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之地读后感1000字
《梦游之地》是一本由[莫桑比克] 米亚·科托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游之地》精选点评: ●2019.6.5-2019.6.7 最后一切都死了!翻译的确挺好的。这本书后半程有点看不下去了。 ●一本用诗写成的小说。这种阅读体验真是太爽了,像是心灵马杀鸡,又像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滑行。 ●泛滥成灾的比喻,每一个人物都是苦难的哲学家和诗人,或者说是米亚·科托自己,整个世界语焉不详的奇观描摹难以称为真正的设定。米亚·科托大概是犯了年轻者的处女作、诗人写小说、奇观误作想象力等所有的错误,唯一的正确也许只是政治正确。语言很糟糕,金句成堆,金光闪闪的叙述是对战争和苦难的不严肃。科托自己也在书后的演讲文里着重谈论语言的问题,但他谈论的只是交流问题,而且那个语言和文学的语言也基本上不应该有关。如果不断的有人物死去就能让小说有冲击力,那好的案例也应该是《冰与火之歌》而非《梦游之地》,对了,我认为把梦作为灵感之源的写作一点也不能决定作品高级。介绍里似乎说他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但这部和《百年孤独》无法相提并论,马尔克斯是懂得人物和故事的共生的。 ●一以贯之的神奇。 ●两条故事线索,殖民、种族、战争、饥饿、灾荒、暴力、剥削、压迫、传承、背叛、身份认同,诗一样的语言,充满梦幻抑或是魔幻和传奇色彩的故事,几个人物的命运遭遇纠缠在一起。遍布血与火,灾荒、离别的土地,颠沛流离的人们,但始终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读了一半。很强烈的风格化,诗一样的语言,充满各种奇幻的、荒诞的比喻和意象,读来真的像一场梦,很奇异的感觉,然而我真的读不懂。以后再读好了,先不打分了 ●总是想起《大堰河我的保姆》,接近诗,像荞麦棱,多面,强韧,有嚼头。(对不起没吃早饭有点饿……) ●见证米亚科托以诗意和神意写就的苦难 ●非洲的作家都是诗人。意象一流,语言瑰丽(应该有译者的功劳),叙事技法稍显生涩,但让我对后两部作品更有兴趣了~ ●让人惊叹的世界观 恢宏奇瑰 《梦游之地》读后感(一):梦呓的诗 如梦呓般的文字在书中流淌,像诗。 作者是莫桑比克的葡萄牙后裔,现在是该国家最有影响力的作家。非洲文学,的确没太看过,而且对非洲的一直就是两个印象来回交互,一种就是《战狼》,《血钻》里的那个非洲,顺便说一下,血钻的拍摄地就是莫桑比克;一个是传说中富饶的非洲,施展就说,非洲大部分地区物产丰富,很多人靠采摘也能温饱。总之吧,露西走出来的那个非洲,谜一样的非洲。 本书成文是莫桑比克刚结束内战,写作是从内战结束前两年开始写的,所以写的都是战争的创伤,在那个莫桑比克,战争就像种地,每个人都播下一场小战争,每个人都用其他人的生命来挣钱。 里面还有很多在我看来是迷信,但是在当地人说有些宗教意味的文化内容,比如刚到了新的地方居住就做爱,锅子会裂啊;比如和经期的女人做爱就会血崩而亡啊;比如对于梦的解析。看下来,对于外来人,尤其是对于西方那种一元世界观的人来说,真的就不能理解非洲底层人民,也无法正常交流,相对的,咱们的包容文化可能更适合中国在非洲的发展 , 《梦游之地》读后感(二):语言是民族之根 巴别塔中,神担心人类有了共同的语言,便会威胁到神的存在,于是便产生不同的语种,从此人与人之间思维不再互通,于是人再无成神的可能。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根。之前和老师曾探讨,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法语课,电影词典里学社成员编撰韩语词典。都是在追寻语言。