础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本,上层不断空耗,下层不断萎缩,国家资本萎缩,只能靠贱卖(民间资本不具购买的规模与实力)国有资本,重新给下层注入,这就是内循环式的模式危机。

要客观尊重我们的历史民族性。这个民族的特性无疑是建立在生产力和地理、气候的作用关系上的。温带沿海平原往往能够有限进步,是因为海洋的暖湿气流和内陆的冷干气流在此交汇,形成比较充沛的降雨;自内陆发源的河流搬运来你傻,形成肥沃的沿海预计平原;农业社会就会在此兴起,人类就会聚集定居生活,这就给技术的交流和延续提供了基础。

作为一个有着传统农耕经济与农耕经济意识的民族,大平原大农耕就会造成生产模式的统一,和上述作用就会产生思维?念、道德观念的统一(所谓我们的历史民族性),这就给证券的统一除了地理气候之外,又提供了两大社会基础:生产力和意识形态。之后的生产力发生变化也会延续这个惯性走向一个特定的方向。

如果工业是我们国家的心脏与血液,那么农业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肌体与身躯。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衰竭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的效率与协调,那么肌体与身躯的损害则会伤及到我们国家的根本。维护我国的农业经济基础稳定与农民的民生利益,则会显得更为重要。与工业经济相比,农业则会更多的受到气候、自然灾害、环境因素、经济背景的影响,波动更加明显,也更加脆弱。而这脆弱而不可控的,却是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农业运行因素的突发与不可控,是面对未来发展与改革之路上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预留对不可控偶然事件(如气候、小冰川时期、自然灾害)的解决方案,避免其对整体趋势的影响,至关重要。(警惕“黑天鹅事件”)

我们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体制转型,在其生产关系的不同背后,也有着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似性。(如对外政策、农商关系、贸易模式等)如明朝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社会风俗的变化,政治斗争与统治阶级危机的加深,早期启蒙思想的涌现,文学艺术的革新与市民文学的兴盛,传统科技的总结创新与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将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转型总是的研究引向深入,从中可发现许多与我们今天社会转变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的相似之处,有利于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正确处理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利国利民。

这本书,给予我们的与其说是答案,不如说是启示。一个好的启示,往往比一万种答案更加重要。我想,无论读者的观念与价值是否相同,面对客观公正的启示,则一定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想要找一本?容各家观点而淡化个人倾向的图书。我想这本书一定适合。我们进入了漫长的摸索阶段,也许这将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我相信,民族和国家信仰的纽带,终将让中国人团结到一起,因为历史反复在证明,这才会迎来中国真正的和平与富强。就向本书的导读中李治华先生所说:对于未来,既要希望它好,又要准备它坏。寻找转型之钥的过程,将是亦苦亦乐的漫漫征旅。这也是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去做的。

与诸君共勉!

黙一敬鉴。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读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