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读后感 浏览文章内容

《电影遇见书》读后感精选10篇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1-02-25 11:12:08 392

《电影遇见书》是一本由启航 / 宏玖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遇见书》读后感(一):有新意,没深度

这样一本同时关于书与电影的文字,注定了它必然是小众的,说小众是因为对电影痴迷甚至有所研究的人不会拿起这本书,对书喜爱的读者对这些电影多少也有所了解,它缺乏更加吸引人的主题。

文字里的【印象】,那是为电影入门级的人准备的,【与书有关】其实就是对剧情之外人物的延伸,本书的亮点就在于它做了这样一个汇总,将电影与书的交集体现出来,而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去阅读更专业的书籍,而本书大部分文字为【故事】,简单来说就是详细版的内容简介,这点是备受大家吐槽的主要因素了。

其实如果这本书将视角再扩大一些,将音乐、电影与书的交集汇总起来,将【故事】缩减,增加评论与影响,增加背景与权威花絮,会是更加可看的一本书。

《电影遇见书》读后感(二):当书的世界和电影的世界交叠

《电影遇见书》并不是一本简单的介绍电影的书,也不是一本单纯的介绍电影里书的元素的书,它更像是挖掘两个世界的神秘,打通两个世界的特质。里面有着读者的期待视野,文本的召唤,还有文本的细读批评。由专业的图书人来邂逅电影,就会有了不同于纯粹视觉娱乐的电影发现。在声光影的电影胶片世界里,隐秘盛开着图书的小世界。

这两个世界,就是图书和电影。图书的阅读和电影的阅读方式大不同,载体不同,书里有书,电影里有书,大阅读里有小阅读,电影人生里有小人生,人物看的书,与书有关的事,往往和书里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应该叫做,《当电影遇见书》,更生动,更强调当下。从前曾经阅读过一本《苹果酒屋的规则》,主人公都喜欢看狄更斯的成长小说,他们的成长和狄更斯书里人物的成长构成了镜像和隐喻的关系,有点后现代的互文感觉。在字里行间,能够寻找出性格、命运、情节的相关线索来。

书的珍贵之处在于个性,这本《电影遇见书》也是,很有生命感,里面选取了相当多的法国电影,这也和法国人有艺术个性,文艺气息浓、读书成为生活牢不可分的一部分,有相当大的关系。香港的电影居然也有几部,很出乎我的意料呢。

《电影遇见书》读后感(三):以书为业的人

韦伯曾在《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中反复说过,人的一生就是要寻找一个魔鬼,和他签定一生的契约,并以之为业。《电影遇见书》所介绍的121部电影,讲的就是这群“以书为业”的人的故事。从写手、编辑、代笔人、诗人、剧本、漫画家、朗诵者、侍读女、出版社老板和古旧书经纪人、图书馆员、读者和评论家的故事。他们无论以何为生,却大多已与那个名为“书”的魔鬼签订了契约,一生也挣脱不开。这个魔鬼并不许诺他们“书中有金屋、面包或红颜”,却仍旧将他们牢牢绑在这辆或飞驰或缓行上千年的时光机器上。无论是在《鹅毛笔》的时代,还是《莎翁情史》中,抑或是在《台北一页》,他们都沉迷于与书有关的世界中。

所以,这本《电影遇见书》,其实是两个爱书之人(当然,也可以说是与书签订一生之约的幸运囚徒)以聊电影为名,来记录与书有关的一切。每部电影之后,都不多不少地写着半页“与书有关”的文字,介绍自传作家、电视台读书节目、版税、灵感、书店等等看似琐碎、却和电影情节密密相寄、悉悉相关的细节。读完之后再回头来看电影,整个视角会为之不同——那些以书为业的人们,悄悄地站在了你的身后,将他们的好恶、品味、视界和感悟,耳语般地念叨在你的耳边。他们大概是受了那个魔鬼太深的蛊惑,不但心甘情愿地背负一辈子的爱书契约,还自觉自愿地寻找着同好。我得承认,以电影为由头,他们这次算是成功了。

《电影遇见书》读后感(四):遇见,可以有很多方式

翻开书,最先就是看了我看过的几部电影的那部分,就觉得此书非常不值,白白废了那么多纸张。

作为一个既爱看书、又爱电影的人,更觉得此书不伦不类,要说介绍电影吧,还不如看豆瓣上简单的介绍,还能够更好地激发把电影找出来看的欲望。此书这种用文字将电影内容再做复述的方式让我觉得是对好电影的亵渎。

要说影评吧,又写的很烂。比如关于《朱莉与朱丽亚》那部电影的印象,作者的主观臆断是在是太明显,和我自己看这部电影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整理就显得对电影的评论水平实在不高。与书有关那部分本来是个亮点的,可惜太不严谨,就评论《朱》的这部,“据网友介绍”、“据网友说”、“还有网友透露”这样的词反复出现,难道这部分都是从网上拼接而来,都是要靠网友了,这样的态度极不认真。

电影遇见书,本来是多么好的一个主题,可以只是简单地将涉及书店、作者之类的电影简单地罗列在这本书中,太牵强附会了。

个人认为,电影和书的遇见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在艺术上的共通,读者在电影和书里的神会,这些才是更加深刻的“遇见”。

:说是严歌苓推荐作序,翻了一本书,原来在封底有她的一句评论,评价太高,我估计严歌苓也没有读过这本书。以后妄不能轻易相信名人的推荐。不过也倒是如豆瓣上有的朋友说的那样,“从打开这本书,到结束阅读,只需四个动作:坐下、翻书、掩卷、站起。”没错,而且在半分钟内就能完成,然后你就再也不想打开这本书了。这本书有得束之高阁了。

《电影遇见书》读后感(五):不是书,而是一部豆单

当时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指望着能看到作者通过电影和书之间的联系来思考,或者看到更深处的东西。

但我拿到书一翻,尼玛老子就后悔了啊!!!!!!

