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经典文章 浏览文章内容

长城史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1-02-03 05:10:13 194

《长城史话》是一本由罗哲文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城史话》精选点评:

●读得好慢。最近懈怠了。

●营盘岭碉卡-黄丝桥古城

●详略得当,分析了长城的多样性、复杂性、地域性。尽管长城为国人乃至世人皆知的名胜,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却有待普及。

●水

《长城史话》读后感(一):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中国文化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到如今很多东西早已变了样貌,而有很多东西也得到了保留。长城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而长城也分布在十多个省市之中,它也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了,经历了那么多朝代,为什么长城一直在被扩建,它的用处到底是什么呢,在这本《长城史话》中,这些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首先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的罗哲文,他对中国的古代建筑文化有着十分专业的研究,他几乎倾尽一生在古建筑学领域做出了无数的贡献。通过长城,我们也能够了解在历史中不同朝代的人们所面临的需求,还有他们的发展。如果不是一直与这些古文物打交道,与之产生感情,也根本不可能了解到这么全面的讯息。

一般人可能去旅游的时候,爬一段长城,合个影留个念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最后也不知道这么长的一段路是经历了多少坎坷才有了如今的模样。之前张艺谋拍了《长城》这部电影,本以为在其中能够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没想到只是借了一个噱头。如此之长的长城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生当中走完的,尤其如今很多地方都已经破损,或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对外开放,我们能够去到的那些景点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看完了本书之后,就可以对长城有了相对深刻的了解,其实导游知道的也不过如此,如果真的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或是对这些古建筑有兴趣,不如看完这本书之后在亲身去体验,这样一来才能知道我们去看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长城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更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守护着我们国家人民的安全,它的表面留下了历史带给它的痕迹,它们之所以出现在那些地域也是有原因的,所以说它本身就是中国的历史,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以这种形式来了解历史,一方面是有趣,另一方面就是有亲身体会的感觉。历史中很少有能够代表整个民族文化的东西保存下来,长城的建造无疑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而本书的作者也做出了同等重要的贡献,让这些值得我们每个人了解的事情得以流传。

《长城史话》读后感(二):万里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每次一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总是不自觉的会想起那绵延巍峨的万里长城。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春节期间带着小淘气抱团去首都游览了一番,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带他去长城一游。可是出门前真的是打错了算盘。从未想过春节期间出门旅游的人居然也会那么多。几天的行程几乎是天天早出晚归,尤其是去八达岭长城那一天,居然四点多就要起床准备出门。原因是导游说去的人实在是太多,稍晚一点就有被堵在高速公路上下不来的可能。当时听到这话时我总有一种要去长城打仗的感觉,说起来在古时候长城最早的功用就是军事防御,还真的是和打仗脱不了干系的。

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般只要一提起万里长城这个词,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始皇以及哭倒八百里长城的孟姜女。可其实长城并非是秦朝时的独有,我们今天在北京经常游览的也并非是当年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秦长城。长城的修建,其实是历经多个朝代,并且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所修筑,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个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与长城有密切的关系。千百年来,有关于长城的历史与故事有许多许多。在这里师从梁思成的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将有关于长城的这些知识内容汇集于“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书的名字就叫做《长城史话》。

若你想要对长城的知识了解不仅限于是秦始皇、孟姜女。那么这本书还是能够让你较为全面的去了解一下有关于长城的事情的。全书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长城简史,长城的用途和构造,以及长城是怎样修建的和长城的几处遗址。全书页数不算多,不足二百页,加上“大家小书”系列本就采用的是小开本,即便是只有在闲暇之余能够顺手一读的情况下,也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就能够读完。

我们现在在旅游景点中所看到的万里长城其实都是经过文物保护与修复过的长城,只是万里长城中的一小部分。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未经开发与维护的,那就是一般俗称的“野长城”。近些年来“野长城”得到越来越多驴友们的青睐,或许他们没有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的长城那般恢弘气派,但是那份历经风雨的历史沧桑感,却是前者无法相比的。就如同阅读此书一般,身量虽小,但份量且却是不清,一种沧桑厚重之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请自来。毕竟千百年来有关于长城的故事,都在这本书里了。

《长城史话》读后感(三):了解长城,可以找它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既是一个宏伟壮观的历史遗存,也是一种积极强烈的精神符号。作为一种军事工程,历朝历代对它均有营造,前后过程绵延长达两千多年,最终成为了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最浩大、最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影响国内政治、战争胜负等方式,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和进程,而且围绕它的建与弃而起的争论也一直是中国政治纷争、军事思想交锋的焦点,因而在它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近三千年的历史变迁。同时它还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从而不断融入民族的精神和意识,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