正如寻梦环游记里曾说的,当无人提起时才是真正的死亡之日,若母语被阉割,民族之根也岌岌可危。 这本书便说明了母语的重要地位。莫桑比克贫穷落后,可多元的部落文明却带来了另外一种天赋——多语能力,各个部落冲突不断,但语言却成为他们能共存的粘合剂。但在葡萄牙殖民地时期,葡萄牙语成为官方语言,这诞生了被西方文明同化的非洲人,他们连做梦都用葡萄牙语,丧失了文化之根,各个部落都无容身之地,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彷徨,最终只能在海上漂泊,陆地已无他们的家乡。 仔细想想,诗性的文言文被更直白的语言代替,我们获得更便捷的现代化文明,但却再难体会祖先撰写传世经典的心境。我们失去了与先祖的连接,也丢掉了传统,是否有一天,我们也将同男女主人公一样,连做梦都无法回到故土,缅怀昔日的文明过往? 《梦游之地》读后感(三):桃花源是种出来的 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但是难以摆脱平淡的感觉,读完没有深沉的悲伤,也没有瞬间迸发的酣畅淋漓。 在情节上我怀疑《无尽之夏》和这本书的关联,没有考证。加上《少年派哦哦奇幻漂流》,鲸鱼和大海都构成了奇妙的幻想。对大海,漂流的渴望与迷茫,鲸鱼作为一种庞然巨兽,屈指可数的出现次数必然和传说相连,冥冥中带着吞噬一切波涛与动荡的能力,但同时也难以逃脱搁浅于海滩的无力命运。 鲸鱼在还没死的时候就开始被人分割,一口一口,一道血痕,一道血痕。可以说它在搁浅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不是后来的分割导致的死亡,是一出生就注定的残杀,掠夺,死亡。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搁浅的鲸鱼,我们像那头月光下化身为白鹭的牛,对难得的平静与自由充满期待,但是最终死亡。美丽如同法丽达也疯了,血脉同源的姐妹充满嫉妒,苏雷德拉的友情也化为灰烬,只剩下房间里童年里若有若无的线香香气,夜晚能听到若有若无的摇篮曲若有若无。 于是所有人都变成动物失去记忆,于是所有人重新找回做梦的能力。梦里人们告别海浪回归丛林,回归梦。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作者最后给的一点光,一点希望,或许最后爱情友情,统统落空,但是如果自己化身为纳帕拉玛,就有能力不害怕。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仍然相信心灵与信念的力量,否定大地除了战争不在生育的预言。战争悲剧实苦,但最后总有活着的勇士,守护最纯粹的平静。 处处志之渔人;南阳刘子骥,本来有另一种选择,如果他看看那些桃树,那些土地,他就应该明白,如果折下一枝桃花枝,桃花源是可以自己种的。 《梦游之地》读后感(四):简单书评—颠倒梦与想 “一切都发生在公车附近。是整个国家如梦游一般列队行经这里。斯格雷托的萎谢,尼亚马塔卡的造河,老女人们的捉蝗虫,所有一切都发生在这条路上。” ——第八章 火车的叹息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安排像一千零一夜一样:木丁贾在路上捡到了肯祖的日记,每天晚上给图阿伊读肯祖的日记中记载的故事,期间穿插图阿伊讲述自己的故事,到了白天,他们会以公车为中心行进,碰到某某,某某又给他俩讲故事,到了晚上过夜,木丁贾继续给图阿伊读日记,直到图阿伊新的旅程开始。就是这样的结构。 肯祖的日记里写他父亲死亡后,他去寻找从古时候开始存在的灵魂战神纳帕拉玛战士之旅。这个旅程中他所碰到的人、见到的事都被写进了他的日记里,这些日记会在一起奇妙的地点被他一直寻找的人拿到,那个人就是木丁贾。 于是,木丁贾和图阿伊白天赶路,晚上读日记讲故事,木丁贾对肯祖的日记有所感应,但似乎一直没有参透他最想知道的身世问题。木丁贾反复问自己、问他亲近的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父母是谁,为什么我把过去的事都忘记了。” 