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经典文章 浏览文章内容

诗与它的山河读后感锦集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1-02-24 16:28:48 291

《诗与它的山河》是一本由萧驰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0元,页数:6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与它的山河》精选点评:

●我们评价诗人的时候,总喜欢说一句“寄情于山水”。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而后方衍至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 这是一本从山水中解读中古时期(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迄,至白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这424年)的诗歌的著作。作者花费七年时间,实地考察了十处不同诗中的山水,从现实的照片和见闻,来写中国最有名的十五位山水诗人的作品。从诗歌到山水画和园林景观都有涉猎。是一本精彩深刻而易读的大书。 从真实的山水中感受一个诗意的中国,这本豆瓣评分高达9.1分的书,推荐给你。

●真的是,太~~~厚~~~了~~~!!!开篇点到的关于东西方对于自然风景在语意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区别其实有点老生常谈了(捂嘴)。中间太大篇幅的方法论去描述实地考察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有些乏味。论文感实在太重,导致后面再去读诗总有些隔靴搔痒之感,无法全然体会…

●3.3。“山水”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母题之一,“山水书写”又可对应于英美的“自然文学”比较阅读。此书从谢灵运写到白居易,这四百年是山水概念生长的主要阶段。问题在于作者的表述芜杂,引用铺陈术语概念过多,反映出对这些概念不能驾驭,以及在行文上的随意性,显示缺乏应有训练。切入视角对读者具有一定参考性,但设置障碍过多,需劈荆斩棘

●没有办法不爱上山水美感生长之树的每一处枝桠,尤爱老杜与韩退之。阅时仿佛身入诗人正处的时空,心中幽情萦回,时而轰鸣巨响,与山水共震。

●掩卷懷人,舊憶洶湧。

●看了前一小半

●装帧好,美工好,印刷好,还有定价也好,其他的,只好说不过如此吧,当成游记读读吧,难为豆瓣的捧书市场,我要看看是哪些豆友五星推荐了此书。。。

●现地考证的方式是很有新意的研究方法。只是在论证上有些没说透。整体比较偏向美学感知。搭配蒋彝的书看,会有更辩证的看法。

●读过萧驰先生的好几本书。文辞和义理略有缺憾,尚不能归入大学者之流,但水平在当今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属于一流。勤勉、刻苦、专注,治学榜样!

●4.5

《诗与它的山河》读后感(一):我对本书主题的误解

无意质疑萧老师的学识水平。但就自己的疑惑而言,这本大部头没有给我很多新知。在我看来,古典山水诗中的经典意象如何建构?它们基于什么样的审美心理?又有哪些宗教的、社会的因素影响山河诗学的发展?这些倒没有清晰的解答,总的来说我跟萧老师仿佛在追索两种东西。

本以为它的逻辑架构是先框定山水诗的概念,然后排查其中的高频意象,分析这类诗的创作技法和审美源流演变,因为我已经察觉到佛教、道教尤其是禅宗对这些诗人的影响,故而非常期待。倒是151页分析鲍照诗的一节,阿恩海姆的注释给我一点启发:阿恩海姆(Rudoif Amheim)说:“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像上开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与混乱、前进和退让等基调,实际上乃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不论是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中,还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不论是在人类社会中,还是在自然现象中,都存在着这样些基调。” 见《艺术与视知觉》 ,滕守尧、朱疆源译。

这样的大部头肯定花费不少心血,更何况萧先生实地考察,不辞奔波,但钦佩之余也难掩扫兴。希望和有同感的豆瓣友邻多多交流。

《诗与它的山河》读后感(二):还是短评

作者很严谨啊,很多诗里提到的地方都亲自考察过,连GPS地址(N S)都给出来了, 每章后面所附的参考书目都有200多个。“在中国艺术中发寻一个能体现本文化存有形象观念的对应,则是山水,因为中国艺术—— 画的不是静止的形状,而是正在成形或回归其无分别背景中的世界。”

谢灵运偏爱澄净山水,“如花之初放,月之初盈”的谢朓诗“芊绵蒨丽”,叠字连绵。江淹自称“昔登炉峰上,手接白云”与“今行九石下,亲弄绛霓”为平生“二奇”, 以郭璞的五色之笔,描绘了璀璨绚丽的丹霞地貌景致。 何逊的诗注重表现景物之间的光色变化(想到印象派),直到何逊出现,江上明月才成为宦游客子、离人之“景”。 隐者王维的山水世界是无“入”无“出”的生命幽谷, 真正“享受了孤独”,体验“具足而自在的生命瞬刻”。大爱李白:人镜之侧的清丽山水 (“清溪清我心”)、云山之间的奇幻山水(“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愤激之际的狰狞山水(“蜀道难”,“北风行”),激情奔涌狂野无序的李白,无愧诗仙的称号。韦应物山水书写的独特美感,须在其所谓“闲居”诗作中去发现。“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韩愈写出了山巅观日出最精彩的诗篇,“在逆势进取的激情迸发里,美学理想从似水的平淡、混沌,腾跃至如火迸发的激越和震撼”。白居易和其他中唐诗人,“开启了华夏山河中一道被遮蔽的美景—江南水国城镇的景观”。