但正因为它历史悠久、建制繁杂、影响巨大,使得我们一般人无从真正的窥见它的完整全貌,更无法理解它的历史意义,围绕它的争论也从未停止。提到长城,我们眼前会浮现出八达岭、山海关那气势磅礴、雄壮巍峨的蜿蜒巨龙,也可能会回想起影视剧中金戈铁马、鼓角联鸣的英雄故事,但同样也会联想到数以百万计无名无姓筑城民夫的悲惨命运,甚至隐隐听到孟姜女万里寻夫时的凄厉哭声,更有人将它视作中国造成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罪魁祸首……每个人都会因为对长城的认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情感。

所幸,我们有罗哲文先生这本“小书”。罗哲文先生是中国古建筑学家,是长城研究方面的权威——万里长城第一人,也是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高足。他在书中用不长的篇幅,引用大量历史典籍,对于长城的建造历史、用途构造、修建过程、工程技术等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并对楚长城、齐长城、藏区长城、虎山长城、山海关长城等长城遗址及其保护进行了详细考证,在附录中还进一步论证了长城南北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历史,让我们对于长城的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可以说,这本书将有关长城的“那些事儿”阐说得非常全面、清楚、明白,是我们了解长城、理解长城的不二之选。

这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思想性的书——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语)尤为让人钦敬。首先,他认为长城伴随着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历史兴衰,所记载的历史内容太过丰富,以致于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了解长城是不可能的,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长城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绝佳切入点,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其次,他驳斥了那种把中国近代以来因为闭关锁国而陷入被侵略、被凌辱,甚至亡国灭种境地的根源追溯到长城的看法,认为长城是一种军事防御工程,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思想,起到了防御敌人、保卫和平的作用,而且极大的促进了对外交流,它既不锁国,也不封闭自己。再次,长城一直都是我们的巨大宝库,从古时作为军事防御工程保卫和平安宁,到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到现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到激发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到促进中外历史文化交流,长城一直都在,一直都在为我们做着应有的贡献。

必须再说一句,《长城史话》对长城“话”得非常清楚明白,相要了解长城,可以找它——这是发自内心的推荐,绝对不是广告哦。

《长城史话》读后感(四):长城的历史与隐喻

刊于2018年7月11日《中华读书报》

仅仅还在三十年以前,真正登上长城的人并不多。那个年代,大多数国民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宣传画来了解长城,认识长城、因长城而自豪的,印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文化衫在90年代曾随处可见,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道风景线。

时光转眼到了今朝,踏上长城的人已经不可计数,据旅游部门公开数据显示,仅八达岭长城这一个景点,每日的最高旅客流量就达到近11万人次,不得不采取措施限流。节假日里长城景点人头攒动的画面,更是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所以,今天的国人到过长城其实算不得英雄好汉了。大家会说,谁还没爬过长城呢?甚至还有的好事者会进一步小心翼翼的质疑:长城再巍峨再雄壮,可作为景点,只有千篇一律的城墙和烽火台,到底有什么看头、有什么趣味呢?爬长城就是登台阶,和爬楼梯又有什么区别?爬过一次长城,一辈子就不用再爬了。

不知者当然不为罪。但这类质问,恰恰说明了长城的内涵和底蕴其实还不那么容易被探知、被理解。普通旅行者的匆匆目光和旅游攻略的浮光掠影,无法反映如今堪称“长城学”的深刻内涵。长城早已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门结合了历史、考古、建筑、社会、文学、艺术、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学问。

已经故去的罗哲文先生,在生前曾不遗余力的传播长城学,不仅四处奔走,还撰写了不少关于长城的文字,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最近,他的《长城史话》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出版了。展阅此书,熟悉罗先生的人都能感觉到,这本书的内容并不陌生,这就是罗先生花费毕生精力始终在做的事情。他早年考入著名的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等中国现代史上最一流的古建筑专家。建国以后,他又在国家文物部门任职,利用政府平台和自己的专业全力从事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可以说,长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问,是与罗先生多年的身体力行和实践呼吁分不开的,也正因为此,《长城史话》里的很多思想观点,罗先生已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

从内容上看,《长城史话》针对普罗大众对长城的一些片面看法,做到了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长城的范围。长城并不仅仅是大家最熟悉的山海关、八达岭等景点,也不仅指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明长城,而是一个囊括了上至先秦、下至明清,从北方到南方都有遗迹存余的宏大概念。换言之,中国的长城即是历时性的,也是共时性的。当然,这在学术界并不陌生,但是普罗大众尚未全面建立起这个意识。一提到长城,只会想到北京、山海关,却不一定能意识到可能身边就有长城。就拿我的故乡来说吧,一个山东东部小城,附近也有一个长城遗址,但到底是属于齐长城,还是杞长城,学术界仍然有争议。但我家乡的父老乡亲有很多从来都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身边也有一座长城遗址,也就更谈不上如何去关心和保护了。