这本书给我的阅读感受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个版本的封面一样,多彩又奇幻,颠倒梦与想,皲裂的大地和滂沱的河流同在,大海和尘埃共存,天上不下雨却会下侏儒,虫子终日饱食而人民饥肠辘辘,就是这样诸多矛盾并列,诸多冲突共存的一本书。 它的语言很美,有人评价它充满了诗意,我对诗意不了解,但我打算赞同这个评价。 一、关于做梦 “父亲撕裂了他的笑脸,他的话话语很苦: ‘你在谎言之梦中把我编造出来。得给你点儿苦头:你再也没有做梦的能力,除非我把它点燃。’ 之后塔伊姆不见了。一切幻想也消失不见。我醒了。我感到很累,也许是因为没有死去。” 这一段是肯祖的日记中写的内容,其时他刚离开了村庄前去寻找纳帕拉玛战士的方法,他父亲的灵魂视他的离去为背叛,因而以魂灵的方式对他施以诅咒,诅咒他失去做梦的能力。译者在后记中写道,这本书的核心问题在于作者米亚·科托作为殖民者后代,在书中对于莫桑比克传统与现代的认识的探讨。“肯祖和法丽达是同一种人······他们虽然懂得土著语言,却只能用葡萄牙语做梦,因此丧失了文化之根,只能成为身份混乱的彷徨之人,突然地在两个世界之间往返。肯祖的亡父塔伊姆的幽灵一再侵扰他,让他失去做梦的能力,某成程度上,是对他不尊重传统的惩罚。” 高二的时候在我们班长玉小姐和语文老师秀玉女士的潜移默化下,我看了一阵子《文化苦旅》,有段时间真真切切为自己的文化之根思索过,不过没有思索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更多在想:只有我们中国人才会有这种“寻根”的传统吗。上了大学,学了点专业知识,看了点皮毛欧洲文学史后接着往下想:“寻根”的文化是被建构的吗?建构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古今中外,它的变迁和差异又是如何呢? 其实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一直没有成型,不过我倒知道,一如港台作家老年回国寻根,一如村上在后期作品中越来越频繁提到战争的带来的创伤,《梦游之地》是以同样的心情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描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影响。 二、关于战争 作者在序言中写:“战争如同监狱的墙,横亘在我们内心深处。它杀死了道路,盗走我们做梦的能力,以此完成了最后一场摧城拔寨。那些让国家沦为焦土的人一贯这样做:他们盗走了所有人做梦的能力。” 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直接描述失去做梦能力的人到底如何行事,只是里面的人和景都是摇摇晃晃,作为读者,我分不清到底多少是真实多少又是幻梦。我认为倒也没有必要分清楚,偏要弄懂真实和虚幻的各个含义,每个情节暗指什么,每个意象指代了什么,这不是我阅读时候爱做的事情。我撞了大运一样和作者的想法一致,他也一样拒绝标签,拒绝将他田园牧歌化或者本质化的标签,也拒绝将魔幻和现实截然对立的“魔幻现实主义标签”。我爱。 我爱这一类作品,它的内容真的假的交织,过去与现在交融,海面上水和雾交接成片,梦的纷繁和现实的奇诡频繁切换,沉默的人和摇晃的画面放在一起,这是我最爱的书影观感。所以我爱这本书,爱电影《绝美之城》。 这本书是作者对莫桑比克内战的讨论,作者在序言中写:“在我的国家,文学邀请所有人反思这场过往。因为共识性的遗忘是假的:并没有人遗忘。实际上,这场对历史的抹杀与记忆上的昏厥,无助于我们超越集体哀伤。” 我是在书中明白“集体哀伤”是个什么感受的,德语中有个词叫做Weltschmerz,很久很久之前我看到有人把它翻译成“满世悲伤”,就觉得蛮妙的。看了这本书后觉得这个词莫名契合,只是它不再那么“妙”了,它让我沉默。