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经典文章 浏览文章内容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读后感摘抄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4-06 07:49:47 351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是一本由莫言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3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精选点评:

●讽刺官僚在权力下的腐化。但也只是点到为止。

●一开卷就黑王朔,风格也有点王朔了。

●“你读完之后会觉得更好” (ง •̀_•́)ง是这样的!

●精彩绝伦,“原本想远避政治,只写酒,写这奇妙的液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写起来才知晓这是不可能的。当今社会,喝酒已变成斗争,酒场变成了交易场,许多事情决定于觥筹交错之时。由酒场深入进去,便可发现这社会的全部奥秘。”对现世权力场的讽刺,随着丁钩儿在酒国活动的深入而愈发张狂;与李一斗的书信往来中对《国民文学》的描述,也多少暴露了文坛的亚健康运行机制。小说虽写于89-92年,其意义揭示性却远涉今日,长篇文体探索的先锋性也甩开了一大批同时代的作家。莫言不愧莫言…

●有种聊斋志异的意味。莫言把自己也写进去和一个自视甚高的学生的对话也是荒诞至极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 莫言的《酒国》是一部相对篇幅比较短的小说,灵感来自他从报纸上看到的一篇小文章《我是一个陪酒员》。第二, 莫言这个小说的结构很精巧它是一个套装结构,是一个外面的故事套着一个里面的故事。第三, 莫言这个小说中间引用了一些中国传统小说的写作技巧,和他原来的西方的写作技巧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己的语言风格。第四,莫言在小说中间有一些残酷的感官描写,但是他的感官描写是在外部,他的内心是炽热的。

●莫言这本太沉溺于技巧了,故事本身要讲的核心反而模糊了

●就不是很好看啊,感觉很多部分都是写了一点又没有写全,尤其结尾很突兀啊

●看的第一本莫言的小说,感觉非常好。

●“原想远避政治,只写酒,写这奇妙的液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写起来才知晓这是不可能的。当今社会,喝酒已变成斗争,酒厂变成了交易场,许多事情决定于觥筹交错之时。由酒场深入进去,便可发现这社会的全部奥秘。于是《酒国》便有了讽刺政治的意味,批判的小小刺芒也露了出来。” 对政治腐败的批判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读后感(一):结构

结构,是酒国的亮点 三线交替的叙事,减轻阅读疲劳 戏仿,是酒国的核心 三条主线,两种方式,戏仿了当代几乎所有的文体——令人想到了鲁迅: 大先生的小说写近了几乎所有文体,思想且更为深刻 理解到戏谑与语言的狂欢 韵律类似于檀香刑 语言区别于一般的乡土和寻根文学 不是如旁观者那般冷眼傲视,也不是单纯由城市与农村间的场景切换 而是庸俗的语言,彻彻底底的农人语言,长且琐碎以及絮絮叨叨且拖沓的句子,这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式语言,饱满且有肉感 这语言是彻底的为底层所做,突然之间也便可以理解了檀香刑 一个怪诞的故事,具有讽刺与影射的效果 但是无论多么喜欢这个作家,仍无法掩盖后部份仓促的缺点——其通病 这是一部阴暗的作品,阴暗写到极致,阴暗却区别于黑暗——19世纪小说家的黑暗作品写透黑暗及给人以出路——现在却只有鲁迅做到过——其他则是——写尽阴暗,给予客观,铺展 结尾令人一亮,力道很足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读后感(二):意犹未尽的《酒国》往事

酒国,三天,看完了。 看的酣畅淋漓,意犹未尽。如果我打算以后写作的话,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此文中莫言的语言风格,以及他行云流水般的想象和行文。 但是,意犹未尽也有一个原因就是有许多没有想明白的疑难点,看到最后,作者也没有给答案。当然,答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对于一个对故事情节本身很执着的人来说,还是很想彻底把这个故事搞明白。 例如,李一斗的丈母娘为什么一生未生育?仅仅是因为没有性生活吗?她风韵犹存,是因为吃燕窝吗?她为何释放了那些烹饪食材婴儿,并且一直检举?其实,我觉得莫言设计她小时候采燕的那段经历真的是太棒了,完美的解释了她后来烹饪婴儿的选择。 还有,那个鱼鳞小男孩。他到底是谁?是余一尺吗?和丈母娘的小叔叔有什么联系?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要刻四个十字呢?关于余一尺童年得相思病的那段经历,有什么含义? 金刚钻到底有没有吃婴儿?那个婴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女司机的故事是什么?她和金刚钻的婚姻是什么状况? 最后,丁钩儿到底有没有谋杀?谋杀是他的一个梦吗?如果不是梦,那个老革命是怎么死的? 袁双鱼,他最后找到猿酒了吗?猿酒节上的猿酒是真的吗? 感觉还可以挖出很多东西来,只是自己愚痴得很,太多东西不能够弄明白。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读后感(三):值得一读