二是明确了长城的用途。或问,长城有什么用途?不就是打仗的城堡和阻挡游牧民族的壁垒吗?烽火台、古兵器、“两京锁钥无双地”的山海关等等,成为很多人的深刻印象。但《长城史话》告诉我们,长城所具备的不仅是军事用途,还包括广泛的民事用途。没错,长城的军事用途是首要的,但大家只要稍微一想,毕竟历史上不可能每天都在打仗,那么,长城难道就闲置了么?事实上,从用途上看,长城的民事用途能占到七成。正如罗哲文先生指出,长城从秦始皇时期就起到了保护屯田,发展生产的农业用途;也起到了保护通信和商旅往来的商业用途,在没有现代边界概念的古代,倘若没有长城,漫长“国境线”上的人口流动如何管理?如何征税?如何打击走私保护长城内外正常的经济秩序?从商业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长城在古代是十分先进的管理工具,绝不是近代所想象的限制流通、闭关锁国的片面印象。

三是明确了长城的技术含量。长城的修建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建筑水平,还体现了古代的组织管理能力。在网络上,有人曾抛出一个很具有挑衅性的观点,说长城是由一群乌合之众建立的,是建筑者在统治者的皮鞭驱遣下被迫修建的,最多体现了人力的堆积,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当然,这种无知的言论得到了驳斥,从罗先生的书可以看出,长城的修建具有很高技术水平,体现在建筑材料的烧制、崇山峻岭的运输、因地制宜的建造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当然,更需要先进的组织管理。书中提到了考古发现的一块明朝石碑,确切记录了修建的行政官僚和技术人员的身份,这与今天大都市里商业运作的项目组并没有什么区别。我很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我们从北上广找一个白领济济的写字楼,让楼里的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现代技术去修建一段长城,就地取材,恐怕不一定能修的比古人好。

长城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建筑物之一了,正如书中所说,一到埃及,当地人就会拿金字塔和长城对比。就我的所见所闻,如果是跟英国人聊天,他们会提到哈德良长城;如果是和天主教人士戏谈,他们一准会拿长城和巴别塔对比,一辈子没到过中国,也没见过长城的卡夫卡在他那寓意含混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中,饶有兴趣的谈论了长城,谈论了巴别塔,谈论了他对人类社会的奇妙认知,或许与现实存在的长城已经关系不大,但证明了长城这一最古老的东方遗迹,却能激发西方现代文学鼻祖的奇思妙想。

所以,长城的意义并不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考古遗迹,还在于其作为一种意象、一种隐喻、一种诗性为人熟悉。在中国古代,长城最常见的隐喻就是秦朝的政治。我们熟悉的孟姜女故事,最初既不发生在秦朝,也不是修建长城,但经过民间传说层层累积的变化,最终成为了秦朝暴政的不朽传说。而在耻辱的近代百年,中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于是,长城的隐喻呈现出两面性,一面是保守、落后、自我封闭的腐朽形象;一面却因为那蜿蜒巍峨、屹立不倒的气质成为抵抗侵略、众志成城的隐喻。“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唯有长城,才能成为激发国民斗志的准确图腾。当然,随着中国摆脱近代的耻辱,长城那刚猛坚毅、国之金盾的隐喻最终成为了主流。

到了当代,长城的隐喻已经变得多元化。当一个懵懂的旅客在长城上刻字的时候,他想到的一定是永垂不朽;而后来看到城墙上刻字的人,想到的则是国民素质还有待提升;当越来越多的人登上长城,不仅仅是游览参观,而是捡起长城上的垃圾,保护长城周边的植被,长城又成了环境保护的代表;驴友们成群结队去攀爬“野长城”,固然不应鼓励,但也提醒着长城的旅游资源仍有待开发。

长城的形象,在历史上不断变幻着颜色与姿态,在当代的现实中也仍然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步伐,向每一个登上长城的人既宣示历史,也昭示未来。

