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语心得记录文章 经典文章 浏览文章内容

《住宅設計解剖書》读后感摘抄

hanchuanzi 汉语心得记录网 2020-08-05 14:57:38 343

《住宅設計解剖書》是一本由増田奏著作,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380,页数:2010/08/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住宅設計解剖書》精选点评:

●常识,还是舒适为第一要素呢

●住宅解剖图鉴:舒适的住宅结构设计

●很细致 插画也画的很好 很多知识都是基础的初入门 希望会有进阶版~

●虽说是住宅设计,但是对装修设计也很有启发

●好棒啊!图解清晰,适合当餐后读物哦!

●因为马上要带学生做别墅设计,所以赶着把这本书看完了,虽然我是个学建筑的人,有的东西可能只是死记硬背,而作者则很生动地讲解每个细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这样的方式也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对我上课有很大帮助。

●明年家里房间装修~可能我是重点想了解房间设计,而书里每个部分都涉及了一些但没有详细房间设计介绍,对于我来说实用性一般~,但作者写书真的蛮认真的。

●适合有块土地自己修房子用。

●针对日本的建筑谈的,可借鉴的地方不太多,不过很有内容

●以人为本,彰显细节

《住宅設計解剖書》读后感(一):doubt kills more dreams

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住宅每个部分的理解。

而且非常形象的,把住宅的设计比喻成便当的分类。很容易让人透过书本,看到对设计热爱的作者。

其中,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著名设计师对当时还年幼的作者说的一些话,

“我个人比较偏好在设计的初期,从平凡的设计方案开始。然后花时间一点一滴地修正、精炼这个平凡的提案,用这种方式做出来的设计,不会输给你绞尽脑汁直到最后一刻才想出来的好设计。”

也许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我们的选择,大多数人难以专注于一个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则想太多。

doubt kills more dreams than failure does. 选择好了一个目标,就不要轻易放手。

《住宅設計解剖書》读后感(二):软件设计与住宅设计的异同

1.人人都希望流畅移动或浏览,好的用户体验应是自然,是不加思考,是追随场景。门的开关分左右与内外,设计门的时候要配合身体的动作与设置门的目的。 2.隐含假设。应解决问题的逻辑奇点,让问题变得无关紧要。电视扮演着调节气氛和疏解孤单的家庭成员,如何调和电视在共享与专用间的冲突?通过辅助道具挖掘使用者间的共性。 3.考虑住宅设施的设置时,须考虑共享方式,即错开时间=使用效率。软件按钮的设置,更多的则是空间有序=使用效率。 4.猴子爬树与蜘蛛织网,如同树状拓扑与网状拓扑。动线计划的关键是在空间之间寻找双向进出的可能性。 5.声音只要发生了就不会消失,我们能做的只是控制声音的方向与形状。防音=隔音+吸音。 6.冷热出水的规则是共通的,一对冷热指示按钮或冷热与左右的联系建立,确让记忆变得模糊了。 7.软件设计处理的是公平与效率,住宅设计处理的是公共与私密。 8.频次不同,摆放自当有所侧重与差异。收纳必须符合物品的个性,顺应它们的生态。一般的状态应该是经常,随时,偶尔。 9.习惯流程的设计比少一步操作更重要。厨房的设计应遵循烹饪的顺序。冰箱,水槽,砧板,煤气灶。 10.不管是餐厅,车库,还是床铺,都要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留白是一种艺术。

《住宅設計解剖書》读后感(三):住宅设计的必读书

如果你有过设计经验或者是正在装修的朋友,看这本书是多少有点体会的,有点正中下怀的感觉;如果是没有经验的话,以后做设计本书的内容也很有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有一个缺点是,它符合日本国情,有些内容国内基本用不上。比如说,和室的功能,日本的和室是兼具会客和休息的功能,而国内基本上是在卧室用榻榻米,其实也称不上“和室了,所以在和室的解说上面就显得冗余,当然,作为对日本建筑的了解和设计心得的体悟也是有用的。

没接触过设计的人,可能会把它想成和“梦”一样的随心所欲,认为设计是件按照个人、随心所欲做的事。每个房屋是个人的,住宅的设计体现了主人的风格,但这必须是建立在房屋的共性之上,即功能性。举例说,厨房的设计,通常遵循这样的位置摆放原则冰箱-水槽-砧板-炉灶,不能说住的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算真的按照他的想法来了,使用之后会发现诸多不便。

这本书的名字是住宅设计,所以大半内容讲的是外在的建筑设计,比如屋檐的设计、窗户的个数,房屋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周围的环境。

书中的几个两点是,动线、隐私、共享以及把玄关说成转换心情的场所,非常的人性化和接地气。

同时也反应了一些危机,现在的学生话很多时间在机器上(手机、电脑),忽视了周围的建筑(zhu zhai).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你看的书,不管你是有经验的年轻设计师还是建筑或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抑或是对这方面感情去的门外汉,例如我,都不应该错过。

《住宅設計解剖書》读后感(四):《住宅設計解剖書》读书笔记

无论是多小的住家,绝对不会二个一模一样,在于独特的风味。

1.舒适都是有原因的-关于住宅功能空间本质的思考

门廊,不仅在下雨天非常便利,对于心情的转换也很有帮助呢!