字典上它的涵义是人世悲哀,人间痛苦,直译是疼痛的世界、受伤的世界,我觉得,它跨语种跨国别地契合了这本书的主题。 《梦游之地》读后感(五):对延宕痛苦的哀悼 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后,因为工作关系,我采访了一位心理学专家,她和她的同事们在灾后奔赴灾区,为灾民提供心理援助,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她讲得一件事我记忆深刻:她的一位同事,一名哀伤辅导员,用她的专业,为受灾的人们带来些许安慰。但就像一个诅咒,那些经由她疏导、发散的哀伤情绪,似乎并未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她的身上,她像是替那些灾民背负起了悲恸的重负——回昆很长一段时间,她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不自觉地联想起灾区的所见所闻,随之而来的,是让一切显得毫无意义,是让自己彻底泪崩的绝望。而由于她的职业,她要花费比之常人数倍的努力,才得以解脱。 这被“延宕的痛苦”,比痛苦本身似乎更加致命:当突然面对痛苦的体验,出于本能,我们会建立起一系列心理防卫机制,震惊、愤怒、麻木、休克或米亚 科托说的“昏厥”,它为痛苦的河水开凿河床,寻觅归所。但被“延宕的痛苦”拒绝了河床,它在记忆中漫溢,成为咸涩的沼泽。在这里,我们所有的过往、经历、回忆都因这苦水浸泡而变形、支离、瓦解。当那位哀伤辅导员无法解脱,当米亚 科托和弟弟驾车来到城市边缘,望着无尽的风景在眼前展开,他弟弟却哭着说出“我不能”的时候(《梦游之地 中文版序》),沼泽浸润一切,让它们“软如纸浆”(希尼)。 《梦游之地》由此诞生,它浮动在这片沼泽上,拒绝化为纸浆——拒绝那种将内战彻底忘记,“仿佛它根本没有存在过”的集体失忆。他吁求哀悼——哀悼不同于悲伤,“悲伤是一种情感,哀悼是一个过程。它是一种精神过程,处理、消化诸如失望或失败引起的丧失、离别、分离和悲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对丧失,对之放手”(《哀悼和抑郁》Friedrich Markert)。这意味着一种努力——“这场返回不为寻找刽子手,而是要重新找到我们作为人的完整存在”(《梦游之地 中文版序》)。 小说开头,一老一少沿着公路,在地狱图景中踽踽前行,朝我们走来:老人“很瘦,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养分”,而孩子“已经没有形了,老人不得不重新教他一切:走路。说话、思考”,这隐约让我们瞥到了这个国家衰微的传统,以及一片空白的未来。其间,“现在”是缺失的,它是一种机械的,指针在表盘上运动般的存在,走,却“向无处而行”。一辆撞毁的公车成为临时的庇护所,而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几本日记——它成为了真正的庇护所,就像火堆旁口耳相传的故事曾驱散黑暗,庇护过我们的先祖,它成为了劫后余生的“过去”与“未来”真正的庇护所,它也成为了纽带,最终将“过去”与“未来”系于一体。 日记里的故事平行于寓言化的现实,是另一种更具血肉与肌理,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叙述。一位名叫祖肯的少年,与全世界的青少年一样,怀揣自己的英雄梦,渴望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现状。他离开家乡,踏上征途,希望成为一名“纳帕拉玛”——非洲版的漫威英雄。征程从一开始就为不详所笼罩,试看他所见的大海: “风多少次撕碎了我的船帆?我已经数不清楚。在那点点碎片中,有鱼儿诞生,绕着我的脑袋游弋。就连我的双桨也成了巫术的目标。