《长城史话》读后感(五):长城历史价值的现实表达

长城历史价值的现实表达

一曲《长城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对“长城”的情感,“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们)心中重千斤”(张明敏《我的中国心》)。《长城史话》是著名古建筑学家、“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严谨务实的风格感动了所有接触过的人”。正如“海上丝绸之路协会”特别顾问、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教授所言,罗老的工作热情让人望尘莫及,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所有长城所在之处。在《长城史话》中,罗老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全面介绍了长城从先秦到明清的历史,长城的用途和构造,长城是怎样修建的,以及长城的几处遗址。北京出版社再版修订,一是改正了原书中涉及新发现的各处;二是增加了对虎山、青海藏区及湘西三处长城的介绍。这对宣传和了解长城文化,正确认识长城的地位、历史作用及其对促进长城的保护及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发展,摧毁了大批生产力”。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又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中所言,人类历史上众多辉煌的古老文明正是在“蛮族”铁骑的冲击践踏下轰然坍塌,烟消云散;而唯独古老的长城历经数千年兴衰起伏绵延不绝,至今焕发着蓬勃生机。譬如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在《论轮台诏》中所指出的:“在西汉势力向西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绝域中列置亭障具有关键意义。”作为人类社会现存最为宏伟的文化遗产之一,“长城在军事上并不只是具备防御功能。当中原王朝转入战略进攻态势时,烽燧亭障随着前锋兵马的挺进而向前延伸,在步步为营不断巩固前沿阵地的同时,又提供交通供给之便,为新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地”(曹大为《长城的历史定位与文化意义》)。罗老认为,长城的历史地位除了“安定与和平的保障”这一功能之外,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是其他任何一件珍贵的文物所不及的。从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论述长城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到中国军民在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平型关等长城沿线英勇御敌,长城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锤炼,既蕴含着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民族爱国精神,亦造就了独特的历史景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巍巍长城,绵延烽燧,长城作为安定与和平的保障,赫赫丰功,永昭史册。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在1933年出版的《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感叹道:“我不能不惊叹古代中国工程师的技巧”,“那些军事工程专家遇到可怕的天然险阻所表现的坚忍精神及组织力量,又得到显著的证明”,“老实说,这可以视为精神胜过物质的一种胜利。”纵观古代中国西北部疆域发展的历史,中原文明(或谓之“黄河文明”)波及之初大多与以长城为核心的边防建设密切相关。构筑、护卫长城防线,包括修筑交通网道,开设马市贸易,刺激了边地经济发展。西汉时,新秦(今鄂尔多斯)业已“人民炽盛,牛马布野”,涌现出“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粟以万钟计”(《史记·货殖列传》)。“缘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隋书·食货志》),屯田实边、辟置郡县基本上以长城为轴心或以之为后盾向外辐射扩展。秦汉军屯、民屯分布范围遍及北部诸多战略要地。《明史·方逢时传》“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即真实地再现了长城边防与屯田实边、交通网道、互市贸易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生的辩证关系。

一个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必要了解长城;一个外国人要了解中国,也必须了解长城。长城既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还是中国版图一体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历史见证,而且还是连接丝绸之路东西两端和黄河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桥梁和纽带。一方面,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另一方面,长城绝非阻断与其他民族、国家交往的障碍;相反,长城连接中亚、西域,中经黄河腹地,直到辽海和鸭绿江两岸的“丝路”中脊地带,这种“旷哉绝域,往往亭障”(《史记·大宛列传》)的格局,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使1世纪以来中国的西北边疆成为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多元文化与中华文明交汇的前沿。正如与世界上许多其他伟大的人类历史遗址一样,在其军事实用功能逐渐消退与其文化精神价值不断增强的双向历史演进中,长城吸引着世界,甚至可以说“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长城开始真正地了解中国”(孙志升《长城的象征意义与认识演化》)。

长城形式上是军事的,实质上却是文化的,其斑驳的墙体、残缺的烽燧,无一不是文化的象征。古老的长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历史赋予它以全新的意义:它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有着智慧、坚忍、肯奋斗、敢牺牲、坚不可摧、戮力同心的精神内涵。是涉及军事、交通、建筑、地质、气象、农业、艺术等领域的珍贵遗存。罗老认为,长城最“突出普遍价值”是“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相关”。他在《长城史话》中指出:当长城完全成为历史的陈迹之后,解析它的现实价值以及进一步挖掘和整理长城的历史文化远比它的军事功能更为重要。首先,绵亘万里的长城沿线,遗留着极其丰富的珍贵文物,它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军事科学、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也是探索中国北方农业、牧业、气象、水文、地震等的重要依据。其次,长城所“创造中国文化并加以孕育的一种保护力量”,“已经一步步地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内在防线……使它结晶成为比长城花岗岩更坚牢的形式。纵使遥远的未来,任何外来的侵略,都再也无法使它崩溃”(艾米尔·何布琉克语)。

原载2018年4月15日《湖北日报》第8版“读书”,4月16日《牛城晚报》第13版“开卷”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80415/hbrb3239327.html

http://www.xtrb.cn/epaper/ncwb/html/2018-04/16/content_932239.htm

v´���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经典文章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