设计玄关时,必须先理解脱鞋这件事的意义,然后才懂得考虑要何种方式来呈现。

(脱鞋的动线,是放松的动线,考虑在玄关设置鞋柜和全身镜)

楼梯的设计,要掌握楼梯的特征,仔细考量才能进行不浪费空间的配置。

设计门时,需要考虑人体的动作与目的,并且思考门要如何使用才会方便又舒适。

客厅的设计,考虑“如何坐着”是最重要的咯!

设计和室时要看,和室的功能是什么“一期一会”(茶会,满月)的正式和室?团圆用?临时躺着休息?

餐厅的设计必须考量餐桌周边,前后左右的,以及上下的尺寸。确实预留所需的空间。

厨房设计需要考量合理的做料理的顺序,冰箱,洗,切,烹饪。

卧室的设计,不仅考虑床的尺寸,摆设的位置和床边通道的空间也要纳入检讨。

收纳--Key Concept

聪明的收纳设计,从分析物品的性格,并且不违背他们的生态开始。

物品性格分类(常时,随时,一时)常时如钥匙,手机等;随时如背包,帽子,大衣等;一时如行李箱,和服,晚礼服等。

以及聪明的收纳:悬吊收纳法...

厕所的设计必须考量洗手的方法与内部配置

浴室的设计考虑干湿分离(原作为考虑空间共用)

给排水,调查当地上下水的方式并考虑好洗衣机放置的位置。

2.盒子的形状是有意义的-关于住宅非居住性功能的思考

开窗,开口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什么要通过”而且要考虑“不让什么通过”为原点,有条不紊地整理出门窗的类型。

隔热,无论建材的类型如何,必须考虑其隔热方法的优缺点。

通风,规划住宅的平面,必须先考量风的流动方式。

隔音、吸音:在进行防音计划之前,第一步先要确认“为什么需要防音呢?”

3.人和尺寸都是有习性的-关于生活区域/习惯的思考

生活动线--Key Concept

动线:人在住宅里移动的线路。

动线计划,可试着在各种空间寻找双向进出的可能性。

共用与专用(隐私),住宅平面计划最初就需要考虑隐私

4.方针.决心.勇于改变的心

从概念开始设计,细化过程中可以从最平凡的设计开始并不断完善,不要一直犹豫无法启动。

《住宅設計解剖書》读后感(五):住宅设计的核心是人的活动

脱鞋的那条线就是放心的界限。

玄关是转换心情的场所。

设计玄关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拖鞋这件事的意义。

楼梯是住宅的肚脐。

门的设计要配合身体的动作。

门的宽度要考虑人们出入门的具体目的。

餐桌占用的地方要比看起来大得多。

冰箱↣水池↣案板↣炉灶。这是厨房四要素的合理顺序。是按照做菜的程序排的。另外,冰箱和炉灶要离得远。四要素之间要留有足够的板面放置食材和物品。

物品按经常、随时、偶尔三种个性收纳。

聪明的收纳,从分析物品的特性,顺应它们的生态开始。

从平凡的设计开始。

窗户和门的四种意义:通行,采光,通风,视野。

家居布局要尽量形成网状,不要形成树状。

家居布局和设计的核心,就是人活动的方式和模式。

玄关有什么作用?欢迎客人,收发快递,挂外套,高尔夫球袋。

玄关要有足够的收纳空间,还要兼顾美观。

条条大路通茶几。不要让茶几承载太多任务。

家务桌或家务间。

收纳或橱柜不能太深。

土屋或下屋。

布社会的上下级关系。

家中照明应该像舞台照明。

以上就是《住宅设计解剖书》和它的续作《住宅设计解刨图鉴》这两本书,我读过后的一些扼要的感想。我发现这些扼要的感想当中,玄关占了相当的比例。似乎不太应该。但细细想一想玄关的设计其实真的很重要。

再有,这两本书遵循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围绕人活动的方式和模式来展开设计,是这两本书最重要的价值。

另外,关于这两本书是日本的地方性设计书。我的看法是,这两本书值得借鉴的东西要远比想的多。比如,日本的土屋、家务桌和佛龛好像是日本独有的东西。不适合我们中国的情况。其实呢,细想之下会发现,像土屋这样的设施,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有的,有的是临时的,有的是叫做储物间之类。至于佛龛和合室一类,正是我们可以考虑添加到我们的生活中的东西。要知道,佛龛和合室这类的室内设施在比较古的(清朝以前)中国日常生活中是有的。现在不多见了,不一定是好事。实际上这种专为精神的休息和安顿准备的设施,添加到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不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它们(不一定非是佛龛、合室,书房、瑜伽房、坐禅、静坐室都是这一类的设施)应该是非常好的事情。

最后,我要说,这两本书的作者和编者都尽了心力,力图把较深的想法用尽量直白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做到了这一点。两本书的插图和文字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我从前没见到过。


本文章为汉语心得记录网文章频道经典文章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