这本书值得再读。提个建议:寻找原址的部分是否可以缩减,是个人读着枯燥的部分。

《诗与它的山河》读后感(三):寻找诗的坐标

对山水诗进行考据勘察本不是多么新鲜的课题,早在80年代,山大杜甫全集校注组就曾探访杜甫平生行踪,出了一本名谓《访古学诗万里行》的小册子,与杜诗印证,颇有意趣。但对《诗与它的山河》而言,我们却不能以简单的户外考察加以定位——虽然在这方面,作者也确实下了极大的功夫。 山河是有岁月感的山水,而这本书本身也是一本山水诗创作审美的演变史。作为时间序列的目录型著作,能做到承转合度,位面周全已颇不易,但这本书却如哥特式建筑,虽宏大却精微,每个章节都有一种自生的活泼,能道外人不曾道处,十五个诗人将山水诗串联起来,错落行进,一如交响。 山水外生,而后人以观照而神契、而内化、而用舍,终以留存。如此干巴巴地概言,视角虽见摇摆吞吐,却并不太觉新鲜,但结合诗看,便如干茶入水,瞬霎鲜活起来。在萧驰先生的推证下,我们看到诗人从山到水,从水仰入天空,从简单的凝望到零雨片虹的定格,从化气穿梭古今,到追仰神性……每一次视角和感官的挪动,都损磨着多少代诗人的心力。 阅读生长史时常易令创作者焦虑:他们驾驭娴熟的每样自以为不足道的创作手法和理论,原来都曾是天才们百般求索而来——这不免令他们担忧自己终其写作生涯,是否有能力将诗的可能性继续外扩,哪怕只一点点。但这种生长史,又令人振奋——站在历史的坐标里便知,诗的路,还没有走绝,也永远不会走绝。 这种焦虑和振奋,实则已经摆脱了山水。它并不只适合山水诗的作者与读者,也并非旅行堪舆所能掌覆。它引人看到诗人的渺小与伟大,也在历史的时间线里旷摆出无限的未来。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本书适合有心思纵向较量,追索星辰的每一个人。汲取、生长、仰望、战斗——这方是这本书最为深致之意义所在。

《诗与它的山河》读后感(四):一部极具开拓性的学术经典

这本书是萧驰先生结合最新的现地考察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最为重要的风景书写,特别中国风景美感话语的形成,所作出的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经典。

《诗与它的山河》一书是近来少见的极具原创性的古典文学的研究著作。这本书不仅为古典诗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角度,而且真切地呼吁全社会关注,在社会剧烈变化和转型的时期,认真保护中国的文化地理环境,这一环境被破坏之后,就难以恢复。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跨学科的多元视角,对中国艺术史、中国园林、人文地理学以及跨文化的风景比较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相信能从这本书中获益。

对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也会成为你们展开与众不同的深度旅行,所必备的导览手册!

作者本人多次前往陶渊明、谢灵运、柳宗元、白居易等重要中古诗人吟咏之地做现地考察,理清了许多富有争议的山川地理位置。特别是中国第一位发现山水美感的诗人谢灵运,曾吟咏过的永嘉一带的山水。

这本书对理解中国人对风景美感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摘录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落,与大家分享:

在「望氣」本為薩滿或巫祝的天文之術。而神女在雲、雨之間變換,更是薩滿變形觀念和氣化自然觀在文人筆下的顯現。……其所憑依,則是大自然「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的煙雲。「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是雲塞霧橫的山水之中「氣」與「水」的自在轉化。由於神女為巫山山水亦為煙雲煙雨,這「煙雲」之氣遂成為了中國藝術家面對山水而生發出的基本「物質想像」,天空則是無窮想像的淵藪。後世論山水畫者謂:「每每朝看雲氣變幻,絕近畫中山」;「畫家之妙,全在煙雲變滅中」;「筆致縹緲,全在煙雲,乃聯貫樹石合為一處者,畫之精神在焉」。「煙雲」是山水畫的詩意,令中國山水迷離撲朔而有無窮變幻。煙雲即是筆墨,毛筆、水墨、宣紙亦最宜寫煙雲。--第26-27頁

在古人心目中,對仗本身即是宇宙「一元雙極」的體現,故而成為了「山水詩最適合的形式」。「山水」在東晉作為自然風景的指稱,并不茍然,它具現了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本身乃由觀賞和描寫自然風景的風氣所鑄就,是「山水」一詞以轉喻形式實現的詞義擴大。而此一自然風景的知覺話語至少在初期仍以詞義擴大前山與水的相對並列為其基本構架。可以援為旁證的一個事實是:這恰恰也是早期山水畫的基本構架。--第114