木头开始变绿,上面长出了叶子,船桨变成了树木,我把它们放入水中,一松手,它们便沉入了海底,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我用我的手继续划水,因为使用过度,在我的手指间,长出了我触目惊心的皮。在水中,我感觉那并不是皮肤,而是鱼鳞。我记起占卜师的话语:在海中,便成为海。我已经成为海:我变成了鱼,实现了他的预言”。 这里的大海,丝毫没有康拉德笔下大海的汹涌澎湃——籍此与主人公的青春激昂形成共鸣(康拉德《青春》),甚至作为劲敌的凶恶狰狞都没有(例如荷马《奥德修斯》),它给予人的,是一种压抑的溺毙感——在作者另一作品《耶稣撒冷》中,与世隔绝的两兄弟躺入溪水,仰面观看水面涌动的波光,由这白昼星光般的幻觉回归逝母的怀抱。他在海面航行,却更像是在不断深入海水,由阳光区、暮光区一直降至午夜区。这里,“夜黑得会让人丢掉鼻子”,更“仿佛夜之中还有另一个夜”,而他所做的,是在这黑暗的禁闭中,“触探后一个夜的内里”——这是由祖先传统、巫灵谶语等缔造的无意识与噩梦的深渊。沙滩上遍生的死人手臂,如同深海热液区晃动的管状蠕虫,是另一世界尝试抓握彼岸的努力。在此,世界塌陷,祖肯坠入“下一个世界”——在这但丁式的宇宙结构里,将他拯救的维吉尔是“父亲”,他象征着爱,也可能象征着另一条非洲传统的草蛇灰线,质朴、乐观、豁达且坚韧的民间精神。 作为曾经的殖民地,旧宗主国的影响不可避免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祖肯邂逅了亦真亦幻的法丽达。作为双生子——或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镜像之一的法丽达被部族排斥,被殖民者罗芒家庭收养。罗芒 平托象征着殖民者的贪婪、狡诈、残暴,以及其它西方现代文明中恶的成分。这位老殖民者生前恶事做尽,死后阴魂不散,甚至还借尸还魂,通过控制管理者埃斯特旺,成为马蒂马蒂,这一现实国家象征地的幕后操盘手(这类非洲故事,我们似乎已屡见不鲜)。与其相对,他的妻子维吉妮娅以及教堂神父代表的是西方文明的另一面,他们教会了法丽达善与爱,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但他们给予法丽达,这个非本族的殖民地孩子的布施,都是打过折的旧货——当罗芒 平托对她施暴,无论维吉妮娅还是神父,始终都是缺失的,在现实暴力面前,他们显得无力又软弱,甚至还有些暧昧: “天亮了,她拿起包裹,走进茫茫的晨雾中。雾气潮湿,仿佛细雨。她哭啊哭啊。她想以眼泪为索,绑住悲伤。她召唤所有的恨,去恨那个强暴她的男人。但是仇恨并没有来。都是她的错,因为她一再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最终,她必须返回故乡,任时间平复她的创伤。” 用彼之道还治彼身,只不过这“道”与“治”都是单向度的,都朝向殖民者有利的方向。奈保尔曾言,英国与印度的遭遇就是一次强奸。原殖民地国家的独立与现代化历程是一部血泪史,但奈保尔同样曾言,正是通过这些殖民地之眼,印度才看见了它的遗迹、艺术之美(去除其对这种文化沙文主义的批判)。这段历史亦是莫桑比克这个国家“被延宕的痛苦”的一部分,其苦涩与屈辱不亚于内战。 作为一种若即若离的缥缈愿景,法丽达被放置在一艘与陆地保持一段距离搁浅在礁石的船上,无限期地等待来自文明世界的援救。如果寓言化的角色设置源自作者创作意图,小说结构的需要,而它的艺术魅力却挣脱了这些框架的桎梏,法丽达的不真实,真正指向的是我们对那唯一、不可复制的“最初的爱”朦胧又无法把握的感觉,关于此,记忆的有效性原则是,少即是多: “我们看着彼此,放佛在对方脸上认出了大地上唯一的生灵。我确信一点:那一双眼睛,我一辈子都看不够。那双眼睛中有灰烬沉睡,因为它曾燃烧如炭。” 与祖肯法丽达之爱的温柔缱绻相对应,“风月宝鉴”的另一面则污秽狰狞——日记赋予那个少年木丁贾做梦的能力和想象,但这梦很快就被现实,以淫邪的老女人的姿态褫夺——“不是出于欲望,而更像是嫉妒”。秩序与尺度之梦被粗鄙、野蛮、原始的现实强暴。