文字上冲着华丽去的无意义的修饰太多。甚至很多句子、段落都是“华丽修饰”,没有深究的价值,作用仅仅是“华丽”和凑篇幅。如丁钩儿线的大段梦境般的虚构等。整本书的三大部分废笔都不少。

结构不错,不知这实验性的结构是否为原创。后来的《蛙》结构也颇类似。

吃人乱伦骂政治,有迎合西方审美之嫌。写书时就冲着国外的奖去的。乱伦骂政治也便罢了,能写吃人这种重口味其实作者内心可以说是变态的,因为完全没必要写得这么脏,与主题无大相关。好在莫言对自己的变态是自知的,所以在自我控制之下,也写有不变态的作品(如《生死疲劳》)。

《一尺英豪》中借一尺之口评论莫言“喜欢搜罗妖魔鬼怪、奇闻轶事装点他的小说”,私以为莫言这个自我评价很准确。

代后记中隐隐有对解放后的批判,比如提及解放前还能喝高粱酒,解放后高粱酒却成了怀旧。这种批判可以理解,毕竟莫言家庭是中农。代后记中说,中国若是杜绝公费吃喝一年,修三峡大坝的钱就有了;若能杜绝三年,所有农民都可脱贫了。莫言大概是通过夸张表达自己对腐败的深恶痛绝?也许吧。然而全书中对腐败、对政治的批判,还是洗不脱媚外、投机之嫌。文章只要符合洋人的刻板印象,得奖还不容易嘛。而且,按代后记中的意思,是中国永远无法解决三公消费的问题。我想问,这是真的吗?总之,这篇后记写于1992年,今天再来看,种种牢骚,在今日应是好多了。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读后感(四):作为干部,就该 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

断断续续跟进记录

1:丁钩儿吃的那个在金刚钻嘴中说是各种食物精美制作的人型食物,是不是真的孩子?我现在看到《驴街》这一篇,我推断,他吃的应该是真的孩童,因为当时当丁钩儿喝醉酒后在招待所休息时,就有出现那个鱼鳞少年出现,并且抢走了他的物品,而后面在驴街中有一段,说鱼鳞少年会对贪官污吏进行惩罚,所以如果当时丁钩儿确实就是被骗吃下的是真的孩子肉

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其重要的主旨,我看到现在觉得其实故事中的“吃孩子”事件就是干部作风事件。

孩子,不就是家里的宝贝,不就是一个个体和社会与国家的财产化身吗?放到现在社会来讲,其实“孩子”这个喻体就是老百姓最重要的利益。那那些身在其职,不为了民众百姓谋利益,反而伤害百姓的国家干部就是如金刚钻这般,一副十足的官僚主义 奢靡主义 享乐主义,面对来自省里面的调查,用“藕”代替孩童手臂的形式主义来蒙混过关。丁钩儿的形象就是内心信念不坚定,在文中他也多次被所谓的“敬称”而犯错,究其原因就是内心信念信仰不坚定的干部典型代表······作为干部,就该 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感谢莫言老师用犀利且新奇的笔法,让我在大一这个年纪对政治做风问题有新的认识

鱼鳞少年形象下次探讨

《酒国(莫言作品全编)》读后感(五):酒国=救国=自律

“在混乱和腐败的年代里,弟兄们,不要审判自己的亲兄弟”——丁钩儿墓志铭

结合整部作品,其实《酒国》揭露出的主要中心点就是贫困与腐败。

中国上层官员不仅腐败,而且是为了空腹之欲 灭绝人性,从吃“带血”的燕窝 到烹食婴孩,导致下层困苦百姓为了生存卖婴孩满足上层口欲。再到以菜取名,“龙凤呈祥”这样的菜名,来掩饰腐败无度的罪过,这样的起菜名配送这样鲜红的尸体和腐败的干部思想,也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亵渎

但在小说的结尾,莫言本人也从跟李一斗交流的书信中走出来,去了李一斗的酒国,且莫言去酒国的场景跟丁钩儿去酒国的状况如出一辙,一样的觥筹交错 花红酒绿,以致莫言本人说“我好想在恋爱!”,向莫言这样原本就是小说创作者,照理说对这样的场景心里是历历在目,但是他也沦陷了,他也被一点点侵蚀 到最后 ,难免不会成为另一个丁钩儿。

撇开官员腐败,其实文章讲的不仅仅是只有酒对人有迷乱心智的作用,一切舒适的,让我们可以更轻松,更愉悦的物品,都是在无时无刻考验着我们的自律。书中的莫言知道喝酒不好,却在一次次美酒和阿谀奉承中喝尽杯中酒,他没有自律吗?当然不是,只是美好的东西摄取我们的精力的能力太强,所以现在看来距离产生美不无道理,从古至今,太多的人英雄难过美人关,并不无道理,在这个愈加纷杂的社会,唯有坚守内心自律 适当远离美好之物,保存那一份危机感,才可以不至于在滚滚时间长河中随欲望愈冲愈远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经典文章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