《诗与它的山河》读后感(五):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概述为主,便于日后回忆和检索。 本书由十篇论文构成,聚焦中古诗文对山水美感的表达,不是试图建立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而是关注其中“琐碎”的部分。每篇论文都会聚焦一位或几位诗人,结合现地考察探讨该诗人在描写山水时的取舍和其笔下山水呈现的特点。萧驰对此用不同的核心词进行概括。标题中的“山河”和副标题“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中的“山水”就是不同概念,在萧驰的论述中,是杜甫将客观存在的“山水”推广到了与永久的时间和广阔的华夏大地相系的“山河”,使“山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家国”的象征。类似的,“风景”、“景”、“风土”、“水石”(或“泉石”)等词都有不同所指。“风景”是“空气和日光”以转喻形式指向的种种气象,呈现于“后谢灵运时代”的鲍照、谢朓等人笔下;“景”则是可以历数和归纳的、有时间和空间性的中华山水美感核心话语;“风土”连带了“山水”中的人;“水石”包纳了元结、柳宗元对身边的“小景”的情感投射。在梳理山水对于中国文人特殊意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他还勾连介绍了文人园林和山水画。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延续了简锦松将现地考察与案头文献结合的工作传统,萧先生称为“文学地理”。这部分工作,包括前期准备(结合诗人生平、地方县志等大致划定考察范围)、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居民、结合具体诗文判断该地是否为诗兴发生地,并拍摄可供参考的照片)和分析成文。由文献考证辅以大量实地照片,萧先生对谢灵运“斤竹涧”和王维“辋川别业”的地点颇有不同于前人的看法,翔实可信。“现地考察”只是开始,后续工作还是要回到案头,比对诗人在将自然山水加工为诗家山水时采取的视角和取舍,先生由此发现:谢灵运注重呈现山水的纵横面而有意忽视了当地堪称壮丽的原始森林;王维由其静谧、敏感的心灵在“平庸”的辋川发现了瞬间的风景;天台山无法达到“半壁见海日”的条件,矮小的天门山与浩荡的长江也达不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比例,这其实是想象的遨游,是李白的精神凌驾于天地之间。这些论述都非常精彩,也有助于解决一些悬案。在做文献工作时,萧先生常用检索统计、列举归纳的方式,如在描述韦应物对景物边际的模糊处理时列举其带有烟雨云雾的方式,将柳宗元笔下之景归入“旷如”和“奥如”等,多不胜举。先生文笔清丽,对诗歌意境的还原丝毫无损原文的美感。在对诗境的分析时,先生除了从佛道汲取思想资源外,还常引西方文论,或直接借用音乐、建筑、绘画的美学理论,因为我对此了解不多,所以不能确定这是如先生所言的精神上的一致还是断章取义之下的巧合。虽然我最初被现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吸引而来,但我觉得最出彩的部分则无涉于现地考察,包括:何逊章对原型景物的探索、杜甫章对巫山神女的溯源和对白居易在江南市镇中身体经验的描述。 萧驰先生在导论中解释了他为何会选择“山水”进行考察:相隔千年,沧海桑田,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山水是诗兴生发的唯一现存尺度。诗家山水由文学的天空下落到中国的山河大地,正是中华大地上的山河将我们与古人相勾连。就如张若虚在写下“谁家今夜扁舟子”时一定首先想到了何逊,“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何逊是春江月下一代代人生中的第一位‘扁舟子’”。由此,先生的人文关怀很自然地落在对中华山河的保护上。在导论中,他不无遗憾地提到,连年的修坝和挖沙已使剡溪全不似过往“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蒸霞蔚”的神秀模样,而剡溪上曾飘过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小舟,是李白的梦土,是“中国乃至世界山水艺文的真正摇篮”。这令我想起世纪初两位摄影记者沿沈从文1934年回乡之路拍摄的沅江,而这些山河在该换面貌时甚至发不出一声叹息。不过说到底,换谁叹息也没有用啦。 最后聊聊一些琐碎的评点和我个人的阅读体验。照片美丽,河山大好,注释清晰详尽,是回到原文本的很好参考。我先读的是李杜二章,带了BGM《踩水舞》和周云蓬《杜甫三章》,“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歌声和文字一同跃入眼底让我战栗。李白一章的感觉非常好,真是身登青云梯。因为刚刚拔了牙,经常读得激动起来扭到伤口。返回去读大小谢和六朝诗人就有些吃力,因为我太菜了,读书太少,对他们的了解仅限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里的几首诗,就没法用自己的阅读体验去应证或质疑萧先生的论点。因为大一曾对“何处是江南”做过一定了解,就对白居易章“水国之再呈现”特别亲切,俺浅俗(挠头)。个人感觉先生虽然无意于梳理出一以贯之的脉络,但各章之间互有呼应,打个比方,全书就像一棵树自然地舒展出枝叶。某章内部,萧先生会试图用某个概念统摄,比如李白的“气”和孟浩然、王维的“桃源”,不过我看来有些勉强。前几章是在家看的,回了海岛上的老家,庭园里有一座正对小山的亭子,我就坐在里面读书,几天来风雨大作,鸟去鸟来山色里。放晴时,鸽子扑棱着翅膀在王维诗里飞翔,“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无事便觉人鸟相亲。 “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这句话我曾在《水经注》中读到,也为萧驰先生引用。翻豆瓣才得知,萧驰先生原来是萧乾之子,萧乾半生坎坷,萧驰在新加坡执教多年,他仍将情感落于中国的山河大地。山水若有灵,也当唏嘘于这位千古知己了。

我读书的亭子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经典文章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