整页整页剧情介绍啊,连TM旁白和字幕都要写出来啊!!!!

尼玛这破玩意要你写啊,看过电影的要你说啊,没看过的你丫这是完完全全仔仔细细的剧透啊!!!

除了剧情介绍,就是TM电影高潮部分重复写啊,要不就是花絮。花絮尼妹啊!!!这玩意时光上的比你全得多啊,复制粘贴排个版就出来骗钱啊!!!

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叫与书相关。讲述了该电影中与书相关的事情在现实中的影响或者现状,准确的说这部分更偏向于书这个行业,而不是关于这两种艺术。

但尼玛一部电影这部分多的就半页,少的就三四行啊,全书整合了,都没姨妈巾厚啊!!!!

相信对于很多买过这本书和想买这本书的人,严歌苓的名字都起了一定作用,不知道严歌苓女士为什么会为此书做推荐,有一些观影经历的人都会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是多么的单调无味,冗余重复,藉此,可以妄推一下,严女士对于电影并不熟悉,或者说是对于影迷和书迷交集的这部分人并没有仔细想过。而这部分人群确实这本书的主要受众群体。

总结一下,这本书对于那些没看过电影,但想知道剧情的人十分有用,但对那些电影都看过,背后的故事和花絮都听过的人来说,这本书还不如一部名叫“与书有关的电影”的豆单呢

.

豆瓣上在我写之前只有两部书评而且内容空洞,初看感觉好像很巧妙,仔细一读会发现内容无比坑爹的。

《当书的世界和电影的世界交叠》这篇影评其中提到“香港的电影居然也有几部,很出乎我的意料呢。”很是出乎意料的话就不会连数目都记错了,全书只介绍了一部香港电影。推测为枪手所作。

另一篇《严歌苓推荐新书《电影遇见书》》就更加坑爹了,书评内容竟然就是这本书的序!!!稍微改了一下排版和顺序就发上来了,丫当水军都不敬业!!!

《电影遇见书》读后感(六):严歌苓推荐新书《电影遇见书》

严歌苓推荐新书《电影遇见书》

记者 谢正宜 报道

“这是一本奇书,在我的阅读经验里首次相遇,让我在阅读同时以语言观看了一场场带作者诠释的浓缩电影,或说得到一份读书和观影相加的浓缩营养。从打开这本 书,到结束阅读,只需四个动作:坐下、翻书、掩卷、站起,这就感到一场陶冶和心灵的饱足。”作家严歌苓日前力推主持人宏玖和阅读推广人启航的新书《电影遇见书》。

《电影遇见书》是一本包含了121部电影的故事书,主要描写电影中的书、书店、读者、作家、剧作家、漫画家、枪手、编辑、图书馆员的故事,把两种不同的文 化载体联姻,挖掘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支撑。作者宏玖为北京电台故事广播《读书俱乐部》主持人,启航则是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跨媒体阅读推广人,网络视频 读书节目《无间书道》 主创及主持人。

《电影遇见书》与其他书不同的是:书里介绍的121部电影都是与图书行业有关的,讲的是书、书店老板和店员、读者、作家、代笔人、诗人、剧作家、漫画家、 出版社老板和编辑、古旧书经纪人、图书馆员的故事。从这个角度看,它很像一本分类的工具书。电影大都在讲故事,所以它其实是一本给所有人看的故事书。电影 的内容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图书行业有关,所以它是一本给出版人看的专业书。但电影毕竟是电影,有些故事讲起来像“拉片儿”,所以这又是一本给电影人、编 剧、电影爱好者看的参考书。书中有电影,电影中有书。书的内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详细介绍的电影,另一部分是简要介绍的电影。详细介绍的电影有42部, 共42篇文字,每一篇分成几个部分:“信息”部分,包括导演、编剧、演员、首映时间、片长、类型等;“故事”部分,文字长短不一,长的像“拉片儿”拉下来 的电影剧本,短的像媒体上的电影概述。大部分故事是原样照录,个别不容易用文字记录的,还有一些感觉对出版工作者、电影工作者用处不大的,则一带而过,不 过这部分比重不大;“印象”部分,提取的是让人印象深刻或能打动人的电影片段;“与书有关”部分,讲的是电影中与图书行业有关的内容,间有由此发散出的一 些感想;“花絮”部分,主要讲电影的幕后。以上五个部分,在有些篇中是不全的,原因是:正文中已涉及较多,再提出来有重复的嫌疑。简要介绍的电影则共79 部。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读后感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