与之对应,平行世界的故事也开始滑入现实,祖肯回到马蒂马蒂,寻找法丽达的儿子加斯帕尔,或希望。 长久以来,一个源自误解的文学名词成为一类文学作品的标签:魔幻现实主义。从这个标签诞生之日起,它就在彰显着一种偏见,即将不同于我们日常认知与文化环境的它类视为“魔幻”的结果。对这类作品展现出的艺术想象力的顶礼膜拜,反而验证了我们对于生活、世界是多么缺乏想象力。马尔克斯曾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一再解释,在他的视域内,他小说里的一切就是真实本身(《两百年的孤独》)。而在电影艺术的造梦能力已经近乎可以消除现实与梦境边界的年代,随床单飞走、茶壶里涌出蛆虫等情景,都可以用镜头语言直接呈现,而非无法想象的奇景。在这种语境下,依然使用这个“过期”的标签标示作品,除了误导读者外一无是处——或许,唯一的例外可能是用这个标签来标示现实自身。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光怪陆离、“魔幻”——有关这点,我们只需浏览下每日社会新闻的标题。 当祖肯回到马蒂马蒂,他遭遇的现实就是如此“魔幻”,尤其以秘书阿萨内为甚:在祖肯上一次抵达时,他还是“被侮辱与损害者”的民意代表。摇身一变,如今的阿萨内已“下海”,他挂着出租轮椅的幌子,背地里作着黑市交易的勾当,这一行径被当局默许,作为其充当替罪羊的回报。原来“阿萨内生气的并不是他们违反了原则,而是他自己再也不能享受特权。按照过去的传统,大人物总会把好处分给小人物,而现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有权有势的人都成了瞎子”。他与印度商人苏雷德拉的合作,也只是为了“过上一段时间,我就会把一切收归国有。等到明年,我再把一切都夺过来。然后就把阿三踢出局”。在此,米亚 科托开始借由祖肯之眼,寻找内战的社会根源。而他的发现,让人啼笑皆非,阿萨内对此的回答是“这根本就不是战争。这到底是什么?现在还无法命名”。针锋相对、泾渭分明的战争双方在利益面前最终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国家为刽子手左右,战争假以正义之名,成为夺取与掠占的合法手段。“每个人都播下一场小战争,每个人都用其他人的生命来挣钱”。暴力指向弱者,而弱者又凌霸于更弱者。——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在另一个版本的非洲故事里,它以《大河湾》的名字被奈保尔抒写: “大家都在等死,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知道。我们在被人谋杀。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所以每个人都变得这么疯狂。大家都想捞上一把就走。但是往哪里走呢?这就是人们发疯的原因”。 唯一的例外是卡洛琳达,法丽达的孪生姐妹。她活着,因为爱。她和欧吉妮娅姨妈代表着战争中承受苦难最多的群体,妇女与儿童。除了坚韧,卡洛琳达身上更为闪光的品质是爱,相对于苟活的生命,她更珍视爱的价值。她的爱蛮横、野性,却生机勃勃,散发着原始冲动的活力。她为爱悼念,为那些接近被彻底遗忘的独立英雄,也为恨,甚至只为嫉妒,这与镜像的另一面,法丽达象征的秩序与尺度大相径庭。 小说结束于毁灭:法丽达最终决定不再等待,她殉葬于搁浅的希望,祖肯死于那辆公共汽车旁——他将日记“托付”给了孩子,现实与文学,两个平行的世界在此合二为一。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小说结束的方式,那场巫师的法事多少有些刻意为之,为收束而收束。无论从叙述的逻辑,还是抒情的内在需要,都显得突兀,而祖肯面对此景,“不禁双腿跪下”,更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这不应该是一个有志于求索国家未来的智识之士,或被“世界公民”理念熏陶而成长的人的行为。 除此之外,作为作者的处女作小说,这本小说相比《耶稣撒冷》、《母狮的忏悔》在叙述技巧方面存在不少瑕疵,比如下面这段: “在高高的草丛中,现出一头大象。大象拖动着身子,仿佛因为体重太大而疲惫不堪。然而,那蹒跚的步履之间,死亡的讯息也愈走愈近。实际上,可以隐约看见大象的背面也有血在流淌。大象艰难地走远了。木丁贾感到胸口一阵剧痛。这头迷失于丛林的大象正是淌血大地的象征,多少个世纪已经过去,它犹在草原上垂死挣扎。”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关于那头搁浅鲸鱼的描写上。在阅读这段时,我多么希望作者是契诃夫,是哈代,是那些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就让我们受伤的大师,哪怕是海明威、卡佛这样的极简主义者都好,至少都为读者保留些许神秘感,而作者却直接点明了大象的象征意义,在我看来这纯属不必要的“破相”之举——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理解也谅解作者的这种方式:作为一位诗人,他在用写诗的方式写小说——更隐秘的可能性是他想创作一部史诗。因此,这部小说的节奏不是一以贯之的“长跑”的节奏,而是被分成若干段的“冲刺跑”——每一节,每一段,他都倾尽全力,把每一个意象、每一种感觉都经营出独特的味道,于是,我们看到了“长出牙齿的光芒”,“天空端坐于大地之上,据说那儿的女人必须跪着舂玉米”,这样瑰丽、奇崛的句子,“一旦房子没人住,就会显得特别大”,“死亡是延宕的一瞬”这样微妙细致的情感。也看到他在近乎所有角色里毫无节制地倾注生命:无论是作为象征物存在的斯格雷托、造河者尼亚马塔卡,还是龙套角色安东尼尼奥、阿斯玛。唯一的解释是,这些经验与人来自作者生命历程中最珍贵,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犹如《俄亥俄故事》之于舍伍德 安德森,《都柏林人》之于詹姆斯 乔伊斯。在每一段高强度的抒情之后,以上提到的那些“赘笔”就是最好的喘息。 从这本小说来看,米亚 科托说不上是一位足够优秀的叙述者,但他绝对是一位一流的调酒大师,他的摇酒动作模仿巫师作法,像是致幻的魔术,他将浓烈与甘甜,苦涩与辛辣,冰冷与炽烈,融为一体。 |
精彩图文
- 祁安宁顾玄在线阅读(世子爷别疯,掌中娇她要嫁人了)全文免费阅读_世子爷别疯,掌中娇她要嫁人了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
- 祁安宁顾玄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世子爷别疯,掌中娇她要嫁人了最新章节列表(全文)+(番外)
- 快穿:系统靠一栋商超拐了个宿主是什么小说-柳娇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快穿:系统靠一栋商超拐了个宿主)最新章节阅读
- 快穿:系统靠一栋商超拐了个宿主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小说柳娇娇全章节阅读
- 靳淮沈雨(靳淮沈雨)小说免费无弹窗大结局-靳淮沈雨小说全文完整版阅读
- 知雨思南小说(沈知雨陆斯南)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沈知雨陆斯南)知雨思南小说无弹窗精彩阅读_笔趣阁
- 知雨思南沈知雨陆斯南全文完整版-沈知雨陆斯南小说在线阅读
- 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金铲铲系统!小说全文(李遥)精选免费小说_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金铲铲系统!小说全文最新章节列表